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之阅读疗法

   圕人堂周讯(总第152期20170407),第18页,宋晓莉整理王启云助理   
钟*:我以前一直想把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方法与实验引入到图书馆学专业领域来。阅读疗法已经有同行在做了。也算是心理学与图书馆学的结合。
娜塔莎*:大数据的分析是否真的有意义,我也疑惑,而且要如何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否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例如对抑郁症患者能否有提前预知。
闽农林*:我更加倾向于阅读倾向的认定——可以有助于阅读推广和有针对性的图书推送!
娜塔莎*:我以为,如果要去做分析,结果就应该是有实用性,否则,统计来统计去毫无意义。
闽农林*:至于性格分析,估计样本精准度不够啊——如果读者是帮别人借书呢?所以,只能作为图书推送的参考而已。
米粒MM:同意@闽农林大-李林从精准度和覆盖面来看,利用数据进行人格分析如抑郁症治疗的可行性很小。
闽农林*:人格分析的前提在于样本的准确性,借阅记录不具备这种特性的。
书小弟:涉及阅读疗法,可以重点关注下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宫梅玲老师团队,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王景文老师团队,已及北大王波老师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有多本专注著出版了。
闽农林*:@温情小胖猴目前最常见的分析划分,也不过是按照学历或者专业做区块划分而已。如果涉及到性格分析,这种大区块划分显然是过于粗糙的。
米粒MM:@boson这篇文章挺有趣的。从43 万多册科学类图书中分析自由派和保守派的阅读倾向。例如保守派人士更爱阅读法律和医学领域图书,或者说法律和医学专业人士在政治倾向中趋向保守。大数据还可以这么玩。
娜塔莎*:其实我也是突然疑惑这些因素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因为单位最近有个孩子因为抑郁症选择了一个很极端的方式离开了我们。在查看了他的借阅记录的时候,我发现他是一个十分喜欢阅读的孩子,借阅量比较大几乎都是文学类的图书,没有一本专业课书,以诗歌散文,惊悚推理小说居多。但是仅仅看完这些书的名字,让我又有一点压抑。我不知道阅读习惯与性格形成是否有关系。我就在想图书馆存有这么多的数据,是否能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呢?
米粒MM:只要有心,总能做点什么的。去年我带的读书社一个学生因重度抑郁症休学,平时根本看不出来,她就是那种很活跃多才多艺的人。她的母亲是语文老师,语言文字能力很好,但是她提交的休学申请却很多错别字,可推测当时状态很差。
sansan:我曾经遇到一个女孩,我现在都不能忘记。那天她向我询问心理学的书在哪里?我一抬头,发现她脸色病态的卡白,表情落寞。我当时就想她可能出现问题了。印象很深啊!
米粒MM:她描述说看病吃药后一天有十几个小时都想睡觉,根本连课都上不了。
Y:@娜塔莎:图书馆工作者!你好,我才看到。你想做的工作已经有人在做了,有这方面的论文。图书馆的书籍借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帮别人借,临时突发奇想借阅。
娜塔莎*:嗯,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但如果可以从某些端倪上看到读者的异常,一线工作者或许可以引导他的阅读,或许可以帮助到他。
书小弟:心理问题,还是以专业心理治疗为主,阅读疗法为辅比较好。完全靠阅读或许没有那么好。除非我们馆员自己也是心理咨询师,具备这样的资质和能力,两者结合,或许效果就突显了。
星星:@娜塔莎:图书馆工作者! 你说的是阅读疗法。
杨*:要选对书,有的书可以帮助走出来,有的书作者就有抑郁倾向。
星星:阅读疗法相当于太极拳、气功,专业心理治疗相当于西医。
书小弟:不同的症状需要不同的书籍,或叫不同的书方。
娜塔莎*: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情绪和性格差别还是很大的,对症了,就会要药到病除,误诊了,只会加重病情。
hanna:@娜塔莎:图书馆工作者! 这个行为应该算侵犯隐私的行为。按理是不能调读者借阅记录的。村上春树高中借书卡被曝光是新闻报道还是侵犯隐私?http://cul.sohu.com/20151203/n429527548.shtml。
米粒MM:今年我们馆的读书节主题是心灵悦读,请学校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开读书会,电影心理分析讲座(暂定嫌疑人X 的献身),制作阅读疗法书单。对抑郁症患者而言,书的作用告诉她从哪里获取帮助信息。除此之外,更要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哪怕一丁点来自陌生人的善意,都有可能打消轻生的念头。阅读疗法有其局限性,在干预轻度抑郁症还是有效的,但是重度抑郁症需要精神科诊治。
hanna:有次和美国同行聊天,她就说我们汇文太强大了,可以看到读者的借阅记录,临毕业还可以给学生颁发借阅记录以兹纪念。这在美国是不允许的。
娜塔莎*:@Y@hanna 同意天天大路通罗马!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我们一直强调说阅读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我也会努力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样做我想应该没有错。但也不了可否认,有些人即便不喜欢阅读,但依然很阳光很健康,大概是他找到了另外一种适合自己的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
道法自然:个人认为阅读的过程本身无好坏,但是书还是有好坏之分的,但评价的方式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考虑。所以我才觉得图书馆在当今需要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不仅仅要提倡阅读,更要引导阅读。
Y:当你想干预别人的阅读的时候,本身就走偏了。
道法自然:不干预阅读是为了让人们自由阅读,但是如果完全放弃,图书馆也就放弃了自己一部分的社会责任,我觉得在引导与不引导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平衡。
江*军:现在的情况是干预过多,干预产生的副作用比不干预产生的危害要少。当然,这个判断我也没有切实的数据,是估计。
道法自然:有好的书,有坏的书,还有浪费时间消遣的书,个人觉得,只要不是内容偏激的书,都可以让孩子们看,但是如果能够在养成看书习惯的同时加以引导就更好了,至少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更优秀。
许继*:家里也要引导阅读的多样化。
道法自然:引导要多元,引导要顺势。
sansan: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这话说得多好。
hanna:‘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携手,正在极大地影响着文学的前途和命运。到底是影视拯救了文学,还是伤害了文学?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虽然,因为‘触电’使文学原著和作家本人一夜成名的故事并不鲜见,但在过去,一些清高的作家并不很情愿向影视靠拢,或者对影视能否真正表达他们原作的意蕴心存疑虑。为什么呢?因为文学是一种时间艺术,可以展开无尽的想象和精妙的心理刻画以及独白对白议论等等,影视却是造型艺术,一种视觉语言,毕竟有空间限制,它最需要的常常是一个诱人的故事加上一系列强烈的动作,因之大量的文学性因素被无情地过滤掉了。事实上,最精深的文学作品几乎是无法改编成功的。然而,影视的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电子传媒的覆盖效益诱惑着作家,正在促使作家们为适应影视话语的要求来改变文学话语的方式,这种伤害是深隐的以致是致命的,但又无可如何,我们无法阻止作家们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影视写手,也无法阻止越来越多的小说以‘分镜头化’的面目出现。我们还将尴尬地发现,越是这样的‘长篇小说’,其发行量越是大得惊人。
江*军:像我就比较实事求是,我以为这是我做得对的地方:告诉学生,这书很好看,老师也喜欢。就是不能浪费时间而已。这样简单化处理反而好。而一定要把危害说成天大,结果真的危害大了。
许继*:没有老师说书不好,只是说现在要学习,不可以看。
江*军:因此讨论什么原著与影视那个好,甚至反对影视改编,这种是不明智的。现在是没时间读课外书,接触课外材料。如果通过影视接触名著,那也不错。就这个时间,家长学校也不给了。尤其是中学阶段。改编好还是原著好,这个讨论表明自己真正爱文学外,正宗不正宗的观念外,对于研究者有好处。对于大众来说,学生来说,接触就是比不接触好。
hanna:那个史上最著名的来访者。https://zhuanlan.zhihu.com/p/25608645?utm_source=weibo&utm_medium=social 。一篇心理学的文章。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阅读推广之阅读疗法[EB/OL].(2017-04-07)[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765.

[2]娜塔莎*,米粒MM,闽农林*,等.阅读推广之阅读疗法[DB/OL].圕人堂周讯,2017(152):18.

[3]娜塔莎*,米粒MM,闽农林*,等.阅读推广之阅读疗法[DB/OL].(2017-04-07)[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