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预印本信息资源的特点
来自《信息检索》
- 时效性强,提高研究效率
- 许多学术文献若按照传统出版模式,从投稿到正式出版通常需要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电子预印本系统改变了传统集中出版的模式,即使是阶段性学术成果都可以随时发布,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学术研究效率,这正是电子预印本信息资源区别于其它信息资源的价值所在。
- 学术性强,类型多样
- 电子预印本系统的开放特性,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但它不同于非正式的论坛(BBS)与新闻组,上传到电子预印本系统的论文都是来自学术机构,他们是高质量的学术原创论文,囊括了一般学术论文、会议论文、技术报告、灰色文献、项目报告等不同的数据类型,已成为数字化文献的重要来源。
- 被引用率高
- 2001年Steve Lawrence在Nature上撰文,通过分析来自数字书目与图书馆项目[1]的119924篇计算机以及相关学科的会议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网上文献更容易被他人引用,为使研究成果影响最大化、冗余最小化、加快科学的进步,作者与出版者都应致力于文献的方便获取。电子预印本论文水平逐渐被学术界认可,权威期刊的文章都将其作为引文来源。
- 费用低,几乎都可开放获取
- 区别于商业数据库提供的学术文献,电子预印本费用低廉,几乎都可开放获取。特别是对不在商业数据库允许范围(如校园网内)的用户,以及经费不多和规模不大的文献机构,该类信息资源更受青睐。
- 质量不平衡
- 电子预印本大多是有质量控制过程的,而且一些学会、协会、国际组织、基金和热心开放获取运动的学者都积极地参与到开放获取的各个领域,并积极提供信息资源,支撑开放获取的发展,一些学术论文也像纸本出版物一样有着严格的评审或同行评议进行质量控制。但是,由于电子预印本的开放特性,尽管在存储和发布等环节采取了不少质量控制措施,一些电子预印本的质量还是并不高,电子预印本整体上质量不平衡,目前还处于数量增长阶段。
- 其它特性
- 作者自愿按照一定的格式将论文进行排版后,通过网络、E-mail等方式,按学科类别上传至相应的目录或数据库中,文责自负;交互性:有些系统允许对论文进行评论和交流;多载体性:作者可发表到正式的刊物或其它载体形式上;共享性:任何人在尊重作者版权的基础上都可利合理用。
参考文献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