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今天去这个小房间发现许多经典书籍被堆在这,不知道怎么救它们。麦子:@金铃子 理性专业的做法是直接扔掉。非理性但专业的做法是编目后上架。当然,实际会发生的是闭而不见,让时间来解决问题。我建议用第三种办法解决。金铃子:@麦子 是从书架上撤下来的,可以检索到。是啊,也很可惜,我今天去找书没找到,在这看到。很多书比架上的书有价值。biochem:为解决书库涨架问题,图书馆社科书库大倒架 https://www.wahvc.edu.cn/twxxzx/info/1024/1073.htm。麦子:能检索到但这一堆乱麻,和不能检索到和没有这些书是一回事。金铃子:毕竟是经典,不知道其他馆怎么剔旧的。是管理员认为涨架了就撤下来堆这。没有人过问过,5年堆满一屋。麦子:@金铃子 如果没人索取借阅,这些书就是垃圾。道无言:可以检索到,但找书找不到,如果经常发生,会不会有人投诉。金铃子:诸子的书都这么乱放。麦子:我们每本书如果在系统里有,就都能马上给你,这就是上面我说的精细专业的实际例子。这话多说真没有意思。金铃子:@麦子 有,只是没有谁知道书到哪了?一天一位老教授8点来找书就没有找到。检索到在架。所以我看到这个感觉图书馆真的可以不要了。道无言:专业性就这样一点点失去。麦子:@金铃子 这就是图书馆起码要做事情,当然,大家都要做新和。金铃子:@麦子 正是这样的。那么多经典埋没无人问津。麦子:@金铃子 把小孩和洗澡水一起倒了,多省事。金铃子:嗯,我曾告诉过这个分馆领导这些书是不是可以整理一下,哪些剔哪些留。但他只认可书架留空余点,好看整齐点就可以啦。至于谁找不到书,书被乱堆都无所谓。今天我感觉到自己不适合在这个馆呆,因为没有谁像我一样在叹息这些东西。这些书真正就是些无用的废纸。还比不过一盆绿植装门面重要。麦子:@金铃子 真是这样,所以不要太在意。另外,我们好比是做医生的,我们只要做自己该做的,也不害人,但治疗的病人死了,我们没必要每死一个哭一个。金铃子:这个馆领导还是以抓阅读推广为特色的,最近还拿到优秀阅读推广指导老师,可他自己是不咋看书。道无言:别太较真。麦子:@道无言 是。金铃子:嗯。我肯定是当真。只是可惜这些书籍啦。麦子:否则,于事无补之外,对自己身体也不好,每天看到这些烦心的事。biochem:国有资产,又不能直接当垃圾卖掉。金铃子:对的。biochem:拿回家,摆到自己的书架上。金铃子:我正在找自己喜欢的收藏。刚刚一踩就是苏轼。一捡就是蔡元培。都是很经典的。@道无言 对,没有谁还可惜经典不能扔。道无言:处理时通知一声。金铃子:这就是真正的图书馆发展走向。图书馆不是为书籍而存在的。麦子:我有时想,现在社会发达,用不了多少人力,但这么多张嘴要吃饭,如果每人直接发钱而不去消耗这些人的心身,社会会有很多问题。图书馆工作是最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消耗很多人,让这些人觉得自己生活有意义,同时又养活了一大批人。至于图书馆的其他功能对社会是否有用,真的无所谓。没有图书馆,人要读书的还是会读,不读的还是不读。所以,我热爱图书馆其实是图书馆更眷顾我而已。道无言:经典会换种方式流传下去大多数人没见过几百年前的图书原件,更不谈千年前的,几百年后,又有谁会见到现在的书呢?至简:@中原劲草 群主图谋老师说找‘榜样’,这就是榜样馆员吧。biochem:榜样多了,以前也讨论过。biochem:群主也发过很多。biochem:‘相当一些老教授借书既多又不能按期归还。可谁也不敢找他们催还,其中又有一些书是别的读者也要借的,常遭拒绝。’。徐徐清风:@biochem 学生毕业离校时,必须要到图书馆办理手续,确保没有欠书;但教职工退休或离职、调走时,并不需要来图书馆还清图书,这种制度上的漏洞造成很多图书流失严重。叮咚:@徐徐清风 退休的,过几年,等他们老去,或者子女整理遗物的时候,又把图书馆的书‘捐赠’给图书馆了。我遇到过好几次了。中原劲草:@叮咚 关键是那些老师的子女还不一定捐给原来借出的馆,而是捐给了第三或者第四家馆,前几年就碰到过。结果不能入藏,上面盖着别的兄弟单位的公章,说还给捐赠者让他们原路返回,结果这些后代们怕麻烦,说是当年老人家退休时已经交过罚款了,不要了,你们随便处理吧。biochem:捐啥书啊,直接当废品卖。徽子:@金铃子 进密集库吧。我们也是一样,很多好书被下架了。不过不全是管理员的行为,馆里会出政策,哪些书要下架,哪些书不能下架。至少每种书要在架子上有一个复本。金铃子:@徽子 不是密集库,就是一个空房间成了剔旧书堆集地。目前没有领导管,是流通老师个人行为。吕品1988:@麦子 剔旧,和采编一样,都没有标准章法。可以看看某旧书网站,有不少价值不菲的文献档案,来源不少是公藏。很多是不可说。周末去旧书店见到一批中学图书馆的旧书。现在不少是剔旧有价值的,采购编目一堆废纸。吕品1988:‘阅读’推广形式,内涵应该多样化。纸质书内容形式和图书馆收藏文献资料的局限性。就拿拳击来说,是拿本书看文字描述来学,还是看视频,请教练,练习来学,拳击的书也不少是图,分解图,视频比单纯文字好。学语言,是看纸上的字学,还是听录音视频学?先明确‘阅读’的局限性,再进行‘阅读推广’。@图谋 弱势群体这点可以。比如视障读者。向一些不阅读,阅读需求不大的人推广阅读,有时候也是自我感动。天天:再往上进行下学术提炼啊,哥们。为书找人,为人找书。就是让资源流动起来啊。阅读推广的本质就是促进资源流动。所以只要是促进资源流动的阅读推广,去干就行了,准没错。麦子:@吕品1988 我理解,但你说的极其正常。我们以前把大量的剔旧书籍在旧书市场上卖,最多的可以卖上千美元。但后来审计下来发现这买卖实际是亏钱的,后来就不做直接扔了。做图书馆这样一定要了解:图书的使用价值和文物价值是两回事。我们是图书馆,不是旧书摊。另外这不是个人收藏。我们剔旧是有一套很详细的以15年为单位的章程,等于像大桥刷漆一样,刷了一遍完了以后,从头开始。这是其实就是十分繁琐。吕品1988:@麦子 如果是这样正常挺好。你到基层来看看就不会持这样的观点了。采购只管册数,不管质量,图书馆新书一堆,没人去看,旧书店却有人去。旧,不是近两年印的出版的就可以算旧。不管采购,还是剔旧,使用价值,文物价值都不管。古籍也有剔旧出来的。弯曲的直线:@吕品1988 对工作的态度,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又来自何处?为什么有这样的价值观?仔细想下去,很多事真的不能责怪咱们这些普通人,当然,愿意当圣人的除外。麦子:@吕品1988 我理解,我就是想说,剔旧本身没问题,这是图书馆作业的一个部分,我们把图书馆书看成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一个过程,是有生死的。问题是:怎么做?国内每个馆是把自己当成世界上最后一个图书馆,另外每本书是神圣的,这是根本不可能持续的,结果只能是无限地扩张图书馆的馆舍,要么就是把书一股脑撤下,杂乱无章地堆在一个地方。这事无解,一般越是没钱没见识的人,越是觉得自己最有钱最聪明。弯曲的直线:上面如果智商高一点,反应迅速一点,关于纸质书的生均多少册早就应该调整了。如果不尽快调整就是巨大的浪费,浪费纳税人的钱,属于虾球整。麦子:@弯曲的直线 我倒不怀疑上面的智商,就是要改太麻烦,而且牵涉很多利益,而对自己半点好处都没有,万一牵涉其他问题,自己位子都会有问题,所以,安于现状最好最合理。我说的这些,涉及的都是很麻烦很需要协调,而且是很多年的布局,起码20年以上,自己单干也不行,有能力和权力做的人就想安全退休,这事傻子才会去做。biochem:留给后人做吧。麦子:@biochem 是,到时图书馆变成学习中心,问题自然解决了。吕品1988:是啊,文献资源建设是整体持续的。剔旧应该在文献进馆,流通过程中就应该开始,等到放不下才开始剔旧,只能一堆一堆的处理。不过这活多累啊,没多少人愿意干。biochem:涨架、倒架。费钱,累人。苏州千成:我馆流通架上书放不下时流通部门人员下架,将下架书条形码扫描出来给文献建设部修改馆藏地。之后将这些书放到密集书库(可借还的三线书库)。办学水平评估中,馆藏图书量是重要指标,我馆在不断增量中,没到剔旧期。麦子:@吕品1988 很累的事,而且是永远不停的。@苏州千成 这就是把书送到远处书库,不是剔旧,不过也是很好的做法。徐徐清风:剔旧是完全将图书踢出馆外,开除‘馆藉’的意思吧?玉师-典典:也不全是吧,从流通书库进入密集书库也是剔旧吧。hanna:@徐徐清风 是,注销了。玉师-典典:对于我们这种小馆来说,不存在开出‘馆籍’的事情,因为馆藏量的要求一直在那里。剔旧只是从流通书库到密集数据。hanna:@玉师-典典 这个就是典藏,换个地方放。biochem:安徽工程大学图书馆图书剔旧细则 https://lib.ahpu.edu.cn/2024/0418/c9754a216667/page.psp
图书剔旧工作是图书馆藏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优化藏书结构,增强藏书活力,提高图书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剔旧就是定期对图书馆馆藏图书进行清理,主要包括对内容过时、破损、复本过多等图书进行清理,保证整个馆藏文献的时效性、新颖性,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一、馆藏图书中符合下列情况者经认定后可考虑剔旧1、常年滞架不流通的图书;2、已失去科研价值、水平较低的图书;3、内容与本馆馆藏原则不符的书,如中小学读物等;4、利用率低的科技类旧图书留在架上保留1~2册(卷、套),多余的可剔旧;科技书有新版本的,过旧版本除留1~2册外,其余的剔旧;5、与教学大纲不符的过时教材、参考书等,除留1~2册外,其余的剔旧;6、复本过多的图书及各类过时考试用书视流通情况保留一定数量后,其余的剔旧;7、破损严重无法修补的图书剔旧;8、文学类旧书,视流通情况而定。
二、藏书剔旧工作由流通部牵头,其他部门专业人员参与,共同组成剔旧小组,严把剔旧质量关。
三、剔旧图书及时建立登记清单、完善典藏手续后一律入藏密集书库,按要求分类上架。
四、剔旧工作一般每年一次,通常安排在暑假时进行。苏州千成:@玉师-典典 对的!馆藏信息仍在,仍可借仅麻烦了些。ren:常年滞架不流通的图书;这个通过什么来判断?系统借阅数据吗?。苏州千成:@玉师-典典 用‘移库’表述更好!踢旧与踢除是两个概念。徐徐清风:现在大部分图书馆都不允许做完全剔旧(注销)的事情了,因为图书是国有资产,而且寿命超长,没有报废年限,只有在丢失或损毁不能使用的情况下才能注销。麦子:@玉师-典典 不是。剔旧就是本馆不在实际拥有这本书。玉师-典典:@biochem 依照该文的表述,图书从流通书库进入密集书库也归于‘剔旧’的概念范围。骑鹿踏雪:滥用概念。徐徐清风:看来对‘剔旧’的概念理解不完全一样。国内的‘剔旧"大多数是将图书注销、移库、踢出馆外混在一起统称。图谋:剔旧又称‘剔除’。图书馆定期地将一些陈旧过时,利用率低的书刊资料注销清除出馆或交换、或拍卖、或消毁、或入储存图书馆。知识来源: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袁世全主编;李修松,萧钧,祁述裕等副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第423页。叮咚:有的‘剔旧’动作,其实叫‘复选’可能更恰当一些。徽子:@吕品1988 还好吧,我喜欢一本一本的过书。徽子:@二木 每天都检吧,就肉眼看几排,都能发现不少问题。吕品1988:@徽子 小馆往往不只一个问题,很多问题交织在一起,去缓解,解决都很难,而且有时候只能听安排。徽子:慢慢来吧,因为多复本多卷书的存在,问题往往不是孤立的,深入接触往往连带解决一大串,我享受这个过程。麦子:有群友私信,我把回答贴在这里。剔旧是一个很复杂的资源保障系统中的很小一部分,总的原则是剔书不除内容,所以后面有馆际互借和远程书库作为支持。但光说剔旧,我们其实就一个程序表:15年没用过的书就要剔掉,索书号按年份排列,每年做一部分。
美国的医学书的剔旧很认真,因为旧的书被新的医学手段和认知所代替,留下的,会害人。但最简单的,其实就是如果15年没用的(这是极限了,我知道很多学校是10),就剔掉,像强制报废车一样。我实在没法多说,因为实在不是几句话能说清,不过资源管理的东西我的文章里是写了不少,可以去看看。天天:过去的前一二十年谈剔旧还应景。现在谈剔旧已经不是很需要了。因为购书经费配套。麦子:如果有剔旧的需要,另外可以过国有资产这关,我觉得最简单快捷的办法是剔出所有复本。我们现在是没有任何复本的。苏州千成:这剔旧不可取呀。麦子:我觉得国内基本没有什么剔旧外在条件,反正书放不下,正好有盖新馆的理由。另外所有的考核指标都指向不要剔旧,另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剔旧要做对了,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做后盾,这些东西,国内根本不具备。比如,加州大学的剔旧基础其实就是两个远程书库,约1500万种书,没复本,而且我们可以在3天内拿到其中任何书。这个计划是七十年代开始规划的,82年第一期建成已经反复扩建,做了很多期。这样就给各馆创造了剔旧的基本条件。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经典书籍的收藏、利用和剔旧[EB/OL].(2024-12-20)[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328.
[2]麦子,金铃子,biochem,等.经典书籍的收藏、利用和剔旧[DB/OL].圕人堂周讯,2024(554):35.
[3]麦子,金铃子,biochem,等.经典书籍的收藏、利用和剔旧[DB/OL].(2024-12-20)[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