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漾:核心业务外包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即使在某个阶段被迫成为选项,也终将被淘汰,就像双轨制。举个例子,社会上有没有许多灭火公司,外包消防队的业务?河图:自己的业务不干,花钱再包人家的,这工作不就是闲的,有点事干就觉得慢了不行,直接买服务。陈墨不语:我们就是这样没有外包和合同工的,工作都是自己做。羊倌:外包也分很多种,有的外包公司至少是熟悉这个行业的,有的干脆和保安保洁一起外包给物业公司了。cpulib2009:本身图书馆就在大环境下走下坡路,外包也不是加速图书馆衰败的主要原因。图漾:@羊倌 通用业务外包没有问题,这是外包的优势。社会上有专门的保安保洁公司,干起来比你专业,不给图书馆干还有别的活。如果图书馆核心业务外包,就意味着承接者是专门吃图书馆饭的,是专门的图书馆公司。图书馆这个东西能不能公司化,这个话题早有定论了。羊倌:我明白这个意思,但事实上,有的馆除了领导岗位,统统打包外包给物业了。麦子:@cpulib2009 是啊,就看能挣扎多久而已。km:外包还是由体制决定的,这么大的图书馆,这么多的工作人员,图书馆是事业单位,正式员工的编制能有几个?公共馆和学术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现在技术设备越来越多,其实也搞不明白公共馆哪些工作须要外包。boner:很多公共馆开始整体外包。碧沚东楼:有些是采编外借特藏等涉及文献业务外包,有些是阅推外包,有些是除了馆长都外包。然后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员这个岗位就没有了。整体外包中可能还涉及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古籍特藏、地方文献、文献采访、城乡流通、参考咨询。因此外包后图书馆的借阅和阅推会成为两个主要业务甚至只剩下这两个业务。皖西学*:外包一般招标价钱低,哪里会有特别的专业化。徐徐清风:有些图书馆宣传策划,阅读推广也是外包的。图漾:网络外包没有问题,因为人家公司还会接其他单位的网络业务。而图书馆核心业务外包,意味着这个公司除了图书馆领域没有任何竞争力,假如图书馆可以给公司,直接商业化好了,何必再倒一道手呢。徐徐清风:外包这个话题不值得过几个月就翻出来讨论了。各行各业现在能外包的都外包了,并不是专门针对图书馆,实践说明,这种方式好处多,效率高。灵儿:@徐徐清风 讨论还是必要的,图书馆向何处去?天天:@陈墨不语 辩证的看。一方面提倡均等,另一方面又讲门槛、专业化、职业化。他们真的是矛盾的吗?职业要有门槛,服务要均等化。李运奎:业务外包,图书馆从业者被边缘化,外包公司的业务水平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长远看不利于图书馆自身发展。灵儿:外包是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羊倌:怎么能在外包了之后还能尽可能做的好一些,而不是外包了之后,就丢掉一部分标准,或者减配。清风徐徐:像一些知名企业,比如服装,可能就守着自己金字招牌知识产权获利,一些核心业务都是代工厂在做了,贴标。zhj:外包入行的也是新图书馆人了,不过专业背景不强而已,会做事情,可能对问题背后的知识原理知之甚少,但不影响干活。领导才不管谁搞研究呢,他们就是需要这么多人干活,而且干好了不出错就行了。清风徐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稳定持续的政府拔款+社会认可的图书馆的职能品牌。有这两样东西在,图书馆就会发展得好,有前途,什么馆员、馆领导,其实也是自己觉得自己过于重要吧。品:能有一套图书馆外包管理考核标准体系最好。现在高质量的图书馆外包服务不多。刘方方: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人才,只不过这是管理运营问题,是发动机内核问题。拨款和职能是另一个层面,是制度问题,是文化意识问题。虽然二者纠结缠绕,但是必须分开来讲和研究。图书馆是社会制度设计和安排,这个东西民主社会要在法律层面明确,图书馆的职能要用法律体系来保障,除此以外,别无他法。政府购买服务是制度设计层面的东西。图书馆作为实现政府公共职能的设施,购买服务理所当然。我们图书馆人要去研究和实践怎么更好的更快的购买到自己需要的服务,怎么在购买过程中融入图书馆的专业体现专业化。图书馆不能脱离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时代大背景去谈发展。图漾:政府购买服务是购买社会化的服务,不能把自己的核心功能购买了:行政审批,外包;外交,交给公司;经济政策,打包给物业。hanna:我们连采访都外包了,现在是书商采,是不是很荒谬?Follaw:图书馆的经费是财政资金,图书馆都是预算单位。所以图书馆所有的经费使用都要(现在是部分)通过政府采购这一财政管理手段。所以你们说的外包只是结果,实际上,采购的前提是预算和需求,比如图书馆的图书采购,需要什么和怎么量化需求,怎么描述需求……这些体现我们图书馆专业性的事情,没什么人做。我们自己不去专业的描述需求,都把他交给别人,自然我们就失去专业性。
别怪政府采购招标不好,是我们自己没搞懂,政府采购是法定。大概率我们是不知道什么是政府采购的,怎么去评价它靠谱不靠谱?如果说它不靠谱,那就要就研究怎么让它靠谱,因为它是法定的。因为是法定的,所以我们实现专业化发展都要依靠它,通过它把图书馆的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促成专业化,想绕开它,行不通。habsburg:政府部门的行为依据是上级文件,若没有上级文件,则一般通过技术专家开会讨论决策。也就是说,政府的行为,包括采购,都是群体意志(媒介是文件)的产物。Follaw:政府部门的每一项工作必须找到法律法规依据。你在政府部门工作更应该知道的。我们去看看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内容,每一条都要有依据的。这是改革的要求,好多年了。依据上级文件,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哦。虽然上级文件也属于大范畴的法律法规范畴。habsburg:不是法律文件,是上级文件,法律文件不存在 '应采购xxx' 这样的描述。招标的依据不是法律,是指导思想和规划。法律怎么可能指导业务单位的经济行为?Follaw:局限在图书馆谈图书馆的发展,会让图书馆走向深渊,万劫不复。我给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给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下了个可以说是结论的性描述:高职院校图书馆绝大部分是指标性的存在。这个指标一个是教育部办学条件指标,也就是图书生均合格标准和年进书标准。一个指标是新校区建设,图书馆作为一个必备条件。陈墨不语:偏激了吧?社会永远需要图书馆,不是因为指标需要,是因为社会发展需要。KM:@Follaw 往往在建新馆的时候,是考验图书馆领导希望把本馆带到哪里去的关键时候。Follaw:建新馆,不是图书馆领导可以左右的。这个有时候我们馆员期望过高了。我建新馆的时候,虽然学校书记给了上方宝剑,从设计到最后全程参与,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事情我都不能左右的。建新馆,是学校的大事。馆长只能争取,尽可能把专业性和前瞻性放进去,能做到这些,就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徽子:我的理解,忙不过来才要外包。本来正式馆员可以干好的事,非要另外请一些外包来干?广东syem:外包省钱是建立在正式缩编的前提下。另外外包可以扣工资换人,正式员工的积极性难调动,馆方没有人事权,扣不了工资也辞退不了。kingjulien:我知道一种外包,整个馆全部外包,适合小的公共馆,不需要馆长,外包公司会派项目经理带团队过来接手图书馆。另外就是某项工作外包,比如编目。还有一种是部门单个外包,比如流通部。Follaw:其实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成效已经很见成效。我这几年观察政府网站,一个是他们的每项业务都要有一个依据,这些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等赋予的;另一个是信息公开确实依法做了,特别是地级市及以上的,县级层面差一些。这可以给我们图书馆人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一些思考,我们目前主张的建设和服务内容是否可以从国家法律层面和学校章程层面、学校规章制度方面找到可靠明确的依据。如果没有,是否应该思考怎么去建立。
馆长换的勤快,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要一任馆长一任校长一个做法,要突破这个禁固。上面有人说的《规程》是无法突破学校的《章程》,学校的章程是教育法定,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是依法治校的基本,是办学自主权的依据。《规程》仅仅是教育部的一个规范性文件,甚至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校没有指导意义。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核心业务外包之争:专业化退化还是效率革命?[EB/OL].(2025-09-12)[2025-09-1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4320.
[2]Follaw,图漾,羊倌,等.图书馆核心业务外包之争:专业化退化还是效率革命?[DB/OL].圕人堂周讯,2025(592):24.
[3]Follaw,图漾,羊倌,等.图书馆核心业务外包之争:专业化退化还是效率革命?[DB/OL].(2025-09-12)[2025-09-1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