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aw:刘方方, 重庆市高职高专图书馆:现状、问题与对策[J/OL].图书馆论坛, 2016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160803.0010.004.html,数据量太大,能力有限,前前后后搞了近一年,请各位同行拍砖。gaozy:我觉得做事中的不足,在所难免。对我来说,信息量大,可以参考的硬料多。拍砖需要懂行,对比我只能点赞。另外,图书馆论坛,很好!广州书童:敢于拿出来分享,已经足够点赞32 个。图谋:我把Follaw《重庆市高职高专图书馆:现状、问题与对策》一文pdf 传到群文件中了,Follaw自身提供的是一个网址,可能有些成员不方便下载。Follaw 所做的是较为规范的实证研究,具备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值得关注与思考。gaozy:我已下载,十多页。在看。远方:谈重庆高职高专这篇文章我也看过,首先工作量也相当大,包括刚才批评有点多的安徽大学那篇,对这些流淌着汗水的论文,我都是很尊重的。远方:储伊力.储节旺,‘211 工程’高校图书馆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图书馆论坛, 2016.8.这篇论文跟我以前的研究方向有点关系,我觉得,用下载量和借阅量代表‘图书馆产出’,不够理想。闽师*源:适当加入图书馆业务系统的使用量,但是数据采集难度加大了。远方:很多指标合成的研究结论,科学性都可疑。我比较信任单一指标,不经过复杂的处理、不含主观因素的方法。比如这个研究里,如果用‘生均借阅量’除以‘人均经费’(按馆员人平的经费总量),代表效率,就是比较客观的单一指标。看得出来这项研究的工作量还是相当大的,也有它的理论依据。圕坛刘*:公共事业的产出研究是一个难题,其中原因之一是公共事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社会价值,但多视角研究有助于推进之,尽管怎么设置,都会有缺陷,顾此失彼。远方:结论里有一处比较明显的疑似bug:认为纸质文献的购置费与效率负相关。我估计是因为作者没有区分好总量数据与质性数据。远方:对不起哦,我说的不一定对,可能只是个人的偏见。cpulib*:论文归论文,工作归工作。闽师*源:负相关是根据实证的结果得出,会有与个体情况实际相反的结论。这个在很多实证研究和案例中时常出现。学术论文交流应该是允许的。远方:总体上这篇文章还是相当不错的,理论基础略有疑问。很多绩效研究是用DEA,但我是不太相信。cpulib*:这可以与当事人讨论,蛮深奥的。圕坛刘*:讨论是必要的,这也是学术交流,我们欢迎。谢谢远方兄。远方兄让我们想起:还有诗和远方,这句。湖商陈*:远方兄,让我想起好多年没有去远方了。gaozy:对远方充满了未知和期待,或许这也是远方的魅力之大的因素之一。嘉懿:如果原著者的这篇论文的数据能够开放和共享使用,真心希望老师通过进行在验证和进一步拓展,感觉是个好事情,使得这样的讨论和学术争鸣是开放、透明和开源的,可验证可修正可拓展。有时候,一篇论文辛辛苦苦得来的数据,使用效率太低了、成本太高了,如果能够将数据开放共享,也许可以诱导出更多的视角、发明更多的工具、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政策性建议。圕坛刘*:数据开放问题,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向。但现在很多研究,在这块没有理顺。作为学术期刊,会朝这个方向走,但路很长,需要学界的开放性,以及研究的规范性。加油。嘉懿:确实,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讲社会学的研究,很多数据开放使用以后,有的一度被认为非常经典的研究被证伪了、有的引起了学术争鸣产生了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有的直接催生了新的研究领域视角方法和工具图书馆学的实证研究朝着这个路子走说不定也是好事。清凉桐影:凡事有利必有弊,数据开放,弊端也不少。gaozy:除了个人的私利之外,我有理由相信,多数研究者是明智的,现有的结果也一定是二者权衡利弊的产物,没意识到这点的,应该是不多的。有些数据会不会存在标准等问题,类似图林的元数据。不规范的公开,或许不如不公开?图谋:种种原因,许多研究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地分析与利用。下午4 点左右讨论的研究数据开放,对于图书情报领域,可以尝试小范围开放,比如圕人堂中部分志趣相投的同仁之间共知共享。远方:谢谢鼓励!我主要是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跟自己的研究兴趣有一定关联。以前,在这里我们讨论也过多次,教育、科研这些服务品产出都很难计量,理论上有困难。比如两篇论文,量是一样的,但究竟哪个贡献更大?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其他计量都难言可靠。H 指数也只能反映某些侧面。老马识图:文中的解释似乎太牵强了。gaozy:这篇文章,我都看不懂。公式啊,计算啊,我都不忍直视。远方:呵呵,你讲得对,我也有‘不忍直视’感,勉强看完了。cpulib*:最后一句话就是不切实际。老马识图:文中数据和效率的正相关或负相关,似乎都是单向的。cpulib*:再延长就通宵了,说明作者就不是干图书馆工作的。老马识图:从文章论述看,只是37 所图书馆的情况分析,那么每一项指标都有一个范围,比如开放时间,是多少小时到多少,如果拓宽到0-24 小时,恐怕不一定是单向关系。cpulib*:看下国外某些通宵图书馆就可以回来说我们也通宵吧,没必要研究。老马识图:这篇文章的DEA 和super SBM 估计图书馆界没有多少人能看懂。cpulib*:期刊就喜欢看不懂的东西,人家觉得普通人都看得懂,干嘛还要发呢。老马识图:我觉得图书馆界倒不妨虚心向别的领域学习,但是以这种论文形式发布,似乎可以称为‘精致的平庸’。cpulib*:以前我们情报学硕士同学__搞数学建模的,投某些情报学期刊,很容易中,究其原因,大家都看不懂。gaozy:我觉得还是那句,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编辑们阅文无数,有些我们不懂得,就权当我们孤陋寡闻吧。cpulib*:也是,少数人懂才是好文,否则就是博文了。老马识图:刘瑜:为什么我不喜欢学术圈子_中国社会学-爱微帮http://www.aiweibang.com/yuedu/56597401.html。广州书童:过犹不及,我觉得开馆时间适当延长可以提高效率不假。但是一般应该有个阀值。cpulib*:高校馆都到极限了。老马识图:对,我就是表达这个意思,没有明确提示范围,就自我解释,说不通。cpulib*:估计周都达到90 小时以上了,符合《规程》要求了。gaozy:我们都92 以上了。老马识图:这篇文章是管理学博士写的,这些圈外人士给我们介绍新方法是好事,但是研究图书馆学,外行就是外行。广州书童:难道7*24 效率最好?显然不是。麦子:每次看到这个24 小时开放,觉得很有意思:你要开就开,何必看什么美国的例子?因为用了美国例子,你就不得不要在例子和数据上做手脚,自毁清誉,而且把首创送给了别人?何苦。老马识图:有道理。印度阿三:个人坚决反对7x24 小时的搞法。gaozy:支持你!印度阿三:不说话了,你们刚才讨论数学建模好好的,被我带沟里去了。gaozy:这个数学公式,我是不懂得。这篇文章,我表示我没有完整看完。老马识图:这篇文章在DEA 和super SBM 方法虽然看不懂,但是有被我们外行认识到的瑕疵,恐怕连精致也谈不上。既然是定量,似乎以曲线表示比较好,只是说正向相关、反向相关,还没有范围值,有点捣浆糊。远方:一般理解,效率就是:产出/投入,但图书馆的产出,不能用‘下载量’和‘借阅量’代表,确实有点太粗糙了。老马识图:这个文章有说明的,因为我们高校图书馆统计数据太不全面了。广州书童:开馆时间延长看似产出好了,但是投诉也高。老马识图:矛头直指图工委和高校图书馆。广州书童:边际效用递减,投入也高。老马识图:这个用语言来描述不精确,应该用曲线图来表示。麦子:用下载量作数据也可以解释说,现在不需要图书馆了,远程访问也可以嘛。gaozy:下载量排除刻意造假,基本上是客观的。老马识图:只有从美国搞来的研究方法,结论却没有什么新意,正如刘瑜所言,这样的学术研究没有什么意义。__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情论文拍砖[EB/OL].(2016-08-05)[2025-04-1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166.
[2]老马识图,gaozy,cpulib*,等.图情论文拍砖[DB/OL].圕人堂周讯,2016(117):20.
[3]老马识图,gaozy,cpulib*,等.图情论文拍砖[DB/OL].(2016-08-05)[2025-04-1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