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这东西其实已经有很多年了,名字是2008年开始的,我觉得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储藏和传播方,的确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大概在参与其他的方面,尤其是这类东西的制作,其实是很难的,一定要商业企业介入,把这东西商品化。
麦子:但这点在国内其实很难,这东西需要原始资源的作为基本素材的,这样有这些东西的都想把内容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
版权的问题更难解决。美国的DH基本都在教学和研究单位,图书馆直接参与的好像很少。在2018年左右听到这个,但现在似乎很平静了。
麦子:我不是说这类人讲座不好,但比起学科委员什么的,这东西的要求更高,而且人员和资金的投入也大,最要命的是,其实一般图书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寻真:听说斯坦福大学数字人文项目是多学科交叉,专门的实验室,专门硅谷挖来的人,从数据做起。人员和资金是门槛,
知识产权卡脖子。
麦子:@寻真 就是这样,现在有些学校有DH系,所以这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美国高校图书馆很少有自己做的,最多只提供一个场所而已。这东西不是能做个比较一般的东西可以混过去的,要做的好的,太难了,图书馆根本能力做这个。
图漾:国内图书馆上图做的不错 https://www.library.sh.cn/service/service/11,依托于高质量的
元数据,这时图书馆的专业性体现出来了。什么智慧、智能,没有基础的数据都是镜花水月。chatgpt那么能,背后也是肯尼亚数据标注工人的辛勤劳动。
中原劲草:@图漾 这句话是正途,没有基础数据一砖一瓦的加持,再好的数字人文也好,
智慧图书馆也罢,都是镜花水月的纸糊大楼。现在国内图书馆不务正业的多的是,搬砖不丢人。
麦子:这个内容我在2016年国内的一些
报告中稍微提到过,当时我是拿NCSU做实例的,当然是有不少照片。这几年的科技进步很快,所以在这方面能应用的技术手段更多。我觉得这类东西在人文上的应用,最后起码能做到你能在像黑客帝国里一样的逼真感和历史人物做个访谈,而且了解以前未必知道的事情。
麦子:这东西一定会起码汇总AI,ChatGPT和Apple vision pro(明年卖?)这类东西。当然,要有海量的数据。这些如果图书馆能做,这图书馆也不叫图书馆了。
不落悠阳:数智时代,图书馆可以从自己能擅长的领域着手,把纸本数据到电子资源数据再到各类运行数据逐步掌握到自己手里,建立属于自己的基础数据基座,才能更好提高运营效能和服务读者。
麦子:@不落悠阳 这类事情,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才能整合。图书馆其实就是一家店,并不拥有卖的东西的知识产权。唯一拥有的是顾客的流量数据,并以此备好货而已。即使你知道哪种货好卖,因为你没有产业链,你还需要找厂家贴牌给你做。
中国药*:理性思考很有必要。
不落悠阳:@麦子 是的,国内目前的做法是依托厂商建立
元数据仓储,各个端口的流量数据通过平台逐步积累(部分数据还需要用户从一个入口访问才行),确实这是一个持续大工程,要时间积累和沉淀,现阶段就是流量数据的归拢和管理手段都不够完备准确。
陕科大*:除了极少数的大馆,大部分的高校馆应该都承担不起相应的费用,得不偿失啊。
麦子:@陕科大高博 就是这个意思。我很支持这个东西和方向,但问题是,图书馆辅助可以,但不是图书馆的业务。如果硬要做,其实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因为有更好的办法来做这个事。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情报咨询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EB/OL].(2023-12-01)[2025-04-0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864.
[2]麦子,不落悠阳,寻真,等.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情报咨询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DB/OL].圕人堂周讯,2023(499):17.
[3]麦子,不落悠阳,寻真,等.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情报咨询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DB/OL].(2023-12-01)[2025-04-0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