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则渊教授专题

   圕人堂周讯(总第301期20200214),第12页,宋晓莉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图谋:图情招聘.刘则渊教授逝世.https://mp.weixin.qq.com/s/oYLShJFdZzlp-pwaOiWSlg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讣告。刘则渊教授1940年5月8日出生,2020年2月8日00时59分在大连逝世,享年80岁。
图谋:李江.回忆刘则渊老师.https://mp.weixin.qq.com/s/luIVDTo6tcHq0v2bCVeJ7A2020年2月8日,南京大学李江教授追忆刘则渊先生。延伸阅读:1刘则渊简介.http://faculty.dlut.edu.cn/lzy/zh_cn/index.htm刘则渊,男,1940年5月生,湖北恩施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为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与学术奠基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现为该研究会理事及科学学理论及学科建设专委会名誉顾问。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学理论、科学计量学与科技管理学,发展战略学,技术哲学。我国科学学早期开拓者,创办了第一个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点,首先提出知识计量学的新学科概念(1999),率先在中国命名和引入科学知识图谱(2005),通过国际合作、创建WISE实验室,把我国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推进到新的阶段,进入国际学术前沿。WISE实验室被SCI之父加菲尔德誉为世界科学计量学研究中心之一。国内最早倡导和开展技术哲学研究的学者之一,被称为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的四大领军人物之一。2刘则渊:中国科学学40年——纪念全国科学大会40周年.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92012&do=blog&id=1107005刘则渊,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中国第一个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点创始人。3中国知网上部分期刊论文(检索条件:第一作者:刘则渊;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1]刘则渊.知识图谱视野下的陈昌曙及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35(05):102-109.[2]刘则渊,陈悦.中国科学学40年——纪念全国科学大会40周年[J].科学学研究,2018,36(08):1345-1352.[3]刘则渊,陈悦,宋超.全球创新中心:起源、含义与条件[J].科技中国,2017(10):52-58.[4]刘则渊.‘李约瑟悖论’的理论内涵与经济背景[J].科学文化评论,2017,14(04):49-61.[5]刘则渊.冯之浚之问:科学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追忆冯之浚先生对中国科学学发展的贡献[J].科学学研究,2017,35(05):655-660.[6]刘则渊.贝尔纳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大国博弈中的中国[J].科技中国,2017(01):18-24.[7]刘则渊.科学学视野下的民生科技——推荐贾品荣的专著《民生科技:创新模式与评价体系》[J].科学学研究,2016,34(12):1916-1917.[8]刘则渊.视觉思维、数学思维和哲学思维的集成之作——陈超美著《科学前沿图谱》中译本推介[J].科学与管理,2014,34(03):25-26.[9]刘则渊,张春博.中国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三十年回顾——基于期刊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31(04):82-89.[10]刘则渊,陈悦,朱晓宇.普赖斯对科学学理论的贡献——纪念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逝世30周年[J].科学学研究,2013,31(12):1761-1772.[11]刘则渊,梁永霞,陈悦.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纪念普赖斯逝世30周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12):3-9+181.[12]刘则渊,滕立,朱晓宇.海峡两岸科学合作的前沿与前景——两岸优势学科合作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06):5-14.[13]刘则渊.科学合作最佳规模现象的发现[J].科学学研究,2012,30(04):481-486.[14]刘则渊,朱晓宇.国际科学计量学及其姊妹学科的计量与图谱[J].科技导报,2012,30(07):68-79.[15]刘则渊.论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J].科学学研究,2012,30(01):5-13.[16]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30年中国科学学历程的知识图谱展现——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创刊30周年而作[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05):17-23.[17]刘则渊,陈立新.国际物流研究领域的知识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08):140-143+130.[18]刘则渊,陈立新.中美机械工程专业本科课程对比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1):131-136.[19]刘则渊.钱学森关于认识论视角的知识经济观——学习钱学森同志关于‘知识经济’的一封来信[J].科学学研究,2009,27(12):1772-1776.[20]刘则渊,陈超美,侯海燕,王贤文.迈向科学学大变革的时代[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07):5-12.[21]刘则渊,王贤文.生态经济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04):3-11.[22]刘则渊,许振亮,庞杰,梁永霞,侯剑华,侯海燕.现代工程前沿知识图谱[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7,3(00):229-241.[23]刘则渊,王国豫.技术伦理与工程师的职业伦理[J].哲学研究,2007(11):75-78+128-129.[24]刘则渊,梁永霞,庞杰.国际人因工程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J].科技管理研究,2007(07):252-254.[25]刘则渊,陈悦.新巴斯德象限:高科技政策的新范式[J].管理学报,2007(03):346-353.[26]刘则渊,许振亮,庞杰,梁永霞,侯剑华,侯海燕.现代工程前沿图谱与中国自主创新策略[J].科学学研究,2007(02):193-203.[27]刘则渊,梁永霞.SCI的科研管理功能[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63-67.[28]刘则渊,徐国泉.关于中国能源效率革命的构想[J].煤炭经济研究,2006(12):4-7+33.[29]刘则渊,李海波,窦锦伟.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发展战略模式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03):12-15.[30]刘则渊.科学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外科学学进展研究报告[J].科学学研究,2006(01):1-11.[31]刘则渊,杨春平.科技安全预警系统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01):124-127.[32]刘则渊.蒸汽汽车的兴衰与技术进步的范式——牛津版《技术史》中蒸汽汽车史的哲学反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12-15.[33]刘则渊,侯海燕.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力量分布现状之计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S1):35-41.[34]刘则渊,尹丽春,徐大伟.试论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在合作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5(12):267-269+273.[35]刘则渊,谢彩霞,梁立明,徐大伟.我国高校科技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现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5-10.[36]刘则渊.推进科学学的学科建设与前沿研究——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创刊25周年而作[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5):18-20.[37]刘则渊.学习型城市研究的新力作——《学习型城市——城市发展理念与模式创新》[J].大连干部学刊,2005(01):42.[38]刘则渊.科学王国和道德王国的统一——面向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探索之路[J].科学文化评论,2004(06):33-46.[39]刘则渊,于冬.试论科研经营[J].中国科技论坛,2004(05):102-105.[40]刘则渊,方玉梅.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框架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26-32.[41]刘则渊,方玉梅.辽宁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优化模式[J].辽宁经济,2004(06):5-7.[42]刘则渊,韩震.近代世界数学与科学关系的计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02):129-136.[43]刘则渊,方玉梅.大连与欧盟经贸现状及前景探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3(04):23-30.[44]刘则渊,韩震.知识活动系统与大学知识管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31-35.[45]刘则渊,刘凤朝.关于知识计量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08):5-8.[46]刘则渊,姜照华,韩震.中国大学评价新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37-41.[47]刘则渊.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J].哲学研究,2002(02):21-27+59.[48]刘则渊,宿倩.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J].科技导报,2002(01):34-36.[49]刘则渊,姜照华.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04):61-63.[50]刘则渊,郑刚.杂交水稻技术与中国知识农业[J].中国科技论坛,2000(01):65-68.另有29 条,略。
biochem:武夷山:沉痛悼念刘则渊老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17660.html 刘老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有三点。首先,做人,高风亮节。其次,做学问,一丝不苟。第三,刘老师非常注重钻研原典。
图谋:胡志刚.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写在刘则渊老师追思会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950-1217794.html 我和刘老师相识至今,整整一十二年。人生得遇恩师,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只求此生能够回报刘老师厚爱于万一。视学术为生命,只论是非,不计利害,求实、求真、求是,一生孜孜以求,探索勇不息;爱学生如子女,只问付出,不求回报,立德、立言、立功,四海春晖普照,桃李遍天下。
图谋:武夷山先生昨天那篇纪念文字,写得挺好。也再贴一下。武夷山.沉痛悼念刘则渊老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17660.html 由于我年轻时就是科学学爱好者,所以早就知道刘老师的大名,知道他著作等身。刘老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有三点。首先,做人,高风亮节。其次,做学问,一丝不苟。第三,刘老师非常注重钻研原典。刘老师对原典的重视,堪称典范。多年来,他在大连理工大学一直指导学生们认真研读经典著作。他带的众多学生之所以学术成就卓著,我猜与研读原典之学术积淀不无关系吧。
图谋:刘玉仙.远方的灯塔:写在刘则渊教授追思会之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1217848.html 世上本无坦途,坦途,不外是前人用千难万险踏平的而已。刘老指着远方,竖起灯塔,又用生命点亮灯塔,照亮我们后来者前行的路,我辈似乎只有勇往直前,才能不辜负前辈的殷殷期望。

  1. 天妒英才,无限怀念——悼念陈昊琳老师专题
  2. 初景利教授《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主要特质—图情论文选题、写作与投稿》
  3. 纪念美籍华裔图书馆学家李华伟先生专题
  4. 理想的灵魂,真理的光芒—四川大学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文献展
  5. 许继新在社科中文电子书馆藏分析、信息资源建设和农民信息行为领域的论文
  6. 点击“开放数据服务”体验专题文献服务
  7. 沉痛悼念南京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计秋枫教授
  8. 圕人堂用纪念与传承编织精神家园,辑冷伏海先生悼念文字让温暖传承
  9. 武昌文华图馆学专科学校教师与首班学生专题
  10.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有效期”问题
  11. 美国《图书馆杂志》武昌文华图馆学专科学校教师与首班学生老照片
  12. 有关于图情核心期刊审稿速度专题讨论
  13. 论文被擅自收录,九旬教授维权获赔70多万
  14. 关于期刊及期刊发表、学术期刊投稿分析系统的探讨
  15. 关于成套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传记的问题
  16. 请将微信中的链接以如下标准格式分享至圕人堂:作者(或信息来源) 标题 网址
  17. 图情研究、论文发表、研究工具及图情专业就业等问题的讨论。
  18. 王丹之历史武侠小说《朝天阙.绍兴八年》(三卷)面世
  19. 对于境外外文期刊,原则上要求必须是匿名审稿并正式公开发行的学术期
  20. 聚焦数字学术服务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十一届引进数据库培训周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纪念刘则渊教授专题[EB/OL].(2020-02-14)[2025-08-2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528.

[2]图谋,biochem.纪念刘则渊教授专题[DB/OL].圕人堂周讯,2020(301):12.

[3]图谋,biochem.纪念刘则渊教授专题[DB/OL].(2020-02-14)[2025-08-2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