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做个小调查,麻烦各位有时间时投一下票,谢谢!我认为图书馆的每项工作都有专业性、都很重要。只是如果一定要比较一下,请问各位同仁,您觉得,采访编目和阅读推广工作哪个更符合图书馆的骨干去做呢?谢谢大家。韩红:当然是采访编目啦,阅读推广也重要,但是角度不一样。如果是高校图书馆则采访编目,如果是公共馆则阅读推广。如果论职称,则是图书馆学专业岗。职称最高的,起码是高级职称了,那就该是管理业务岗。雨过天晴:举例说明,如果有个人作为一个馆唯一的正高馆员,在她不愿意的情况下,馆里安排她到采编部,理由是采编部比阅读推广部更符合她的专业身份,大家觉得这个说法有没有问题呢?请把自己代入这个情境参与投票,谢谢大家!韩红:这个唯一的最高级职称应该当馆长,而不是被安排,还要强行安排。图慕:@韩红 哈哈,那不一定,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是有区别的。理想状态下,看他上职称用的什么方向的业绩和成果,以此来看到什么岗位更合适。现实状态下,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安排到馆里认为(事实也是)重要的专技岗位,也没问题。他应该有能力胜任,也应该服从工作安排。雨过天晴:这个人有十年的阅读推广工作经验,而采访编目工作经验不到一年。图慕:@雨过天晴 这就牵涉人的惰性了,他开始做阅推不也新手吗?雨过天晴:@图慕 前提是这个人自己愿不愿意吧,愿意的事情当然可以从头学。图慕:再说一句,您就当我抬个杠哈,工作中也不能谁愿意做啥就做啥吧?小猫咪咪:说实话,我觉得这俩岗位,哪个岗位都没有特别难胜任,如果从更适合的角度考虑,阅读推广需要更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老图书*:就岗位而言,编目岗位图书馆属性更强一些。但以我的认识,要想做到真正的有技术含量,不是目前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比如采访编目,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采访准确度和实效性,如何结合读者需求提升编目质量,以及分析读者数据提升采访的有效性,我觉得现在的采访编目太肤浅了,目前外包人员做编目的平均学历只有初中。你们试想想,现在馆内提拔副馆长,哪个部主任多一些。骑鹿踏雪:采编岗,高级职称还真好用,征询采访书目啊,了解学科需求等,级别不够人家还真不理你。徽子:说实话,我觉得这俩岗位,哪个岗位都没有特别难胜任,如果从更适合的角度考虑,采访编目需要更多安静的力量和不求利益的情怀。biochem:馆长安排你做啥就做啥。服从安排。我们上课也是一样,有些课程任何人都没上过,而且根本就没有学过。雨过天晴:@骑鹿踏雪 真的吗?可我们采编部主任只是中级职称,也干了二十年了。中原劲草:转益多师是汝师,图书馆的岗位在不同的岗位上历练和熟悉一下会更有助于拓展工作的面。图书馆工作就如同盖房子,采编是传统打地基的,最终的显示度不高;流通服务更像是一面面墙,不管你用与不用它都立在那里;阅读推广更像是一个销售员,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去分销,但分销的东西还主要是房间里的;技术支撑在当下环境下是最大的显眼包,让一般的读者是目眩神迷,参考咨询很多都在技术的加持下找不着自己了,除了那颗公章还能偶尔证明一下自己。所以,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妨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真正追求的是啥吧!是内心的平静和镇定,还是要高显示度啥外在的?新艺小马:个人意愿是很重要的,同时也确实要看看馆里工作的实际需要。如果采编本来就不缺人,可以申请继续做阅读推广,如果采编确实需要一个正高职称,服从调剂也是应该的。岗位的合理性,是要兼顾个人和集体两个部分的。图慕:@雨过天晴 您是个很纯净的人,但是就算结果符合您的预期,也只能用来说服您自己,领导不会听我们大家投票结果的。现实是您需要的是沟通或者另辟蹊径的说服领导。弯曲的直线:从工作的重要性来说,采编工作肯定要比阅读推广重要,特别是采访工作,决定着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大家别忘了,'一个好的采访馆员,顶大半个图书馆',馆藏质量的高低对阅读推广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并且采访和阅读推广之间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有互动才是正常的。至于因为个人兴趣和意愿,不想去采编部的话,可以和馆长沟通,但或许馆长觉得采编更重要,并看重你的责任心等方面能力,所以才决定让你去(如果他是从工作的角度这样想的话)。如果属于非工作的角度安排......广东小肥羊:阅读推广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好像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吧。弯曲的直线:我觉得高校馆的阅读推广不是让读者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以及揭示资源的问题,主要目的和方向应该是增加图书馆的粘性,高粘值的图书馆才是有生命力的图书馆。我认为采编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要强于阅读推广,阅读推广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如何可以从读书月的到馆率和借阅率推断出来。雨过天晴:@半夏 请教一下,从新华书店新进的图书都是外包的,人家编目、加工、送库、上架、排架都是一条龙服务,如果没有书库的同志发现问题拿来要求修改,编目人员怎么做事情改进工作质量呢?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书都是外包做的。骑鹿踏雪:抽查数据,核验书标,检查条码和磁条。图慕:我们的编目数据编目员是要拿着实体书一种一种审核一遍的,然后才典藏到各室。那你们采编七个人,采访就做一周,其他时间干什么?小图图:我们也是新华书店送书上门,但是编目老师要拆包实体书一种一种核对,看外加工和编目数据对不对,再入库,然后移交流通老师上架,没有全部外包的,这些验收都要老师签字的,以后审计会查的。而且签字的材料是财务报账也会附上的,还有开图书验收会。半夏:@雨过天晴 采编除了编还有采的工作。我们是高校馆,需要深入了解各专业的教学、研究方向,有目标的采各类资源,书、刊、库,分析各类指标,做好资源建设的规划与发展,还要建设自己的特色馆藏。图漾:以我在图书馆的经验来看,想调岗什么理由都可能成功,比如身体不好,照顾父母、照顾老公、照顾孩子…甚至无理取闹也能成,就是没见过干工作这个理由的,因为工作是领导的领地,当然领导说了算。雨天老师要是真想办成,不如从身体健康上做文章。雨过天晴:@图漾 最开始说过身体健康这个理由,知道这样说大家都体面,结果领导说,身体不好回家休息,实在不行就办个病退。这不就让我很无语,只能赤膊上阵了嘛!最无语的是,还以采访编目比阅读推广专业为理由,说阅读推广和采访编目比起来就不能算专业工作,这让一个热爱并擅长阅读推广工作的老同志情何以堪啊!惠涓澈: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不必意见不同、认知不同而影响选择,可以争取,可以服从,看自己意愿和环境博弈。理想和现实难免冲突,话题的讨论,可以进一步观照平衡,要做事,总有出口。我的阅读推广从起始基本上就是热情、兴趣和使命,不是馆里的安排,但离不开馆里的支持。完成日常本职中西文编目之外,馆里安排我带团队不定期做电子刊、还完成了环境文化墙建设的文字稿。做起来有时挺熬人,完成后挺舒坦。碧沚东楼:采编同样也是有阅读推广的,采编的阅读推广不是像活动部门活动式的,它的阅读推广是润物细无声的,着眼于读者荐购、书单推荐、新书告知、阅读市集、典藏分配,着眼于精细化,针对性比较强。阅读推广也是需要菜的,如果文献资源体系做不好,活动部门再怎么推广,读者一看馆里啥都没有,也是白搭。
因此不要人为割裂两者关系。同时也要配合好阅推部门的工作,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馆员存在为了活动而活动、政绩式活动的问题,但还是有很多老师一定是读书采活动,那么采编部门应该也要和活动部门多沟通,为活动馆员提供文献资源,提前为讲座展览提供书单支持和图书资源储备。比如4月是图书馆的阅推大月,我们采编部门就为少儿馆提供了某大型的活动书目编制、为阅推部门请来的王蒙、林小英、文珍等老师的著作提供采购,王蒙书平时借阅量也就一般,来了一定会有一波,要提前准备,林小英的书我们是全国第一个通过馆配商给社里订书的公共馆,这次来估计也要准备。hanna:@碧沚东楼 我们领导之前也让采编出阅推书目,说谁买书谁负责,但他们出不出来,只能我上,实际上我就是做的采阅一体化。阅读推广就像教师上课做课题可以个人成果显性化,而采访编目完全就是无名英雄,是为长远大计贡献力量,又辛苦又显不出自己。要说奉献,当属采编。正高职称理应将闪亮登场的机会让给年轻人,在幕后做无名英雄把控馆藏结构和数据质量,对图书馆、个人、他人三者都更有意义,也回归到图书馆应有的本义。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采访编目与阅读推广岗位谁更重要和专业?岗位安排与个人意愿冲突如何协调?[EB/OL].(2025-04-04)[2025-04-09].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657.
[2]雨过天晴,图慕,弯曲的直线,等.采访编目与阅读推广岗位谁更重要和专业?岗位安排与个人意愿冲突如何协调?[DB/OL].圕人堂周讯,2025(569):10.
[3]雨过天晴,图慕,弯曲的直线,等.采访编目与阅读推广岗位谁更重要和专业?岗位安排与个人意愿冲突如何协调?[DB/OL].(2025-04-04)[2025-04-09].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