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重要新作——《百岁述往忆杏坛》. https://mp.weixin.qq.com/s/2QzpTs8Ybco2BC7nQy8hzQ
图书信息:吴大年 . 百岁述往忆杏坛[M]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24.11.
内容简介:在千年文化名城南京,有一位文化教育界知识女性,年届百岁仍能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她就是师范教育专家吴大年先生。吴先生对于人文阅读爱好者而言并不陌生,她13岁时即以 '小岵' 为笔名写下一部逃难日记——《小难民自述》而享誉文坛,该书由女作家冰心作序,史学家顾颉刚题写书名,商务印书馆于1940年出版。因其内容让人自然而然联想起德国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的那本著名的《安妮日记》,故而小岵又被人们称为 '东方安妮'。2015年时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小难民自述》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成为当年畅销书之一,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不过,纵观吴先生一生,她虽年少成名,却并未像冰心先生期望的那样成为一名作家,她1945年二十岁从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后即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先后在云南、江苏等地中学、师范院校担任教学和领导工作。1956年后,调至江苏省高教厅、江苏省教育厅,长期在教育行政部门任职,从事教育事业五十余年。
如今,这位走到人生顶端的老教育工作者又推出了自己的新作《百岁述往忆杏坛》,其以纯情朴实、优雅温暖的文笔,详瞻忆述自己在南京鼓楼小学、同济高中、西南联大等名校的求学经历,系统梳理了1964年至2023年间撰写的著作与文章,并结合丰富的教育史料与亲身经历,生动展现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求学到治学,吴先生以跨越一个世纪的宽阔视野,满怀深情地书写了对教育事业的衷心热爱和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不仅是她个人教育生涯之真实写照,更是彰显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历程的生动缩影。
本书是一部融学术性和传记性为一体的优秀教育著作——以第一编(论著篇)为例,约占全书五十余万字内容的一半多,实为建国以来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较为系统、全面的一部中国师范教育史专著,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而作者流畅笔端所呈现数十载艰辛曲折、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经历,在给予读者很强的阅读欣赏性同时,也益于人们历史理性思考和现实关照。
作者简介:吴大年,女,1925年生于北京,祖籍上海嘉定。1945年从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后,曾任教于云南大学附中、西南联大附中、昆明师院附中。1950年后,先后在金坛县中学、常州师范学校、常州芳晖女中、金湖县黎城农业技术学校、扬州师范学院担任教学和领导工作。1956年后,调至江苏省高教厅、江苏省教育厅,长期在教育行政部门任职。1985年年底离休,后参与《江苏省志·教育志》编纂工作,任编委。从事教育事业五十余年。著有《小难民自述》《跨世纪的教育情怀》,参与《吴定九与京报》等书编写工作,发表散文、随笔多篇。图谋:吴大年女史为两位圕人的母亲。钱乘旦,男,汉族,1949年生,江苏金坛人。1973~1976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1985年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后,曾赴哈佛大学和爱丁堡大学作博士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钱乘旦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钱承军,1958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金坛。南京师范大学研究馆员,情报学专业教师,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情报学、文献学、中国近现代报刊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书海巡舟》(2010)、《吴定九与京报》(2016)、《圕人思忆·流年书香》(2020,执行主编)、《民国二十四年的救亡号角——'一二·九' 运动论札》(澳门科学出版社,2024)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重要新作——《百岁述往忆杏坛》[EB/OL].(2025-01-24)[2025-02-0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427.
[2]图谋.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重要新作——《百岁述往忆杏坛》[DB/OL].圕人堂周讯,2025(559):17.
[3]图谋.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重要新作——《百岁述往忆杏坛》[DB/OL].(2025-01-24)[2025-02-0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