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图书搬迁

   圕人堂周讯(总第476期20230623),第28页,宋晓莉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图情后学:@图漾 西南联大南渡,好像使尽各种手段运书,有没有数万之巨,就不得而知了。
图漾:查资料,西南联大图书馆最终不到五万册藏书,绝大多数图书都不是从京津运过去的。再说,老教授的意思不是图书馆搬迁,而是教师个人带的。
图情后学:那倒是,个人携带不可能。
图谋:那倒不见得是这个意思。个人哪可能有那么多书,而且是‘珍贵藏书’。
图情后学:想起我的团长我的团,孟凡了之父动用所有家产,把其收藏的孤本从北平一直运到云南边境,当然只是小说而已。
图谋:相关内容,《南渡北归》中有一些细节描写,信度是比较高的。
图漾:原话就是这么说的:‘许多教授自北平南迁,行装极简却带上数万珍贵藏书’。你看主语是谁?图书馆人觉得个人不可能有数万藏书,编剧未必知道。p大拍这个讲书的片子,却没有让真正上过书的人把把关。
图情后学:教授同时是藏书家,而且财力雄厚,也许才有可能。
图漾:即使有数万册,可他带不走。
图情后学:有财力,可以雇人。
hero8151:那时交通很不方便,想找几辆车、几艘船都难。
图漾:那是战时。
图情后学:总之,视频的内容还是不太靠谱的。在非常时期辗转运输巨量的图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图谋:国家图书馆拍过好些纪录片,讲古籍保护的故事。
图漾:看看《围城》,方鸿渐一行从上海到湖南这一路费多大劲。还数万册图书,能带一百册我就服了他。别说抗战时期,就是现在有高铁有飞机,你带一百册图书从北京到昆明试试。
hero8151:西迁时,教职工与学生大多是集体行动的,交通工具什么的由学校统一安排。
图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A41147i4/?p=11。
天天:钱存训老先生一辈子未完成的遗愿就是这批书现在还没回到大陆。其中胡适也是参与了的。
图情后学:战乱时期运力紧张,给几万册图书不太现实,当然有数据支撑更好。
弯曲的*:书对教授很重要,所以他们会尽可能的多带书,这也符合常识。
图情后学:西南联大群贤读书图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8/c404063-32458546.html。消失的图书馆——史语所图书馆:‘八千麻袋’是奠定该所地位的一批重要史料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5/c404063-32484337.html。
天天:大家自己百度钱存训老先生,共同学习吧。
图情后学:看过一些个人回忆文章,当时南渡学者生计都成问题,活着应该是第一位的。
图漾:@hanna 是滴,当时运力那么紧张,战略、经济物资都运不过去,给你运几万册书?
天天:老先生们不带书走不行啊,那是吃饭的家伙,当时又没网络,没有知网。好多人像金毓黻等还得一边回忆,一边默写然后授课。手里资料不足讲起来没底气啊。
木木贝:抗战时期,图书、仪器等设备西迁一般是走水路,有专人负责。可以参考上面这篇文章。那是十分艰难的,不亚于长征。
闽农林李:我记得当年西迁,老师同学们甚至带上了实验用的动物……真的难以想象。光是看他们写下的文字,都能感受到西迁的艰难险阻——但是,大家依然满怀希望。
扬抄:@图谋 可以关注《载书播迁记》,鲁图的西迁故事。
图情后学:那位教授可能指这一典故,近万扩大到数万。
扬抄:鲁图抗日战争期间西迁。据屈万里先生在台湾发表的《载书播迁记》记载:’金石类七百三十四种;书籍类四百三十八种二千六百五十九册,书画类一百四十五种。’书籍不到3000本。
图情后学:参考这本书,朱自清离京南下时,有几百册书,存放在俞平伯处。这个内容应该可以从本人回忆文章或日记中得到考证。
图情后学:近万册,可能有以讹传讹的成分。
弯曲的*:北平南迁,应该指的是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南迁,几百个教授应该有的,每人携带几十本书是没啥问题的,总计下来,几万册是有的。教授通过教书来谋生,书对教授来说很很重要。两、三万册可以称为数万,六、七万册也可以称为数万。南迁时,北大和清华合计有多少副教授、教授,可以查一查。
木木贝:总会有方法的,没必要质疑这些数字。
弯曲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临时大学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桃花源*:看一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就可以知道,战时图书馆西迁多么艰难,搬了多少书。战后复校还专门成立了委员会,统筹安排。
弯曲的*:对当时的北大和清华教授来说,图书是除了生命之外最重要的资产。
图情后学:@木木贝 辰溪与长沙同在一个省,与从北京到昆明的难度,恐怕不能比较。高铁之前,绿皮车从武汉到昆明,还需要40多个小时。
biochem:背着,拎着,走走停停。
图情后学:一、存在一位或多位教授迁数万册图书从北平到昆明,应该能留下姓名,甚至应该见书于我们的图书馆事业史,二,万册图书从北向南的陆路物流成本,在战时,对个人或几个人来说,恐怕是不能承受的,如果存在这样的人,他应该经济特别宽裕,而且有权势或接近有权势的人。当然,目前只能说,极小概率存在这样的一个人,不能说完全不存在。如有证据支撑,可以随时更新观点。
麦子:@图漾 是啊,现在很多说过去的电视剧,尽管写的认为数字已经都低了,但和当年实际数字差太远。
图情后学:抵达昆明时,身上还有数百册图书,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当时昆明城饿死人是常有的事,很多学者的财物也是能典当就典当,能卖就卖。
桃花源*:1930年代,有十几二十万册书的图书馆可以算得上是大馆了。解放初,大藏书家刘承干的嘉业堂,藏书有十一万册左右,杂志三千余册。
中原劲草:看看前些时播出的那个钱存训保存国图珍本的视频资料,才多少种书就用了近40多个木箱,那些动辄说随身携带上千册书的,都是用嘴带的?。
麦子:嘉业堂也失散不少,而且其中有不少珍本。我知道伯克利买了三井的旧藏,其中有嘉业堂善本和稿抄本共69种891册,其中包括3种宋版善本、7种元版善本、18种明淸稿抄本。
弯曲的*:https://www.doc88.com/p-5089585861893.html?r=1 抗战中的高校内迁。先是南迁,后是西迁。南迁的时候,因为民国政府组织,有火车运输,很快完成迁校长沙的任务,所以许多教授携带数万册书是可能的。
骑鹿踏雪:没必要这样细抠,毕竟大批量都不可能一个人搬运。

  1. 高校基本办学条件与文献资源建设之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图书指标要求
  2. 杂谈:理想中的图书馆员状态
  3. 邱葵:数字环境下的美国高校图书馆纸本资源管理
  4. 关注《爱书人心目中的天堂——美国国会图书馆》直播活动
  5. 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和镜头下的图书馆模样
  6.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表格指标解释中的图书包含期刊吗
  7. 数据库建设类项目、中美图书馆交流及图书馆人员招聘的讨论
  8. 某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招聘信息
  9. 求助,现在哪个学校的博士点招非全日制吗,图书馆情报都行。
  10. 《你好,图书馆——我在图书馆上班的十年》图书推荐
  11. 大数据下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与建设研讨会信息分享
  12. 一百七十多万册图书如何搬迁?
  13. 映山红:身边的榜样人物——记图书馆员方允璋老师
  14. 怎样能快速核对馆配商提供书目中的图书单价是否准确?
  15. 关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作为信息源的讨论,百科工具和图书馆的合作,以及关于信息民主和自由的讨论
  16. 图情胖猴《快乐的软图书馆学》(王波著)选播喜马拉雅FM正在热播
  17. 关于美国社交读书平台goodread中的图情类相关书籍以及goodread与librarything的比较
  18. 高职高专图书馆实践畅想之星官配电子图书采购需要面对的几个问题
  19. 学术数据管理制度之本单位(高校)老师出版的图书书目信息
  20. 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设置标准中的生均图书量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战火中的图书搬迁[EB/OL].(2023-06-23)[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316.

[2]图情后学,图漾,弯曲的*,等.战火中的图书搬迁[DB/OL].圕人堂周讯,2023(476):28.

[3]图情后学,图漾,弯曲的*,等.战火中的图书搬迁[DB/OL].(2023-06-23)[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