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科睿唯安收购proquest。刘建平:商业信息平台并购重组,成为大平台,对信息服务的生态不是很好。麦子:@民工这是早晚的事,目前proquest是cambridgeinformationgroup下的,这是一个私人的投资公司,只要赚了钱也就没太大兴趣了,而且这类东西赚钱也慢。说到有钱,clarivate市值是178亿,也不是大的不得了的公司。图谋:对图书馆领域,这是一个‘大新闻’。图谋感觉比较意外。资源(书、刊、学位论文、引文等等)、工具(Incites)、系统(ALMA)等,全面开花。麦子:@广州书童我觉得还是原来的节奏,现在这块很难做,我现在每年就是看涨价幅度,如果过2%,我就说,你是不是可以不涨价,如果不同意,如果数据不行,我可能就砍了。这问题很现实:这就像一家人的支出,我每月只有一个定数,而且这个定数现在是不跌就很好了。如果煎饼涨价,我只能不吃煎饼吃馒头,因为如果我非要吃煎饼,我午饭就要少一个菜。现在很多产品都是可有可无的,但鉴别这个需要经验和数据的支持。你想,我连爱思唯尔的期刊都可以砍,而且读者也没什么反对,其他东西砍起来更是不眨眼。麦子:图书馆真没有什么太了不得的数据,我觉得操作不难,主要是经办人怎么用这类的数据和权限,否则有了数据也没用。我一般做法是:如果不涨价,我一般就不动,如果涨价我就会稍微看一下,但超过2%,就会调使用数据看CPU(costperuse每次使用成本),如果高,就会和对方要求维持原价。这种情况下,我大约90%的可能是能够得到不涨价或者低幅度的涨价。即使对使用率高的数据库我也往往能谈到很好的价钱,比如和对方达成协议(我今年可以给你涨2%,而且我保证续签3年,但期间你不可涨价),这就是一个邮件的协议,但在我们系统内都有记录。我的确遇到过第二年的价格和约定不同,有时差了10块,我都会让经办的和对方联系要修改发票。这种操作我估计国内比较难,因为一线的馆员的权限有限,如果要报批什么的,那工作量会很大。我这里都是我自己说了算的,即使砍了,老师问起,我也有数据可以支持。大不了说明年重订,但同时可以用砍另外一种资源做交易,以劝退对方,我遇到的人都很识趣的。这种办法有时可以省不少钱,我以前把所有交易省下的钱作记录,然后写到年终小结里,记得最多的一年省了10几万美元,当年馆长总结时说他们自己编制预算想方设法,5个人花了2,3个月省了7,8万,我觉得蛮好笑的。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关注科睿唯安收购proquest[EB/OL].(2021-05-21)[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877.
[2]麦子,民工,刘建平,等.关注科睿唯安收购proquest[DB/OL].圕人堂周讯,2021(367):10.
[3]麦子,民工,刘建平,等.关注科睿唯安收购proquest[DB/OL].(2021-05-21)[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