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请教,国外的大学图书馆是不是对纸本数量没要求。纸本剔除的决策是谁来拍板呢?部门?还是馆里会议统一决策?麦子:从来没有数量要求,因为没有基本没有评估。现在纸本和电子是完全一样,而且更偏爱电子的。纸本剔除主要是去重和15年没用的(这部分的书会移到远程书库,如果那里没这本书,否则剔掉)。这个做法(15年剔旧)起码有30年历史了,但复本剔旧是10多年前的一个部门的决定。大致的思路是:只要损失内容,其他的都不是太重要,另外纸书的实际储存成本是相当高的,我自己专门写过文章说过这个。短歌:收到,国内的80本要求,还有固定资产管理绕不过去啊。现在复本数已经基本就1本了,以前为了冲数量,进了相当的复本和教材,当时不够借,现在没人借。倒立的魏:算法没跟上。cpulib:什么学校还在为数量头疼,现在是头疼书没地方放。图书馆也要与时俱进,现在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将数字资源配合学校学科发展。节能:有同步头疼的,既不够又放不下。图谋:张美萍.中文图书馆藏建设的纸电融合趋势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01):44-49.在新媒体及融合出版态势下,中文图书出版数量剧增、单价上涨,读者对图书的多元使用需求以及馆藏空间变化等一系列因素,促使图书馆在中文图书馆藏建设中必须设计转型发展的方案,尤其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读者在中文图书的使用中所暴露的问题,要求图书馆认清方向,理清思路,以顺势求变、顺势应变,加快构建纸电融合的馆藏建设体系,更好地促使图书馆服务转型。https://mp.weixin.qq.com/s/01E0cMJCrdIxX9UU9eMmnw;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78061.html。北京大学图书馆张美萍《中文图书馆藏建设的纸电融合趋势初探》是一篇较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论文,对业界相关业务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中文图书在绝大多数图书馆中目前仍以纸质图书为主进行馆藏建设。读者在中文图书的使用中所暴露的问题,要求图书馆认清方向,加快构建纸电融合的馆藏建设体系,更好地促使图书馆服务转型。科学网圕人堂专题‘圕人堂文摘’特此对该文进行了摘编,期待有助于得到进一步地关注与思考。彭彭:纸电融合平台,安徽有一家叫威斯特的公司在做。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纸本馆藏剔除与纸电融合趋势[EB/OL].(2021-03-26)[2025-04-16].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661.
[2]短歌,麦子,倒立的魏,等.纸本馆藏剔除与纸电融合趋势[DB/OL].圕人堂周讯,2021(359):22.
[3]短歌,麦子,倒立的魏,等.纸本馆藏剔除与纸电融合趋势[DB/OL].(2021-03-26)[2025-04-16].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