文献

来自《信息检索》
Julia讨论 | 贡献2010年5月3日 (一) 09:01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一、文献含义
  • GB/T4894-1985定义: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1. 起源:“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虞夏书·益稷》也有相关的引证说明“文献”一词的原意是指典籍与宿贤。
  2. 演变:(1)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将文与献,作为叙事与论事的依据:“文”是经、史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献”是臣僚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在他的影响之下,关于文献的认识,便只限于一般的文字记载,不能表达为文字记载的东西,则不能称之为文献。

  (2)现代文献:今天我们所说的文献,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 二、文献四要素
  1. 信息内容:文献中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和知识观念。它是文献的内涵、灵魂之所在,直接体现了文献精神产品的性能,具有知识和情报价值。
  2. 信息符号:符号系统是揭示文献信息内容的标识,表达知识情报的手段,记录和传播文献信息内容的媒介。文献信息符号主要是从语言不断衍化而来的,并逐步发展为文字、图画、表格、公式、编码、声频和视频等类型。
  3. 记录方式:是指将文献符号系统所代表的信息内容通过特定的人工记录手段和方法使其附着于一定的文献载体材料上。文献记录方式具体包括刻划、书写、印刷、拍摄、录制、复印和计算机录入等。
  4. 载体材料:是可供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材料,是全部信息载体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文献载体反映了文献物质产品的性能,具有商品、保存和流通价值。文献载体大体经历了泥板、纸草、羊皮、蜡板、甲骨、金文、石头、简牍、缣帛等早期载体,到纸的出现,再到现代各种新兴文献的发展过程。
  • 文献是物化的精神产品,或者说,文献是知识信息的物化形态。其中,信息内容是文献的知识内核,载体材料是文献的存在形式和外壳,而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则是二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这4个要素相互联系就构成了文献的四维框架结构。
  • 三、文献的类型
  • 按文献的媒体形式划分有:书本型资料(book type),也称印刷型;非书资料(non-book type),包括缩微型、声像型和机读型。
  • 按对文献信息内容加工的深浅不同,可将文献划分成三个结构层次,有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