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南:请教个问题:公共图书馆典藏的书如果有读者每次主要是来拍照允许吗?允许他拍最多三分之一,但是下次还会再来借。爱书人:@亦(南京)翻拍图书吗?阁中侍卫:我们是建议读者复印或者牌照的比例不要超过30%,但是也有图书馆,馆内提供扫描仪拱读者扫描图书。爱书人:复印图书很难控制,如果读者把图书借出去,再拿去复印或者拍照,我们也无法控制。亦(南京):@爱书人这位读者是带着单反来拍,只拍照~有些书是比较老的,例如五六十年代的~。阁中侍卫:如果多次的话,最好予以劝导。麦子:@阁中侍卫最好图书馆是有具体图书馆明文规定和法律依据,否则‘劝导’很容易引起冲突。中原劲草:@亦(南京)这个需要图书馆(当然也包括档博)来思考一下自己的规定有没有与时俱进的问题。这种三分之一就是当时条件下为了所谓的保护采取的不得已的笨办法,事实上极大地阻碍了这些文献资源的被利用。而现在数字人文技术的助力,很多资料都已或正在被不断数字化,有些政策该改一下了。如果图档博与读者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满心欢喜地来查阅资料,只能带走这一点,会不会伤心失落?这是国图数字化免费提供大家阅览的,而该地的很多图书馆把这当成善本不轻易示人,那对于这本书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对于当地读者如果不知道国图的免费资源,岂不是很难做研究了?观念一变天地宽,不要把把持着资源当成一种理所应当,要多想着如何能更好地让文献发挥作用服务于国家的方方面面的需要,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来。低调:免费的是电子版而不是善本实物吧?中原劲草:肯定啊。本身善与不善就是相对的,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地方文献建设,地域保护主义太严重了,不利于真正学术的发展。碧沚东楼:应该在有明文规定的前提下,提供复制文献服务。从需求角度来说,我们发现部分年轻读者对于普通图书和典藏文献,不管有没有,第一反映就是有没有电子本。没有的话,就是会认为图书馆不提供电子书是失职。事实上除了公版图书和古籍外,图书馆要对有版权的图书提供保护的,不能啥都电子化。对于地方文献,因为大家可能多数都是只有自己有,特别是内部文献,可以根据读者合理需求,开展传递等服务。个别年轻读者对电子书的要求已经到了本本都要电子书,甚至包括本月刚出文献。中原劲草:这种明显是过分了。图漾:@碧沚东楼除了遵守cc协议的,那些使用方便、随意拷贝的电子书都是侵权的,正版的都会对使用、传播做限制。雨后彩虹:用于研究和学习都不算侵权,有商业性行为就是侵权。骑鹿踏雪:分享后再被用于商业行为呢。雨后彩虹:这个还用问吗?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公共图书馆典藏的书允许拍照吗?[EB/OL].(2022-11-04)[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685.
[2]中原劲草,爱书人,阁中侍卫,等.公共图书馆典藏的书允许拍照吗?[DB/OL].圕人堂周讯,2022(443):15.
[3]中原劲草,爱书人,阁中侍卫,等.公共图书馆典藏的书允许拍照吗?[DB/OL].(2022-11-04)[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