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去华南师大,跟杨老师请教,收获也挺多,不过光顾着听了,忘拍照了。生清:不知大家可否方便时,提供点有关目录柜的照片,这东西目前确实不多用,但也见证过图书馆的发展,今特在圕人堂群相册,建立专题,准备收录有关目录柜的珍贵照片,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星光:办个图书馆历史博物馆也能看到。生清:这些东西,该让后人知道,虽然现在已经不用。若还能有,关于目录柜中,卡片的照片,那真是更棒了。个人感觉虽然图书馆必将进入更新的时代,但也希望能为我们曾经所熟悉的东西,留下点什么,谢谢大家。霞:目录柜,历史的记忆。保存完整的一套可使用的话,挺好的。搬家过程中,有可能就被忽略掉。霞:有手写的,还有机打的。生清:作为文献的收藏者,有时更觉得,该为这个专业自身的发展历史,做点什么。霞:提建议:收藏到档案馆,可人家不见得收藏的。琼琚:这是我本科的时候在某个公共图书馆看到的,已经不用靠墙放了,就好奇拍了几张,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至少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印记。生清:这东西不少地方都有,且各地方的还不一样,很有看头的,若是参与者能更多些,会很有意义。霞:目录盒中的小铁棍是固定卡片,串起来。鱼雷:目录盒里面串卡片用的。2014:图米:串孔的。鱼雷:防止某些手欠的人把目录卡片抽出来,更重要的是防止某些不讲究的人大手大脚的一下把抽屉盒拉出来目录卡片洒一地。biochem: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查这些卡片,查BA、CA……找到期刊后复印论文。琼琚:这种东西莫不是见过,一般人还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我们上大一的时候当古董参观的。tianart:我读大学时,开架书库很少。都要到目录柜查,写索书条,再给闭架书库老师。tianart:那些年代,新到图书馆的人都要跑库。朗月孤舟:当时数据库还是光盘数据库,先在系统查文章目录,然后图书馆老师帮找光盘。印度阿三:目录柜我们采编部还留着呢,而且是手写的,要字写得好的人才能做目录卡片,我只是觉得前辈们的字写得真是好。海边:当年我手写过,刻写过,打字过。烟大圕*:现在想想当时扔东西太随意了,包括早期的计算机等。生清:看过前辈们手抄的帐页和卡片,真心佩服。闲逛的猫:我刚工作时,既分类、编目,也打卡片,插卡片。图书采选:目录柜真好,这就是图书馆的感觉。我们以前的目录柜被前馆长给扔了,十分可惜!水曲柳的,自己学校的木工做的,以后再以没有了,木工也没有了。琼琚:《检索目录柜》新增11张。图林晓理: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引起许多的工作经历。琼琚:只是看看老古董而已。2014:我昨天去照了几张我们保留下来的目录柜,看你们发的我都不好意思发了。主要是太脏了。雨过天晴:有保留下来的目录柜就不错。cpulib*:以前见过是木制的。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目录柜,历史的记忆[EB/OL].(2016-07-01)[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862.
[2]生清,霞,琼琚,等.目录柜,历史的记忆[DB/OL].圕人堂周讯,2016(112):26.
[3]生清,霞,琼琚,等.目录柜,历史的记忆[DB/OL].(2016-07-01)[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