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国家图书馆.悼念丨中国记忆受访人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原馆长吴文津逝世.https://mp.weixin.qq.com/s/BxNPH70ln-TWeu-Xl-oyvw吴文津,192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42年,考取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1945年赴美从事在美国接受训练的中国空军的翻译工作。二战结束后就读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及该校
图书馆学院,获
图书馆学院硕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中国近代史博士毕业后,出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东亚
图书馆馆长。1965年接掌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后,吴文津强调近现代史料的收集,他大力采购中国现代图书,以一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精神,在资料搜集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完善了图书馆的研究功能。吴文津将一生中的30多年时光留在了燕京图书馆,直到75岁退休。吴先生大力收集的这些资料,让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中、日、韩
文献,尤其是中国
古籍善本的收藏享誉欧美地区,在两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影响。
木木贝:吴文津讲的普通话找不到多少成都口音,倒有点广东人讲普通话的味道,可能是受其夫人是广东人的影响。
麦子:@木木贝那篇文章很有意思,因为除了他的家人,其他人我都认识。我没有和他讲过国语,所以没有印象。
图谋:刚才那个链接中有6分钟的口述史。对于20后,算是普通话非常好的。
麦子:其实口音对交流的影响很大,我有两个熟人,都可以讲国语,但比起英文,稍有吃力,所以遇到,都是一直讲英文,而中文只是在辞不达意和比较微妙的时候才表达。
木木贝:@麦子作者陈毓贤发现吴太太雷颂平和她已逝的父亲居然也是旧识。世界真是小啊!‘有一天我回家,发现有人抬了摄影机在吴家门口拍摄吴先生,便悄悄侧身而过,却被他瞥见了,赶紧介绍从广州来的中山
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程先生知道我是《洪业传》的作者,热情地跟我握手。吴夫妇照例请客人到附近的香港小馆吃晚饭,也有我的份。席上程先生对我说:‘你应该也替吴文津先生写个传呀!’我笑着点头,没说出他不是第一个人这样建议,心里却更内疚了。
木木贝:程焕文也出现在文章中。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原馆长吴文津先生[EB/OL].(2022-10-07)[2025-04-08].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617.
[2]木木贝,图谋,麦子.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原馆长吴文津先生[DB/OL].圕人堂周讯,2022(439):8.
[3]木木贝,图谋,麦子.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原馆长吴文津先生[DB/OL].(2022-10-07)[2025-04-08].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