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之原文刊载

   圕人堂周讯(总第456期20230203),第14页,宋晓莉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图谋: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1)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74164.html2023年1月30日,圕人堂部分成员就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参与讨论的成员多为国际知名出版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业务骨干。本文予以梳理,供参考。(2)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74216.html《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74164.html)发布之后,引发了进一步讨论,圕人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本文予以梳理,供参考。(3)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74263.html‘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话题,持续热议中,继续予以梳理,供参考。
图谋:图谋整理圕人堂LibChat/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https://mp.weixin.qq.com/s/R8W3M7iOnuLQQDlPvs1CdA。图谋按:2023年1月30日,圕人堂部分成员就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参与讨论的成员多为国际知名出版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业务骨干。本文予以梳理,供参考。
MarsZhang:有没有老师开始研究ChatGPT?这个能否接驳图书馆的日常工作?ChatGPT不像元宇宙一样务虚,我总感觉会剧烈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
图情后学:刚出现的时候用过,给出来的中文结果看似完整有条理,但暂时不能用在正式场合。但以后怎么样不好说,不太理解它的机制。机器翻译现在与二十年前相比,已经很厉害了,主要是语料+算法。我理解的chatgpt如果能无限制接触所有人类产出的内容,辅以不断演变的算法,能量可能是巨大的。
奎林说:chat早就有,现在更牛了。人工智能能拿得出手的就在这方面,还有语音识别和图像图形识别。
图谋:Inspo(https://chat.inspo.vip/),基于AIGC技术的写作助手。AIGC(AIGeneratedContent/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问: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答:ChatGPT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改善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并为图书馆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它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快地收集信息,分析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查询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此外,ChatGPT还可以提供关于图书馆的建议和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关于‘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问题,Inspo换一个答案是:图书馆工作受到ChatGPT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ChatGPT改变了图书馆工作的方式,允许图书馆工作者更快更准确地处理请求,提高服务质量。ChatGPT的语言模型可以帮助图书馆工作者更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此外,ChatGPT还可以帮助图书馆工作者更快地查找特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ChatGPT可以帮助图书馆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问题,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ChatGPT(https://zh.wikipedia.org/wiki/ChatGPT)ChatGPT是由OpenAI开发的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于2022年11月推出。该程序使用基于GPT-3.5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并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ChatGPT目前仍以文字方式交互,而除了可以通过人类自然对话方式进行交互,还可以用于相对复杂的语言工作,包括自动文本生成、自动问答、自动摘要等在内的多种任务。如:在自动文本生成方面,ChatGPT可以根据输入的文本自动生成类似的文本,在自动问答方面,ChatGPT可以根据输入的问题自动生成答案。还具有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在推广的期间中,所有人可以免费注册,并在登录后免费使用ChatGPT实现与AI机器人对话。ChatGPT于2022年11月发布后,OpenAI估值已涨至290亿美元。
图漾:这个回答(图谋注:指Inspo的第一个回答)跟没说差不多,太空洞,和ai其他的回答很像。
小麦:ChatGPT提供的答案(圕人堂成员‘小麦’提供)问:请问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答:ChatGPT可以为图书馆工作带来以下影响:1.提高效率:通过自动化处理图书馆的日常任务,如图书馆图书检索,预约管理等。2.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通过语言模型技术改进图书馆的客户服务,如提供快速准确的回答。3.提高学术研究和教育资源:通过大规模的数据挖掘,为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奎林说:落地用起来不会那么理想。一说到自动化,用起来之后最终就会问题不断。
小麦:感觉条理清楚,逻辑清晰,就我们地方图书馆,馆内80%的人答案不会有他好。
奎林说:咨询问题可以接受。比如预约管理,不能出差错。回答问题弹性大。
小麦:现实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在与他交互的过程中,会让自己思路清晰。
图谋:我联想到某些产品与服务的机器人解答咨询服务,用户体验比较糟糕。
小麦: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我的理解一是算法问题,二是回答数据库容量不够大。chatgpt放开让全世界的人来问,后台的人员还在改进算法,完善数据库。预约管理,chatgpt可以提供很多意见和想法作为参考,现实中各个馆的预约管理也是试运行过程中不断调整的,chatgpt也许可以缩短我们的调整过程
图谋:关于ChatGPT,图书情报领域有好些人在密切跟踪,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尚不清楚。至于’能否接驳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受到诸多制约,进入实际应用领域尤其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领域,估计尚很遥远。
小麦:还有一个问题,chatgpt也许不会对我们敞开大门。当他的技术臻于完善,对使用者设置各种门槛,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使用者会被拒之门外。
Mars,Zhang:个人觉得,chatgpt对图书馆的影响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对图书馆内容的影响会比较大,图书期刊的撰写等等。
奎林说:ChatGPT主要是针对内容,对业务工作的规则、制度的帮助就不要期待。南京的Y问做得也不错,好多个自动问答都是拿他做底层。这个为啥以前没人讨论,ChatGPT出来好像大家才知道。我自己写过微信自动问答(核心代码**编写的),只不过只是为了写文章。
小麦:南京的Y问,我网上搜了一下,都是Y问科技的宣传,并没有像chatgpt那样,我可以体验AI对话。
奎林说:不少企业的对话是他们做的底层,当然不是免费的。有几个免费的能做好?要查看云问的客户是谁,应该有列表的。
Mars,Zhang:国内的各种技术都是一开始就收费割韭菜。国外的不收费,不科学上网又看不到,唉。
可可-参考馆员:ChatGPT将来的方向也是收费。openai团队正在调研测试收费版。
白纸坊:空间很大。包括chatGPT在内的语言大模型,为我们提供知识服务准备强有力的工具。把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喂给模型,他们就能直接回答靠谱的问题了。给数字图书馆时代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
biochem:同一个问题的回答适合不同的图书馆吗?
图谋:有一个较为现实的,也是比较尴尬的问题是,知识服务是谁提供的?ChatGPT?ChatGPT是谁?似乎没有图书馆什么事。
图情后学:我也觉得和图书馆业务关系似乎不大。
奎林说:哈哈,本来就没关系。
图谋:当前图书情报领域在中间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似乎更多的是像我一样感叹:人工智能真能。比如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期望是提供知识服务,然而,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或者说经有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图书馆只是一个‘中介’(若有若无,甚至可有可无)。关于图书馆这个概念,这些年真的是越来越虚拟化。只要舍得投入,数年内建一个第一(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问题不是很大。各领风骚三五年。
图情后学:可以想像一种可能,将来的付费版本可以接通合作数据库,或者本人给它喂数据和语料,炮制出一篇完成度百分之五六十的论文,普通科研者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
图谋:关于制造论文这块,已经成现实了。之前已经有报道,机器人写的文章,顺利在多家高水平期刊发表。近期,ChatGPT被列为‘共同作者’算是热点话题之一。孙学军.《自然》增加新规定应对ChatGPT.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373381.html白纸坊:科研团队还是急需要知识服务,企业也需要。由图书馆提供,还是比较符合大家的认知。这对于现有的图书馆的体系应该算是机遇和挑战。图书馆负责资源建设,这是现有语言大模型特别需要的。不同的知识领域跑出来的模型,就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做好资源建设和人机交互。这两块,一直算是我们图书馆积累和强项。相比数字图书馆,chatGPT等语言大模型把机器与人的距离,拉近到可以直接对接,这也是我们特别兴奋的地方!改变一些工作流程,也还是令人期待的。比如说馆藏资源检索,我们之前要结构化很多元数据。现在借助大模型,直接把文本给它,让她自己提取。在检索入口,用户直接提问即可。
图谋:对于大馆强馆或许有一定可为空间,对于大多数馆,可能还真的是束手无策。
图情后学:图书馆有能力承担重大资源建设的功能吗?刚才大致看了一下**大学图书馆的线上资源,自制或自有知识产权的内容比例并不太高。
白纸坊:以前的资源建设,需要相应的系统做支撑,现在有了ChatGPT,只需要给他找包含各种知识的文本,不需要格式化,建设难度小了很多。
图谋:受到诸多制约,这些年来,我自身观察与体验到的,总体来说是比较沮丧的。
Mars,Zhang:机遇大于风险,激动人心的技术。
图谋:以馆藏资源整合与揭示为例,早些年也有挺不错的宏观设计,甚至有系列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比如曾经有多个较大规模馆藏联合目录检索系统,近年,真的是’每况愈下’。当前,’孤岛’越来越多。
白纸坊:您对图书馆比较了解,落实起来应该困难重重。感觉大模型能解决数据孤岛。
图谋: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包括ChatGPT类似的探索,实际上已有多年(比如Y问科技宣称,2011年1月’国内第一个开源智能问答机器人FaqRobotV1.0正式上线’),’火起来’的时间并不长。ChatGPT确实有着无限潜力,但具体能走到哪一步,还需要’走着瞧’。
白纸坊:这一波主要还是transformer,一个是bert,另外一个是gpt。gpt是语言生成模型,就是给它一句话,它自己像人一样,说下面一句。我觉得图书馆以前在知识服务领域提出的一些问题,很多能通过当前技术去回答了。把这些包装好,就是非常好的知识服务了。
图情后学:这些工作是不是交给大型互联网公司或其投资的初创企业更合适,个体的图书馆只需要一个接口就行,比如像Z网一样。
图谋:对于’知识服务’的提法,本身是挺好的,当前似乎说的越来越少了,声音愈来愈弱了。
白纸坊:社会分工不一样吧,互联网找不到切入口它也不想去做,初创公司倒是有一些,allenAI就是一直致力于我们提到的这些。Z网感觉后面几年估计不大像走快了。
图情后学:要知道图书馆自己并不生产内容,无资金无技术无人才。
白纸坊:从我接触来看,(知识服务)企业需求很多。在社会分工中,图书馆就是站在资源中转,这个很重要。别的人来做,很难破处人的认知惯性。
图谋:当前敢于说自己提供了知识服务的图书馆,为数不多。得到用户认可并持续生存与发展,还是偏少了些。个人的观察,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几家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方面确实是有成绩的。
白纸坊:以前提供知识服务确实有难度,现在都能给人写论文了。未来可期。
图谋:换一种表述是能解决实际问题了。知识更加具象化了。
白纸坊:我们可以做一些尝试。很多领域都在测试chatGPT到底有多靠谱。
图谋:我自己的体会是有无限可能。还有一个体会是,图书馆如果能为企业提供知识服务并得到认可,这会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当前这样的图书馆还是为数不多的,期待未来可以多一些。
图谋:图谋整理圕人堂LibChat/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续)https://mp.weixin.qq.com/s/kMv6tltdaDY_F2BsRB-Zgg。图谋按:《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74164.html)发布之后,引发了进一步讨论,圕人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本文予以梳理,供参考。
麦子:关于‘大致看了一下**大学图书馆的线上资源,自制或自有知识产权的内容比例并不太高。’,这是极其正常的,而且是必须的。我观察到,除了极小的项目,否则自创资源就是烧大量纳税人的钱,最后不了了之。这了东西唯一收益的往往是申请这些钱的人,可以在业绩里大写一笔。
小雨:还可以用来评职称。
图情后学:确实正常,当时是想说明图书馆无内容无技术无人才储备,可能无法在chatgpt技术下的知识服务中担纲重要角色。
麦子:对于‘知识服务’的提法,本身是挺好的,当前似乎说的越来越少了,声音愈来愈弱了。’这东西大概是知识管理的延伸。大约14,5年前,UIUC弄了一笔钱和让美国图书馆的人在国内做报告,当时有些国内馆要求讲有关知识管理的话题,我们都不了解,但有年长的指点说这是60年代的东西,于是有人找了点那事的资料,现编现讲了,估计后来也没人继续这东西了。
麦子:这chatgpt在图书馆其实可以参照zotero等以前的应用在图书馆的情况。其余的我也不了解,我第一次听说是在财经新闻里说它的股票。福布斯杂志这段说了它的影响,有点意思:What’stheimpactofChatGPT?Asthetechnologywasjustreleasedafewweeksago,it’sdifficulttoestimatethetotalimpact.However,thereareclearimplicationsthatare,well,undeniable:Thewaypeoplesearchonlinewillbealtered.ThereareconcernsthatthisnewtechnologycouldhurtGoogleandleadtopeoplechanginghowtheysearchforcontentonline.Itwillbeeasierthanevertogeneratecontent.We’renottoofarfromreadingarticlesgeneratedthroughAIsoftwarelikethis.这东西会改变人们检索和阅读习惯!
小雨:以前的资源建设,需要相应的系统做支撑,现在有了ChatGPT,只需要给他找包含各种知识的文本,不需要格式化,建设难度小了很多。是比较激动人心的一个变革。但是得到推广一定是基于第三方或者产业界将大多数图书馆的工作流程简化到只需要买,还有接口这种傻瓜式操作方法。制约的点在于,技术迭代有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两个渠道,图书馆大部分的技术化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底部的馆人员薄弱甚至全部外包到只剩几个人了(这样说也许不合适)。所以要么大馆牵头公益性推广,要么产业界推动,让有钱的馆买就行了。东西是好东西,但是能不能用在行业领域,惠及更多人未知。
青年农民:如果要说到对图书馆有什么帮助,感觉需要先问图书馆需要什么帮助,遇到了什么问题。
图谋:TechWeb:宜月.让ChatGPT多飞一会儿.https://mp.weixin.qq.com/s/SYJ3qVf71spD-ZdOXJ8RdQ在AI技术界的大拿们看来,ChatGPT不是什么新鲜事。谷歌、Meta、DeepMind、国内的百度等公司都有推出类似技术水平的’聊天机器人’服务。每一项新技术进入人们的生活时,总是伴随着兴奋和质疑。那么就让ChatGPT们多飞一会儿!
青年农民:更好的资源组织方法,更全面的资源收集范围,更灵活有效的资源服务模式。
麦子:我觉得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东西长远看一定是要压垮图书馆这个骆驼的最后的几根根草中的一个。
青年农民:是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对图书馆来说,ChatGPT很可能是狼来了。目前搜索引擎就极大压缩了图书馆的生存空间,未来如果ChatGPT解决了通用人工智能,我们就只剩下在图书馆里做一些体力劳动了。
麦子:是啊,这是很现实的过程。元宇宙对图书馆就是瞎凑,这东西可是真的,不过大佬们给元宇宙忽悠住了,还没估计这chatgpt的厉害。
小雨:其实自下而上的变革才是真正属于行业变革……而自上而下是需要大馆承担研发和公益性推广的责任的。现实情况是,现在大部分馆,已经成了一个壳,万物皆可外包……只是看你负责的那个业务有没有产业内的公司能干。图书馆行业长期如此,最终或者是最初,存在的意义就是一点:知识权利均等化服务,将一些需要付费的资源通过集团购买服务到一些信息弱势的群体。
木木贝:人类变成机器人,机器人变成人类。人类正在走向机器化……而且不可逆转。我们越来越理智、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机械化,对周围一切都漠不关心,只关心自己。机器人是确在努力实现’感情化’,现在很多人工智能都在尝试利用大数据解读人类的大脑情感,它们在试图学会理解人类的感情,尝试去了解人类,甚至要取而代之。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在’去感情’化。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却要求机器努力实现’感情化’,总有一天:人早晚会变成机器,而把机器却正在变成人。而当机器人有了灵性,而人类彻底物化变成一件物品,机器人就开始统治人类,去行使上帝的权力。这可能是人类的终极危机。
麦子:就是这样。
青年农民:仅仅是购买服务的话,国资部门就够了。
小雨:从这个意义来讲,无论技术怎样变革,信息如何开放,图书馆都有存在的意义……他们管不了那么多,各行各业。其实现在大项的采购,国资已经受理了。
青年农民:嗯,我是说如果只是采购各种数据库的话。
小雨:数据库是大头。
白纸坊: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可以把这个嫁接到chatGPT,然后开展知识服务。
小雨:核心竞争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话题……
青年农民:其实就是采编阅藏中的采和阅。
白纸坊:哈哈哈哈
青年农民:当然,阅不够准确。
白纸坊:小雨师姐,我其实是对图书馆的现状不太了解。所以我应该是把图书馆理想化了。
小雨:我当时知道啦,多年不见,在这里遇到,缘分啊。青年农民:数据库是大头,才是问题啊。这其实就是采编工作。白纸坊:
青年农民:这套方案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
白纸坊:是的。
青年农民:换句话说,就是一套黑盒方案。根本不知道怎么组织的。从底层动摇了图书馆资源组织的理论。查全查准都无从谈起。当然,也许这套就是对的。
白纸坊:我倒是觉得,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所谓的为人找书,为书找人。
青年农民:不存在书这个概念了。书被知识化了,人们只需要直接问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回答。
白纸坊:知道了怎么组织确实从认知上更容易接受。
麦子:书只是组织知识的一种传统形式,但是不是知识。
白纸坊:ChatGPT刚好完美实现这个问答。从现有的测试来看,chatGPT对语料库,尤其是包含知识的语料库,特别依赖。这就是图书馆的机会。
青年农民:这涉及另一个问题,与其说是图书馆的机会,不如说是信息管理学院的机会。
白纸坊:ChatGPT还会继续发展,对正确的语料文本会一直依赖下去。
麦子:也是去图书馆的一个机会,可以出软件直接跳过图书馆。
白纸坊:计算机领域的人,不会去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需要我们图情人来解决。我们有用户和使用场景吧。
青年农民:这我同意,会有一批人参与进去。我觉得不用太悲观的原因是,如果按我们刚才讨论的程度。那不仅仅是图书馆的问题,一大堆行业都不存在了。通用人工智能确实会淘汰掉大部分职业,成熟的。
白纸坊:首当其冲的媒体行业。
痴猪:用户,使用场景,馆员参与纠偏。如果假期越来越多,很多人可能会慌。工作时间强度越来越低,也会不适应。记得小时候只有星期日一天假,后来改成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
白纸坊:我是感觉,其实每个事情要做好,需要很多的投入,我们平时经常被各种琐碎的工作牵绊住了,ai能解决我们很多工作,剩下的,我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到真正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这样就能产生很多漂亮的工作。
麦子: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但事实上,在没有琐事羁绊的情况下,首先可能发生的裁人。即使是内卷,也要人愿意让你卷。
痴猪: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很多消耗就是卷。
白纸坊:是的。痴猪:
白纸坊:我不太同意机器会取代人,机器人只能取代边际成本低的那部分工作。我们以后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创新性工作中来。
痴猪:以问题为导向,大众创新。卷,说实话,会损害身体健康,体会。
韩*:图书馆已经不是图书馆了。
诲人不倦:上述讨论很精彩,思考维度也丰富,触及到图书馆的真实问题了。
碧沚东楼:看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感觉我应该干不到退休了。对于我们采编人员来说,当下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于图书馆了。
南艺的吉云:有的,有赠书的存在就有意义。
图谋:图谋整理圕人堂LibChat/圕人堂话题:
图谋:试图进一步推动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话题,期待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让更多人更好地受益。梳理后续信息,意在’趁热打铁。当前,这么多人(具有一定水平,且涉及多个方面。当前参与讨论的,包括多种类型的图书馆从业人员,有国内也有国外,不仅如此,还有来自出版领域、IT领域的从业人员。)各抒己见,确实有不少属于真知灼见。
小雨:目前对公共馆来说,纸质文献还是很重要的吧?
韩*:ChatGPT横空出世,将会颠覆图书馆。
麦子:关于’我不太同意机器会取代人,机器人只能取代边际成本低的那部分工作。我们以后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创新性工作中来。’,可惜的的是,这不是你能够决定的东西,’这是谁给你图书馆运营经费谁决定的’,这个人会决定你的’创新性’工作是否能给他的钱带来核心效益。我觉得现在的图书馆的运作如果完全让物业(清洁和开关门)保安,几个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大约可以解决95%的工作量,余下的5%的问题就比较麻烦,但我觉得国内的图书馆可能这个比例更小。问题是,是不是有人会为这5%的事情花50%的钱(余下的是资源和IT的钱),相比机器人,物业可能要便宜得多。说了N遍,不差这一次:图书馆就是经济红利的边缘产品,有钱的时候,图书馆作为政绩是太好的东西,没了钱,没有这个东西,对社会的影响最少的。
韩*: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图书馆自身所做的努力不够,长期以来被信息技术牵着鼻子走。技术问题外包,底层服务外包,保安看门,保洁卫生,学生工守摊。哪里还有图书馆人?
麦子:是,这个我们也说了很多遍了,我文章也写过了。
小雨:去年调研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的时候,看他们图书馆史,40年代卫国战争时期,经济凋敝,图书馆的人都被抽调前线了,但是剩下的人还在继续维持图书馆的运行。
韩*:是啊,被替代是早晚的事。大约5年左右吧。不知道研究图书馆理论的前景是什么?
小雨:经济差的时候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大,但是经济恢复之后,图书馆也会恢复。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在战争过去后,很多年的精力都在收集战争期间的文献资料。这个是高度稀缺的。
韩*:赞同,如今已经快过去100年了,图书馆的模样今非昔比。
小雨:如果没有图书馆来做这样的事,那么过了一代人两代人,大家对战争发生过的事,遭受的苦难会越来越淡泊。因为没有原始资料作为支撑,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我们的红色文献也是这个道理。
韩*:这个还有档案馆存在。
小雨:基本理念,和社会责任这一块,应该是不变的。技术只是工具。所以我一直认为图书馆学是人文学科,它是以人文精神作为发展内核的。
哈哈哈:是的,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才是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可替代的东西。依赖技术而忽视人文本质上是一种偷懒的做法,当然这不是图书馆行业的问题。图书馆在这个位置是有可能承担这种改变现状的责任的。
韩*:当然,图书馆的职能也是要收集保存,只是时代和技术变了。这个观点我也同意,只是现实的图书馆不是按照人文学科来发展的。
小雨:收集的内容不一样。这个资料类型就很具体了,比如文件类是档案馆,但是相关的文学作品,相关的影视作品,是图书馆,档案馆不会要的。
小辉:关于’我不太同意机器会取代人,机器人只能取代边际成本低的那部分工作。我们以后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创新性工作中来。’,这说反了吧。AI最擅长的恰恰是创新性、创造性的工作,比如写一篇文章,创作一幅画,组织一段文字,写个评论、作文之类的。反而是蓝领工人的工作(快递、外卖之类的),一时半会儿取代不了。
小雨:而且资料的数量也不一样。尤其是影像作品。而且档案馆没有宣传的职能在,图书馆要负责宣传,传播的。所以二者的职责是不一样的
韩*:对的。那就又回到了纸质资源建设方面了,否则ChatGPT有能奈何图书馆什么呢?
小雨:图书馆人不要妄自菲薄。我一直觉得开放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反而更重要。关键是能不能做好。高质量pgc信息,和虚假信息,低质量ugc的差别。
韩*:不是妄自菲薄,看看如今的图书馆人,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职业工作是在做什么。
图情后学:很多职业的从业者都不太会去考虑社会价值之类务虚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纠结?
图漾:chatgpt只是个聊天机器人,这么热大概和门槛低好上手谁都能试用一下有关。gpt3推出的时候,内测要求比较高,就只在圈内比较热,也没看到这里讨论什么替代图书馆,我认为所谓ai替代图书馆还远没有达到上日程的阶段。
韩*:对,但是看看图书馆的现状和人员结构,就知道了。因为大众的基础阅读需要,大学新生的阅读与好奇的需要,图书馆在五至十年间肯定是被需要的,之后可能会分层瓦解冰消。
图漾:麦子’说了N遍,不差这一次,’图书馆就是经济红利的边缘产品,有钱的时候,图书馆作为政绩是太好的东西,没了钱,没有这个东西,对社会的影响最少的。’麦子这个摸钱论是来自美国的经验,国内并不是如此,起码占大头的人力费用根本就不计算在图书馆经费中,这些人是一定要养的,图书馆砍了人这部分钱也省不下,最后发现还是养在图书馆最好。
小雨:图漾老师的见解很有高度。
麦子:你这看法有道理,但前面的路是什么情况,我们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岁月静好的日子可能不多了。
小雨:公共馆系统不太面临这个问题吧?少儿馆挤爆了,周围的房价都能被图书馆带起来。而且文旅融合之后,已经成为地方的文化形象了。
韩*:对啊,图书馆现在很多都是好环境来吸引人,冬暖夏凉,环境优美,5年后就不好说了,恢宏的建筑,奇特的内装修,舒适的沙发,悦目的绿植……可是,图书馆人的灵慧,内涵体现呢?
碧海潮生:现在各地建设的书房严格来说是融合了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多样功能于一体,不是单一的图书馆体了。
小雨:是的。公共馆我觉得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了。哪个家长放心让他在开放的网络空间自由翱翔啊……小孩接触的资料要控制严格。图书馆是最好的地方,有专业的人去遴选文献,保证信息环境健康。人民群众对好坏标准的眼睛是雪亮的。
青年农民:关于碧沚东楼‘对于我们采编人员来说,当下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于图书馆了。’,我觉得恰恰相反。只有纸质文献才叫采编么?数字资源有采编,缩微文献,古籍善本,音像胶片都一样有采编。采包括了图书馆所有的资源建设工作,编包括了图书馆所有的资源组织工作。对于采,最难的是对资源的评价;对于编当下最难的是组织方法的进化。chatGPT不过是提出了一个新的组织方法,当然这种组织方法让我们看到了整个知识组织理论被推翻的可能性。
痴猪:希望体验资源也可以进入采编,有体验功能传承功能的资源,感觉凡事可以上线上的,图书馆都没必要花大力气做,比如各种汇集的数据库资源,只需要会买。
奎林说:图漾‘chatgpt只是个聊天机器人,这么热大概和门槛低好上手谁都能试用一下有关。……我认为所谓ai替代图书馆还远没有达到上日程的阶段。’,是,并且,过不了多久就不热了,立帖为证。
青年农民:最开始AlphaGo出来的时候,我也是这个观点。深度神经网络基于图解决了一个围棋的人工智能问题已经很伟大了,但依然只是能对图像或特征值算法的一个巧妙应用。带来图像识别处理的巨大进步也就到头了。结果过了几年他们又推出了AlphaFold,把应用范围推广到了对蛋白质预测领域。这次的ChatGPT重要的地方是,他并没有限制聊天的范围。这已经不是原来我们认识的所谓人工智能了。即使很原始也揭示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也许这次人工智能,不会像以往那样只是火几年了。我是认为图书馆对期刊数据库这种基础业务,应该追求自建的。当然,这不是一个两个图书馆可以做到的。
痴猪:这次的ChatGPT重要的地方是,他并没有限制聊天的范围。这已经不是原来我们认识的所谓人工智能了。,可以给出一段计算机程序作为回答,哪个馆员可以做到如此的知识服务?专业馆员即使能做,也不可能提供服务,因为会覆盖不全,就会导致不公平,制造不公平,个人觉得,只要人提供的服务不能覆盖大多数的,就会制造不公平,图书馆就不应该提供这种服务,比如课题跟踪,就有老师提出过,我也拿国家课题,为什么不为我服务?
图图人:痴猪‘用不用心购买资源,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质检部门用不用心做质检’,购买资源这事真得讲职业素质或良心
痴猪:都讲素质良心,还要管理规则什么的干啥?没有约束,几乎没有好人。
青年农民:我和这位老师观点一样,为啥不为他服务?覆盖不全,采编的工作才有意义。不断追求完整的过程就是价值体现的过程。
痴猪:市场也是这样,社会发展需要快递员了,很多人都进来了,难道还非要做邮递员不成?同等约束条件下,有些人似乎做着有素质有良心的事,那是因为他看见的约束或者说因果别人没看见,也不是说看见了就一定比看不见的更有福气。感觉每个人的想法都差不多,经历体验接收信息的差异决定每个人思想行为不同。
麦子:韩*‘不是妄自菲薄,看看如今的图书馆人,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职业工作是在做什么。’,
知道:养家糊口。
图漾:说实话,很难想象搞科研的需要图书馆员做课题跟踪。
图漾:采访是很专业的工作。国资处买数据库的言论出自外人还好理解,出自图书馆人真令人无语。知道采访是什么意思的,我猜这里不到一半人,反正我作为非图书馆专业出身,是入行好几年才知道的。
图情后学:好像是这样,抖音、b站、youtub论文写作工具和经验的分享,本专业博主分析的深度不是图书馆员能达到的。
雨后彩虹:关于‘说实话,很难想象搞科研的需要图书馆员做课题跟踪。’,主要是做研究的老师懒。然后图书馆员们帮忙。
青年农民:不能让国资采购数据库,无非是涉及对数据库使用情况的评估。这里有两个问题。1,使用情况的评估本身和政府采购要求的差距也不大。2,现在数据库商也没打算让图书馆获得太多的可供分析的使用指标。这才有了图书馆人去研发HTTP代理这样的工具,去想办法抓取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分析。这种研发本身也有隐患,数据库商可以上SSL/TSL加密规避。
图漾:评估只是一个环节而已。
青年农民:合同谈判,使用范围约定这些,和政采差别就不大了。我的意思是,对业务技能的要求不高。只有评估是个业务上的事情。
图穷:图漾‘知道采访是什么意思的,我猜这里不到一半人,反正我作为非图书馆专业出身,是入行好几年才知道的。’,十年前,我报考市属事业单位的时候,大多数岗位专业不符,只有图书馆和安全生产监管中心招所学专业,可惜安监中心需要省级期刊上发表1篇安监主题论文(疑似萝卜),后来就报了图书馆,没想到笔试与一个应届生并列第一,作为在社保系统混了两年的老油条,就去百度一下所报考的图书馆,在图书馆网站上看了一下内部设置,唯一较难理解的就是‘采编部’介绍说‘图书采访’,入职三个月我就知道‘采访’不是新闻采访,因为老馆长让我等新人部门轮岗再定岗。再加上赶上当年的江苏省公共图书馆业务竞赛、馆里让老同事给我们参赛者辅导,辅导班搞了一个月,每周三上午在会议室听课半天。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之原文刊载[EB/OL].(2023-02-03)[2024-06-3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900.

[2]白纸坊,图谋,小雨,等.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之原文刊载[DB/OL].圕人堂周讯,2023(456):14.

[3]白纸坊,图谋,小雨,等.圕人堂话题: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之原文刊载[DB/OL].(2023-02-03)[2024-06-3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