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内设机构知多少?

   圕人堂周讯(总第530期20240705),第14页,史蓓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普洱~HE:请教下各位专家:高校图书馆内部机构设置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阿拉丁:@普洱~HE 你是馆长吗?
普洱~HE:可以探讨下嘛。
弯曲的*:先说说你门馆的机构设置,然后大家给你出出主意。
普洱~HE:现在有纸质文献建设与服务科、电子文献建设与服务科、综合科。
低调:叫科?好少见。
普洱~HE:以前叫各种部,后来要求压缩了。
阿拉丁:@普洱~HE 需要安排几名干部?
普洱~HE:参考下大家的先进做法。
徐徐清风:叫 ‘科’ 好,部门负责人都是 ‘科长’ ,官气浓厚。
徽子:对。叫部,部门负责人都是部长。
弯曲的*:纸质文献建设与服务科和电子文献建设与服务科应该合并成一个部门,方便综合考量资源建设,建议改为资源建设部。如果有阅读推广部,建议一起合并,因为阅读推广一定要熟悉资源情况,而资源建设部有先天的优势,最后统一改为‘资源建设与推广部’。
武汉邹*:@弯曲的直线 那按你这个思路,图书馆一共几个部门?
读书达理:称为部,负责人直接叫 "部长" @徐徐清风。
广东小*:@弯曲的直线 有一家图书馆就是这样设置的。
弯曲的*:@武汉,邹双林 学科服务部、系统保障部、流通部、综合办,这几个部门都得有。
阿莲的*:叫‘组’比较合适。组长这个称谓从小学开始就有,亲切。
弯曲的*:实际上,资源建设与推广部应该是大部制设置,学科服务部也应该加入进去。
型女:从功能上说,部门合并是可以的。但从人员管理来说,容易造成工作推诿,慵懒现象严重。之前我们资源建设部是把纸质和电子资源合并做的,现在又要分开了,这样便于领导横向管理。按理说,部门分开后,工作更能细化,工作才更能落到每个人头上。
普洱~HE:我在网上看到有些学校是这样设置的。
型女:部门设置还是要结合图书馆自身情况了。
闽农林*:部门设置肯定是需要结合图书馆自身情况的。
[憨笑]秋:我比好好奇一般综合科主要是做什么?
Shirle*:办公室吧?我们就是办公室改叫成综合部。
徐徐清风:国内高校图书馆各部门取名和分合相当随意,没有规范,全凭领导的感觉,有些部门名称过于冗长或用词太高科技化或商业化,有故意拔高之嫌,让人看不懂。
zhxy:办公室综合科、空间规划部、读者IP部、图书馆自媒体运营服务部、学习中心(含课程问题创新创业标准化运营)、合规部。
普洱~HE:@zhxy 这个有点高大上!空间规划部没得多少事做吧?还有合规部是做什么的?
zhxy:空间规划部(含资源建设),图书馆IP运营服务部(含以文化人)。
徐徐清风:@zhxy 哪个图书馆的部门名取得这么奇怪?读者IP部是干啥的?
型女:合规部,审合同的吧?法治理念强哦~
zhxy:读者画像。
Syem:发散思维,公共图书馆部门设置应该怎么设?最近我们馆也在推,内部各种扯皮。限额八个内设部门。
图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图书馆内设机构名称五花八门、各行其是。有点无奈的是,图书馆的名字亦是花样繁多。相对靠谱的图书馆,还是应注意传承与开新并举。
图谋.图书馆内设机构知多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55764.html 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了解或许可以说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内设机构的了解则可以说非常有限。图书馆内设机构近些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各级各类图书馆内设机构有哪些?履行什么样的职责?种种原因,笔者作为图书馆从业人员之一,同样知之甚少。本文特此辑录9所图书馆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为官方网站,部分馆获取相关信息有一定难度),或许有助于增广见闻。
麦子:@图谋 机构设置的后面其实都是理念,往往只要一看设置,就能看出馆长对图书馆业务的理解、对过去遗留问题的妥协、还有就是对未来的愿景和错误判断。
图谋:当前好些馆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麦子:比如纸质和电子文献分开设置部门,这就是制造馆内矛盾和资源的浪费嘛。@图谋 当然,因为上下谁都不懂,如果要提出反对不同意见,你起码可以说出一个道道来。说实在的,图书的确不需要太多的人所以也不需要太多的部门。但从很多学校的角度看,图书室其实就是一个蓄洪池。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图书馆机构设计的其实应该是把对图书馆业务有利的人员和抵消的人员分离,这样的起码可以减少一些内耗。
新医小冯:纸质图书釆购和纸质期刊釆购完全可以是一个部门完成的。
阿拉丁:人人都有活干。
麦子:@新医小冯 最大的问题是造成资源建设抢资金和重复建设。
新医小冯:是滴。
弯曲的*:如果业务分工太细,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横向沟通,合作化、协作化效果差,就会造成系统内部卷了又卷。图书馆机构设置的原则之一应该要考虑业务的关联性及沟通便利吧。
普洱~HE:@弯曲的直线 太细了不好,不分开也不好。所以想听听大家结合业务,从专业的角度给点框架性的建议,具体名称可以自己想,但业务框架还希望有个大致的标准参考下。
木木贝:图书馆的工作做不到楚河汉界那样泾渭分明,图书馆领导在分配工作时都会强调分工不分家,平时有各自的工作,遇到需要部门之间协作的不能推诿。制定各岗位职责的时候,最后一条都是完成领导交待的其他工作。
徽子:为啥会推诿呢?是纯粹的懒,还是存在分配不合理。
弯曲的*:如果大家都是来认真工作的,素质都比较高,各自关系都比较好,沟通通畅,有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但这是理想的状态。
图漾:@普洱~HE 我的建议就是保留图书馆传统的部门名称,做各种大而不当的新部门名称中的一股清流。事实上,没有什么新业务是老部门hold不住的,改了新名称倒是频繁出现一个问题:原有的业务不知归谁管了,造成扯皮。
骑鹿踏雪:改名是彰显改革成效的好办法。
型女:改名有点仪式感还是好的,更能提醒一些老同志要改变思维模式。
槐云影:书、刊、数据库的经费每年都砍好块的,都是给学校买的资源,也无所谓要争抢。虽说资源建设部应该整合全馆资源,但具体的期刊和数据库使用与推广在别外部门,尤其是数据库这块,如果采购和使用分属不同部门,那么在数据库培训和回答读者问题时就会出现各种割裂,去DRAA培训的是采购部门,做数据库培训的是另外部分,非常不合理。说白了期刊和数据库的采购每年就那么些事,使用部门直接管,未尝不可。
型女:采购看上去事少,但流程走起来经常要吐血的感觉。关关难过,关关硬得过。我们去年就因为学校采购中心换领导了,采购流程也换了,最终影响了我们外文数据库的采购进度。
槐云影:@图漾 非常同意,‘没有什么新业务是老部门hold不住的’,大多是些原有业务的新形式,踏实做好核心业务,扩展新业务。图书馆就是在新技术新名词以及各种创新中迷失自我,放弃核心业务,成为完全可以外包的单位。
小昭:@槐云影 是的,采购一个部门,培训一个部门,具体有些数据库内容培训的还不如采购的熟,培训也没说服力。
zhxy:@弯曲的直线有点管理者多余存在的感觉,这样的状态,舒服就好。
广东小*:@槐云影 去DRAA培训,我们一般会安排资源建设部和咨询部各去一个人呀,DRAA也没有说必须是资源建设部的人去。
徐徐清风:现在还有保留‘流通部’这个最原始纯朴的名称的图书馆么?
zhxy:被快递小哥取代了。
图漾:肯定有,随便一搜就能看到不少。
喵喵*:@徐徐清风 有流通部,但是其他部门就是这个中心、那个中心了……哈哈哈。
徐徐清风:比如PKU,部门全是‘中心’化。
道无言:@图漾 办成百年老字号不容易。
绿雾:@图漾 非常赞同!图谋 . 图书馆内设机构知多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55764.html 觉得合并"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内部机构设置"就很好,小馆套这个合并精简一下部门即可。
喵喵*:50多个人,有9个部门,三个人的部门也是中心。
骑鹿踏雪:@徐徐清风 这个名字……
芦苇:还有资源建设。
弯曲的*:可能是基于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升级的考虑吧。
图漾:@徐徐清风 中国只有一个pku,能和pkupk的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其他学校有学pku的必要吗?你设置中心学pku,你的硬件、资金、人员、师资、生源比得了pku吗?
徐徐清风:tsinghuaUL部门设置名称较为朴实。top1和2,两大风格。
弯曲的*:设立发展研究部的比较少,印象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有该职位。
广东小*:@弯曲的直线 我们设立这个部门快8年了,每次同行来访,都还要先解释一下这个部门究竟是干什么的。
徐徐清风:@广东小肥羊 肯定是高大上,理论至上的部门,干不同寻常工作的部门。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内设机构知多少?[EB/OL].(2024-07-05)[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678.

[2]普洱~HE,弯曲的*,徐徐清风,等.图书馆内设机构知多少?[DB/OL].圕人堂周讯,2024(530):14.

[3]普洱~HE,弯曲的*,徐徐清风,等.图书馆内设机构知多少?[DB/OL].(2024-07-05)[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