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orous:感觉国内图书馆想做许多事,也有好多理论,但资金和经费都不允许。馆长老师几年一换,也没法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的做。扣肉:可能还是做事的方向不同。我们做了几年的教授开书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教授开的内容,涵盖各个出版社,如果按这个操作,书商说实话很难办,因为量小价格下不来。而且即便不考虑折扣,到货周期也会比较长。如果我们某一次采购,只专门做某个出版社的话,量就容易上去,折扣和到货周期都比较好。那如果想把需要的出版社都采完,就要好几个财年,然而每财年的经费又不一定能够完全保证。路图:教授只考虑了书,采购者考虑到了经费,两者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比较难办,不过也是因为角度不一样,费事办成了受益会更大一点。节能:@扣肉你们不是招标吗?这些书和其他书混在一起,书商有的賺吧?为啥难办?皖西学*:教授只关心书是否合适,而图书馆要操心是否买到,买不到教授又有话讲。节能:既然你开通了教授选书,就应该对这项工作可使用经费额度做了规定。而这个规定,一定也是考虑了书商供书的可能性。不可能一共100万经费,你设定了50万可能需要原价采购的经费额度。皖西学*:教授选书是否是从图书馆提供的书单里,还是教授自己写书单。爱书人:如果只是一本两本,书商肯定能够设法满足。但是也有一些教授,连图书馆有什么书都不清楚,直接给一批书单,让图书馆去采购。那样的话,非常难以满足。爱书人:我们学校曾经有一位老师是搞工程造价的,他给图书馆的书单要求把相关的地方建筑定额标准全套买下来,供学生使用。问题是地方建筑定额标准隔几年就会有变化,这位老师只考虑到他教学需要,却不考虑这样的定额标准没有太多的馆藏价值。闽农林*:@扣肉愿望很美好,奈何现实很骨感……书友:个人想法,有些书,在其未失效之前,如果被大量使用过,也就实现了很大的价值。有些有收藏价值的书,可能5年甚至10年没人用过一次。不过标准等工具书,如果能买电子版,可能更省钱,更好用。爱书人:真正做学问的教授和老师,他们会定期关注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出版物,也有经费和渠道获取。受限于经费和时限等因素,图书馆很难满足这些老师的需求。我们学校老师让买的地方建筑定额标准,属于地方建筑标准,单套售价2000多。而且只有纸质版,没有电子版。当时,那位老师让图书馆去买50套,说是方便学生上课是查阅。最后,被我们领导否了。扣肉:比如很多现代作曲家的乐谱,只有我们要,国内其它学校根本用不上。其它音乐学院,到不了这个层次,学生也不需要参考。麦子:@爱书人这个老师是食人间烟火的吗?闽农林*:@扣肉完全可以理解!扣肉:属于专业的参考书,学生自己买又贵又没有必要。槐云影:老师不懂图书馆的收藏政策,如品种、数量,有情可原,可以在征集时附上说明。就怕老师都不理图书馆,图书馆一头热,岂不是更惨?图书馆人自以为是买一堆即没人用又没收藏价值的图书,又能好到哪里呢?闽农林*:@麦子麦子老师,这种极其个别教师还是存在的——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他的个人需要(当然一般会打上课题需要或者教学需要的标签)。却未必会站在图书馆角度去考虑他的提议是否符合图书馆采购图书的原则或标准。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教授开书单[EB/OL].(2020-06-05)[2025-04-1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7866.
[2]扣肉,爱书人,闽农林*,等.教授开书单[DB/OL].圕人堂周讯,2020(317):16.
[3]扣肉,爱书人,闽农林*,等.教授开书单[DB/OL].(2020-06-05)[2025-04-1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7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