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圕人堂周讯(总第242期20181228),第21页,陈艳整理王启云助理   
晓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新时代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体系的重新构建研究*2.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经典阅读研究*3.科研用户知识资源采纳的认知机理研究*4.在线医疗社区的信息甄别机制研究*5.大数据环境下面向图书馆资源的跨媒体知识服务研究*6.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与模式研究*7.面向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图书馆发展路径研究*8.数字融合出版与图书馆一体化服务战略研究*9.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10.突发事件中网民情感状态演变规律研究*11.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国家安全与竞争情报研究*12.情感与认知视角下信息检索行为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13.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建设体系研究*14.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准入机制研究*15.少儿时期阅读习惯对成年后阅读与生活的影响研究*16.数字图书馆用户信用体系研究*17.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研究*18.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创新研究*19.助力‘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2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21.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的管理与测评研究*22.台湾地区馆藏图书馆学史料整理与研究*23.面向智慧服务的多源多维公共文化数据治理及政策保障研究*24.基于图书馆主导的小微企业竞争情报精准定制与运行策略研究*25.我国信息服务机构个人信息管理的‘合规性’研究*26.大数据环境下同行评议方法模式研究*27.基于复合数据的科技信息跨维度挖掘与推荐研究*28.建构主义视角下用户网络信息搜索中的学习机理研究*29.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诚信状况的实证分析*30.学习型检索交互中的用户情感研究*31.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制研究*32.基于语义网的医疗健康信息组织与服务模式研究*33.面向跨界流域管理的应急决策情报体系构建研究*34.数据安全治理研究*35.泛在智慧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及对策研究*36.电子文件证据地位及证据效力的保障体系研究*37.档案用户体验与感知优化研究*38.新时代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39.数字政府背景下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研究*40.‘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体档案知识发现研究*41.我国传统家谱的内容挖掘与可视化方法研究*42.多样化军事行动任务中的档案管理模式研究*43.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与实现研究*44.互联网时代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研究*45.新时代中国出版产业政策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46.开放科学背景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7.中国特色网络内容治理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48.移动场景下学术期刊服务链重构研究*49.基于多源数据的企业融合决策与评价研究*50.信息生态学视野下的在线教育产业构成、运行机制及优化研究51.领域大数据治理前沿理论研究52.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53.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全域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54.大数据开发利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55.新时代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新业态与新动力研究56.数字人文视域下图书馆转型研究57.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58.公共图书馆评估研究59.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研究60.学术大数据环境下的科学成果评价研究61.中国图书馆学史人物与思想研究62.高被引与高关注学术影响力研究63.知识服务的深化及其用户智慧融入方式研究64.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诚信规范体系及建设研究65.开放政府数据的应用及用户研究66.面向知识关联的档案价值发现和实现技术研究67.数字档案资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68.社会建档理论与方法研究69.民间历史档案整理与研究7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档案管理改革研究71.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存档的理论、方法与政策引导研究72.台湾地区档案学术思想研究73.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出版创新与知识服务升级研究74.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新机制研究。
方竹笋:少儿时期阅读习惯对成年后阅读与生活的影响研究。这个三五年可以研究出来?还是通过访谈回忆的方式来研究?
小洋:昨天我看这个题目,也觉得研究周期好长。不知道谁敢接。是不是可以文献研究,整理回忆录一类的。
方竹笋:如果是文献研究,价值就要打很大的折扣了。少儿时期如何界定?这是一个问题。申报人估计可以界定到一个具体年龄,6-12岁儿童阅读习惯阅读习惯范畴也是一个大问题。正向的习惯和负性的习惯,如何观察和测量?成年后的阅读如何界定范畴,生活那就更加宽泛了。感觉这是一个艰巨的研究任务,好期待结果。
木木贝:起码要5年时间,13岁跟踪到18岁。
哈哈熊:从题目看,不可能做成文献研究。
中原劲草:这个估计是理论模型的预设吧,这要通过实践检验来总结,怕是要通过几代人的阅读来检验呦。
方竹笋:十八岁大多数还是学生,估计价值不大,十八岁成人是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的。
哈哈熊:这个认真做至少要从13岁做到25岁。
方竹笋:这里的成人估计要从社会学等的角度来定义。
哈哈熊:大概是从初中做到工作稳定。
方竹笋:少儿的概念一般性的是指6-14岁,少年儿童。
哈哈熊:虽然初中之前基本阅读能力和习惯虽然已经基本成型,但是,青春期还是有可能发生比较大的改变的。
方竹笋:所以说啊,不好弄啊。年龄界定就这么尴尬,更别说阅读习惯了。
biochem:自相矛盾啊。
SCUTLI*:谁能研究套方法出来,找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孩做个长期的实验应该会很有意思。
雨过天晴:孩子小的可以做,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
中原劲草:就怕等孩子长大了,时间证明是失败的,想挽回都木法了。
木木贝:找几十对双胞胎来做实验最好,双胞胎的其中一个接受实验,另外一个不接受,看成年后他们的差异。
雨过天晴:现在的教育环境,如果一心培养孩子阅读,对于学习成绩是有风险的。阅读是个长远的事情,其中的好处有可能好多年后才能看见。我的想法,访谈回忆、文献研究或者更靠谱,但前提是要相信受访人的诚信。
小洋:做对比研究有悖伦理,谁家孩子让你研究不阅读会如何。你想废掉人家吗?还拿双胞胎来研究,再说,你阻止人家不阅读,小孩就不读。他感兴趣会偷偷的读。
木木贝:家庭教育还是照常的嘛,等于是其中一个去上培训班。前提当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样的实验效果应该是最理想的。
雨过天晴:一般不会有家长同意的,你只能拿自己孩子实验,问题是你舍得拿孩子的前途做实验吗?如果自己都舍不得,别人凭什么舍得呢?
biochem:四胞胎、八胞胎、十胞胎的数据更可靠。
木木贝:呵呵,我也只是说说,上面不是讨论不出结果吗。
雨过天晴:这个问题貌似就不会有结果。我还是觉得文献研究更靠谱,访谈回忆。虽然严格说,也不太靠谱。感觉这个题目如果有人做,会侧重于理论。
boson:很多是研究那些从小在不同家庭抚养的双生子,尤其是同卵双生,遗传物质一样,就可以看出环境的影响因素了。这样的案例虽然比例很小,考虑到人口基数,绝对数字并不少。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18年度课题指南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年度课题指南》
  3. 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结题后,有关论文发表还能标注基金号吗?
  4. 刘霞、韩丽凤在《2014年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上的报告视频以及文字整理
  5.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6.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析报告
  7.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
  8. 聚焦2019 国家自科基金立项总数、总金额及图情档类立项情况
  9. 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卷情报学卷新版启动的讨论。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4 信息管理类项目信息。
  11. 聚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
  12. 公示: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
  13. 《2013年~2017年〈图书馆研究〉载文作者、机构及关键词共现——基于文献计量及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14. 热烈庆祝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40周年:“继承与创新: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新征程”学术研讨会流程
  15. 关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及图情期刊
  1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必须要CSSCI吗?
  17. 基于《2022年度高校图书馆基本数据排行榜》数据的讨论
  18. 2014 年全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19. 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南中的重大项目和普通项目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图情档立项情况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EB/OL].(2018-12-28)[2024-06-3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4319.

[2]方竹笋,木木贝,哈哈熊,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DB/OL].圕人堂周讯,2018(242):21.

[3]方竹笋,木木贝,哈哈熊,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DB/OL].(2018-12-28)[2024-06-3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