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zy:圕人,包括很多事业单位人,其实没啥大资源。但是乡村图书馆建设我们是可以出力的。几年前,北大李英强的乡村图书馆风头一时无两,后来因为触及当局管理底线而被叫停,自2013年起,另一公益项目,"幸福乡村图书馆"兴起,呼吁读书丰富人生,又有了一点点影响。大家可以讨论,乡村图书馆,前途何在?扣肉:现在大家无法读书主要原因是时间被碎片化了。我觉得,也许推广数字阅读是很好的一件事。我记得以前,中关村有很多店是专门给大家拷贝歌曲和电子书的。如果不谈版权问题,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印度阿三:现在没有乡村了,只有城镇,但我老家那里一直有送读书的传统,估计弄些个什么培训,学习指南的要比图书馆要好。乡村也在一点点的进步,我的亲身感受。cpulib*:先把县级图书馆整顿好,利用县级图书馆进行辐射。黄*群:前几年搞的农家书屋,现都熄火了。cpulib*:可以利用高校馆扶持县级馆。印度阿三:现在的县级以下政府的主要任务还是发展,能多办点厂,修几条路比发展图书馆更感兴趣。海边:温饱问题没充分解决时,图书馆发展只能让路。印度阿三:发展是第一要务,图书馆是奢侈品。广州书童:乡村图书馆的突破点是什么呢?我觉得突破点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上。一个镇、一个村的小学搞起来了,学生们有书读了,可以借回家看了,差不多可以了。gaozy:@广州书童培养孩子读书,有发展眼光。。广州书童:现在农村小学都并校了,在中心小学搞一个图书馆,就解决一大部分问题了。gaozy:我觉得,中小学学校图书馆可能是乡村图书馆很好的布局点。但是在素质教育失败的大背景下。中小学不可能很重视。当然,主要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决心和推动。广州书童:小盆友们有书读就很好了。现在很多乡村学校里面没啥书,小朋友们没有阅读机会。cpulib*:小学生阅读量还是很大的。中国人均阅读量低是成年人拉下去的。gaozy:我讲一个我看到的图书角。在村委会的一角,布满灰尘的木板上,放着一些红色封面的,还有一些养殖类图书。令我欣喜若狂的是,我看到了居然有一本较新的书,书名你们都熟悉《他改变了中国》。一个标志性的微笑,在角落里透露着智慧的光芒,似乎在说,来呀,一起分享人生的经验。绿雾6*:昨天讨论的乡村图书馆建设,突破点在哪?上世纪就有很多论文发表,有些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上,有些在县级公图上。不少文章我认为操作性很强,而实际上没有馆实践。如今我觉得条件成熟了,强调空间共享的时代已来临,建设书香社会多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公图总分馆推进已初步见成效(跟农家书屋完全不同,不过好的农家书屋将作为分馆),分馆驻进中小学、乡镇村社区甚至企业(与农流点不同)。关于图书馆扶贫我也关注过,高校帮扶县公共馆的文章也不少,但实际情况呢?作为县级馆,极需和非常欢迎高校馆的支持。图谋:对于个别需求,建议用好大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就好。比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他们的资源很丰富,办证后,可远程使用大量资源。区县图书馆要保障那类小众需求不大现实。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共谋乡村图书馆建设[EB/OL].(2017-07-28)[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114.
[2]gaozy,印度阿三,cpulib*,等.共谋乡村图书馆建设[DB/OL].圕人堂周讯,2017(168):8.
[3]gaozy,印度阿三,cpulib*,等.共谋乡村图书馆建设[DB/OL].(2017-07-28)[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