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王子舟教授《图书馆员手册》,不知道目前群内有多少成员在读,欢迎分享读后感。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该书的阅读推广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圕人堂群成员,有较大比例是图书馆员,读过的成员分享读后感,或许可以让更多圕人受益。据悉,该书即将再版。阅读过程中,若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欢迎及时反馈。图谋.图书馆员的好——《图书馆员手册》读后.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06812.html《图书馆员手册》献给所有图书馆员:将‘追求职业卓越’当作自己的信仰,你的人生就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读完你会更热爱、更胜任这一行。诚哉斯言!《图书馆员手册》是图书馆员的好’伴侣‘,值得拥有与珍惜。《图书馆员手册》试读本(电子书)https://book.yunzhan365.com/cvmii/ybtr/mobile/index.html。早在2023年10月7日,图穷曾分享《图书馆员手册》试读本(电子书)链接。该链接提供50页试读。
闽农林*:【图书简介】职业手册是人们在职场旅途的行进指南。这是一部图书馆员职业手册,内容包括图书与图书馆、图书史与图书馆史、图书馆员、图书馆资源、文献信息组织与揭示、读者服务、技术应用、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趣味知识、相关法规内容摘选等,系统全面,通俗易懂,学术性与趣味性兼顾。这本手册将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图书馆业务实践紧密连接,不仅为初入行的新成员提供了职业发展的阶梯,同时也为有经验的图书馆员提供业务精进的工具,随时可以用来翻检、参考。竹林白鹤:各位同人,想咨询下‘图书馆收到的作者签名本是否可以作为阅本’?关于图书馆及馆长受赠文献、知名作者捐赠文献之类的资源管理有没有什么参考书可以查询?谢谢大家。图谋:‘关于图书馆及馆长受赠文献、知名作者捐赠文献之类的资源管理有没有什么参考书可以查询’,不一定找‘参考书’,期刊文献或图书馆网站等的相关内容同样是可参考的。这方面的文献并不少。图谋.图书馆捐赠图书的管理与利用.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293290.html,2010-2-7。图谋按:捐赠图书,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粗略查询了一下中国期刊网,相关文献超过300条,几乎历年都有相关文献产生。捐赠图书于图书馆既熟悉又陌生,笔者特此辑录一组文献,希望有助于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其中,全文转帖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韩红予老师的《浅谈高校图书馆捐赠图书的管理与利用》一文,因为该文阐述了捐赠图书的意义、来源及特点,并探讨了如何管理与利用及争取更多的捐赠,是一篇佳作。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本身亦是捐赠图书的主体,应该有更多的作为,比如将自身复本量过大、剔旧书刊、不适合本馆收藏的捐赠图书等捐赠给其它图书馆;建立共知共享平台,方便捐赠,吸引更多捐赠,科学管理,充分利用。这篇文字是13年前做的摘编,近年实际上相关文献并不少。普罗大众:@竹林白鹤特别珍贵的,闭架阅览(只阅不借),一般作者赠送的,一部分只阅不借,大部分还是编入流通书库。藏用结合,以用为主。竹林白鹤:@图谋@普罗大众嗯嗯,收到,谢谢两位老师的解答,我再找找相关期刊学习下。@普罗大众老师,你们馆的签名本有没加盖赠书章,这个在编目加工上有没有硬性的要求?普罗大众:所有加工的都盖章了,都是按普通图书加工的标准来加工的,我们是新馆、小馆,不知道大馆的做法是怎么样的。中原劲草:@普罗大众签名本跟普通图书一样加工进入流通,让读者近距离地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同时又加速知识的传播,一举多得啊。藏起来不和过去的某些藏书楼无疑,和现代文明相悖吧,而且可能也有违作者的本意。图谋:媒体专访|陈继绍:馆配市场正在呈现不可逆的碎片化趋势https://mp.weixin.qq.com/s/D32f8iEBYJRsfUK8Y6uYSA。张馨宇.陈继绍:馆配市场正在呈现不可逆的碎片化趋势.http://dzzy.cbbr.com.cn/html/2023-10/20/content_55905_16638404.htm,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专访北京人天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继绍,请他谈谈化解挑战之法。记者张馨宇问:在图书馆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馆配市场、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采购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呢?陈继绍:目前这种趋势很难判断。我们可以把纸质或者电子形式理解成一种知识资源的载体,核心问题还是这种资源本身的价值在哪里?说到这里你就会发现,其实中文纸质书在图书馆的借阅率并不高,很多图书馆甚至有高达70%的纸质书借阅率为0。现在很多图书馆有很大的采购量,是因为有国家评估标准,在文明城市的评选上也有一定的指标要求。假如放开限制,让图书馆自己决定买的时候,他会发现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内容其实没那么多。但是电子书资源又存在另一个困境,因为容易被盗版等问题,中文电子书的产业生态目前已经被完全破坏,导致了市场的不信任……其实图书馆现在有电子书需求,只是没那么大,一年也就几个亿,实际上可以更大,为什么大不了?就因为出版社害怕,他们不敢把电子书资源放出来,怕被盗版。过去很多年,因为某些电子书馆配平台恶性的低价竞争,超过2元的电子书售价在图书馆看来都是卖贵了。可以说,国内电子书市场的生态已经破坏了,短期内看不到馆采电子书大爆发的迹象。怎么解决?过去四五年我们一直在想解决方案,但也很难。原因是出版社与图书馆或用户之间的信息鸿沟太深了……有些机构用户完全不在乎版权,一个图书馆能采购上百万册,没有任何版权的电子书,这个现象很诡异。张鹏.积极拥抱市场变化满足图书馆专业诉求.http://dzzy.cbbr.com.cn/html/2023-10/20/content_55905_16638406.htm。在现代出版业中,我们一般把出版分为三大业态,面向个人读者的大众出版、以教材为主的教育出版以及以学术著作为主的专业出版。当下,由于图书馆空间的局限和经费的限制,图书馆和馆配商纷纷开始探索电子书的馆配,但这距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商业模式还并未成熟,对于馆配商开发电子书的知识产权技术能力目前各家出版社都在观望期。二是图书作者对电子书的认知和诉求也不尽相同,整合优质的内容资源也需要个过程。未来,我们仍需要不断加强馆社店三方的合作,加强信息互动,深入了解图书馆的诉求,调整工作方向,与图书馆共同努力实现从图书销售到阅读使用的完整闭环。特此摘编《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3年10月20日‘2023秋季馆配专刊/馆配商’版的两篇稿子。
徐徐清风:@图谋但电子书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手机上能查到的电子书、电子图片、电子小说都是有版权的,像喜马拉雅、掌阅这种平台,没有版权的很难买到。但在toB市场,有些机构用户完全不在乎版权,一个图书馆能采购上百万册,没有任何版权的电子书,这个现象很诡异。——某些图书馆的胆子确实很大!主要还是风险小,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投入少,实效大。图书馆买纸还是买电,买多少纸和电,主要不是钱的问题,关键因素还是‘评估硬指标’,跟着评估导向走。纸书再没人看,但评估指标规定必须每年买多少,生均多少,那就得砸钱买,买一堆废纸书凑数也能达标!但对电子书,国家目前并没有对图书馆规定相应的硬性评估指标,导致电子书推广难进度慢,当然还有别的因素,定价和品种选择问题。但目前高校师生对电子书,或者说纸书的电子版需求很大,尤其是上课的老师,他们就算手头有纸本书,也希望弄到电子版,这样方便上课截图投影教学,还有更便捷地分发给学生集体阅读。闽农林*:电子书的传播其实还是应该受限——我第一个认识就是保护知识产权。但是,作为个人收藏,我又喜欢在网上四处收集电子书,相当地矛盾。图谋:工作实践中,知悉部分教师神通广大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利用本机构没有购买的资源与服务。还曾遇到过,有教师认为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免费利用某某数据库(可下载全文),建议图书馆不要买,实际上他不知道搜索引擎等只是收割了相关数据库的元数据(可以公开访问的部分),可下载全文,那是因为学校图书馆以机构名义购买了(通常授权为使用)。各种各样的神通,图书馆方面实际是在密切关注的。国际通行的图书馆职业伦理规范要求‘承认并且尊重知识产权,防止损坏著作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方面,种种原因,几乎所有图书馆不同程度存在问题,承认并且尊重方面的边界并不清晰,有意无意卷入纠纷。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其中一个原因是文献资源采购经费存在数字鸿沟。好的高校年经费数千万,甚至过亿元。2021年共有1325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2021年度文献资源购置费,总和约为69.01亿元。均值约为520.8万元,中位值为260.5万元,众值为50万元。作为机构,使用侵权(或涉嫌侵权)的服务需要格外谨慎,否则会卷入纠纷,可能会得不偿失。
普罗大众:各位老师,我想请教一下,到馆的图书,加工的时候要不要去掉书衣呢?我徂东山:去掉书衣很丑,很多有书衣的书,封面根本不做设计,名字都看不清。普罗大众:去掉书衣是有很多缺点,加上书衣的话,我们需要粘书衣和索书号,手机借书二维码,所以我想问一下大家所在的图书馆有没有规定供应商加工图书的时候要保留书衣呢?小图图:@普罗大众我们要求书的封皮和里面用透明胶固定,背标贴在书衣上的。普罗大众:我们是拿胶水粘。小图图:也可以,有的书不要书衣确实太丑了。图谋:沈继武,1937年11月生,武汉大学图书馆原馆长,研究馆员。196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并留校任教,编著有《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文献资源建设》《读者工作概论》等。沈继武寄语年轻图书馆工作者:(图谋摘自: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第三集[M]._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2.7:283.)
图谋:沈继武,宋登汉,鄢珞青等.从图书馆学系副教授到重点大学图书馆馆长——沈继武口述访谈[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40(04):18-26.2018年10月,武汉大学图书馆对老馆长沈继武先生进行访谈,围绕早年经历、大学生活、教学生涯、图书馆馆长事业、学术研究、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沈先生较为细致地回顾了在图书馆学教育、研究和图书馆事业奋斗的五十余年。图谋:近期图书馆同人加群比较多。可能是受参加学术会议见闻的影响?李老师加群时,提供的信息告知为受圕人堂微信公众号的启发。乖乖不听话:是的是的,有时间就看圕人堂的文章,跟图书馆业务实践很结合,对当下图书馆发展也很有思考深度!图谋:圕人堂服务体系,或许可以说是广大圕人的网络精神家园。得益于一群圕人各种形式的关注与支持,风雨无阻,相伴相随,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圕人堂堂风: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圕人堂十年,不图名,不谋利,期盼的是让更多圕人切实受益。圕人堂服务体系,欢迎圕人关注与利用!邕城图人:我是从公号过来的,干了10年的图书馆工作,但是知道圕人堂比较晚,每天忙碌于工作,看了公号,果真是图书馆人精神家园。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你提问,我回答[EB/OL].(2023-10-27)[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734.
[2]图谋,普罗大众,闽农林*,等.你提问,我回答[DB/OL].圕人堂周讯,2023(494):10.
[3]图谋,普罗大众,闽农林*,等.你提问,我回答[DB/OL].(2023-10-27)[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