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阅览室有制作内刊的必要吗?

   圕人堂周讯(总第348期20210108),第12页,史蓓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笛子:各位老师,有个想法想问问大家,就是针对报刊阅览室制作内部期刊,从各学院所推荐购买的期刊中,遴选学术价值较高的各学科专业文章,每月月底推出,制定成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内部期刊,向各学院推送。这个想法不知可不可以,请各位指教。
青鸟:个人认为可以,我们馆以前曾从国内主流媒体和网络中搜集出有关高校建设与发展、教学与科研以及大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的文章经过加工整理之后编辑成电子版的内刊《高教信息参考》,每月出版一期。
笛子:多谢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图书馆也有一种电子内刊。但没有针对各学院专业而专门设置栏目。所以我就想针对学校的专业来设置,作为报刊阅览室的内刊。
青鸟:是的,可以编辑各专业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之类的内刊。
雨过天晴:但是,有老师希望看吗?做过需求调研吗?这学期我一周会去资料室3天,学院有钱,订了很多本专业期刊,但我发现并没有多少老师来看。
雨过天晴:现在的知识、信息获取途径太多了,图书馆还需要多此一举吗?
笛子:哎,我就是在报刊阅览室,说实话,的确很少有老师来,大多数为学生,老师一周能见到两三个就不错了。
雨过天晴:如果事先进行过调研,确定老师有需求,另当别论。
笛子:您说的有道理,但是报刊阅览室想要推陈出新,总要向前迈进一步来试试。
雨过天晴:可以先调研一下,在这里问大家,真不如直接问目标用户。
笛子:多谢老师,您说的有道理,的确可以发起一个调研吸取经验。
雨过天晴:做份调查问卷,发放给老师们就知道了,线上线下调查都可以。
碧海潮生:如果时间充裕,也想发挥本部门的工作优势,可以对所在单位各院系做一个问卷,了解下各学院的教学科研需求,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整理一个报告呈缴给你的上级领导或馆长,如果对图书馆发展和师生教学工作有益,不放可以尝试开展,这项工作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所收获,关键在于馆领导和各院系的协调配合,还有就是团队人员的付出了。
雨过天晴:建议线下,直接送到一些老师手上,线上的调查很多老师不理的,线下发放一般人不好意思不理。做这件事情需要一定的人力等资源,长期坚持比较麻烦的,如果没什么人看,得不偿失。总不能图书馆自己作为档案,自娱自乐。
笛子:@碧海潮生我们报刊阅览室就是很多年都没有一点创新,所以想发挥一点报刊的优势,起码让各学院老师知道报刊阅览室有了什么东西,推出来了。
碧海潮生:可以借鉴一些典型的案例,结合本馆的实际和师生需求,明确刊物的目标定位和特色,长期坚持还是很容易出成果的。
笛子:@雨过天晴现在图书馆大多数都要硕博,而学历高却不能推出一些新的东西,尤其是学术方面的,那样的话何必找硕博呢,所以我们馆长就想要报刊阅览室弄些新东西,我想到的就是制作内刊。
笛子:@碧海潮生既然要做,那就肯定是要长期坚持下去,一直推行下去,就怕是没人看,然后其他老师再有说道。
雨过天晴:@笛子如果你们馆人才比较多,可以做这个事情,事先做好需求调查,找准定位后是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情对馆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一般的图书馆恐怕心有力而力不足。
笛子:@雨过天晴多谢您的意见,我想还是想您说的那样,先做一个调研,要是十个老师七八个不同意那就真的无法开展了。
雨过天晴:@笛子如果老师们大多不同意,那就没必要做了。
雨过天晴:这半年深入学院,和很多老师交流,发现图书馆能服务老师的地方真不多,人家素质高,自己会做很多事情。服务学生比较靠谱。
诲人不倦:老师一般不会直接说不同意,而是会委婉的表达支持你们的工作,但这些可能对他们无意义。
雨过天晴:那还是宣传后线上调查吧,看有多少人参与就知道人家需不需要了。
笛子:多谢老师了。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报刊阅览室有制作内刊的必要吗?[EB/OL].(2021-01-08)[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452.

[2]笛子,雨过天晴,青鸟,等.报刊阅览室有制作内刊的必要吗?[DB/OL].圕人堂周讯,2021(348):12.

[3]笛子,雨过天晴,青鸟,等.报刊阅览室有制作内刊的必要吗?[DB/OL].(2021-01-08)[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