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科大高:我们地下密集书库都快放满了。骑鹿踏雪:密集库放地下层,问题很大啊,受潮板结,发霉等怎么办。陕科大高:通风效果还不错。麦子:其实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这些书因为不用,所以放在地下层的密集库,但现在扔掉是不可能的,因为是国资。公共图书馆小范:我们的密集书库,没啥措施,但是10年了,因为天气还是比较好,即使满了,都好好的。biochem:说实话,如果书没人看,就没有保存的必要。几十年以前的养猪养鸡之类的书该丢的就丢。小麦:以前我觉得图书馆好多书都该丢,工作多年,心态也更平和,觉得像程焕文馆长说的,图书馆应该保存一切有文字的东西。守藏室吏:我也不同意没用的书该丢。首先你怎么界定什么书有用什么书无用?比如说xp系统,无用了吗?都多少年不更新了,但是超市收银还在用。学图:要是未来,这些书会不会成为人类返璞归真的珍本?小麦:很多文献,我们受限于自身的局限,看不到用处,但保不准哪天就冒出个读者找这本书。守藏室吏:有些观点可能会有更新,但要是说某本书一无是处,我看恐怕未必。小麦:以前有个读者,想找郑汝壁的《封司典故》,连线索我都找不到,如果当时有个图书管理员,跟现在很多人想法一样吧?倒立的魏:这个观点本身有一定道理只是没有考虑成本问题。图漾:家谱怎么会没人看?我们馆的家谱经常有校外的联系要查看呢。小麦:这主要是传递一种观念。小麦:每本书都有自己的读者,对我这样的读者,我觉得家谱无用,但有些读者就有用。麦子:会,有历史研究价值,但是,拍照片的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图书馆,这些是稀有珍本吗?守藏室吏:其次书里头还是保存了一些文化基因的线索。图漾:麦子:这是明显是一种现在常用的辩论方式。Boner:最近这几天在思考,有感于抖音、知乎的同质化推送,反思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而觉得,图书馆应该保留一切可以保存的图书,尽可能多的存储图书,不要做太多的推荐,让读者自己去思考,静等读者来寻找。麦子:你这话绝对正确,但是,是不是每个图书馆都要怀着自己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图书馆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本书?如果是这样的话,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最后一本也保不住。图漾:保存一切图书哪里够,应该保存一切有文字的东西,包括电子的,比如要建立一个巨大数据库,保存每台电脑、手机里删除的文件。麦子:是啊,但如果现在的精力被用到了保存每一本书的阶段,哪有精力保存其他的?比如:某次时间导致的网上讨论。如果以后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产生在那种形式,那么保留书的价值就不是很大。守藏室吏:‘家谱跟几十年前的科技书籍岂能相提并论’,想想我国科研人员能共儿童玩具里大致了解核潜艇外形以及结构,更何况一本书呢,有些问题比如二进制从提出到利用原理做出电子计算机恐怕也有上百年了吧。万寿寺路痴:保存每一本书的成本是巨大的,一个国家有一个文献战略保存库就可以了,这事有国图做就够了。其他馆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服务上,如果图书馆的服务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就算图书馆的形式存在,也是名存实亡。学图:我还是觉得服务尽可能全面点好!要不图书馆就真的无事可做了。万寿寺路痴:图书馆如果还是用藏书楼的思路去运营,用得人越来越少,也就相当于社会性消亡,那有书没书有什么差别。麦子:就是这个理。守藏室吏:图书馆又不是粮库,不会一查就失火的。还有,无纸化办公喊了这么久了,为啥打印纸消耗量越来越好,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还是觉得如果有地方有人工,旧图书应该保留。小麦:这是无解的,角度不一样,结论不一样甚至相反,都有各自的立场和道理。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无人利用的图书之价值[EB/OL].(2021-03-26)[2025-04-16].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670.
[2]麦子,小麦,守藏室吏,等.无人利用的图书之价值[DB/OL].圕人堂周讯,2021(359):32.
[3]麦子,小麦,守藏室吏,等.无人利用的图书之价值[DB/OL].(2021-03-26)[2025-04-16].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