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各位图书馆同志们,有个问题向各位请教,关于图书馆在购买图书时,对于图书具体要求有没有相关的指标或政策方面的文件,比如说:图书要符合正确的三观,学校图书馆一般不进教材类的图书,图书符合学校专业没置等的一些具体的文件。图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五章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这是指导性文件。图谋:有一部分规章制度健全的馆,制定有本馆的馆藏发展政策。宁静:谢谢!也就是说只有指导性的,具体的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自己定制政策。图谋:图谋.馆藏发展——立足长远,放眼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3611.html 图谋摘编自:张春梅,李欣.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21,14(2):57-67.谷风:《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比较完整和标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07/14/6226096_162492372.shtml)图谋:谁的地盘谁做主。图谋:我在《馆藏发展——立足长远,放眼未来》摘编之后有段评论:馆藏发展工作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工作。种种原因,在我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的‘繁荣’,一定程度上实际是一种‘假象’,因为根基不牢,弱不禁风。为了应对各种评估,多快好省地达到‘基本条件’或‘合格条件’,甚至‘优秀条件’,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摘到篮子里的都是菜’,馆藏量快速扩张。
印刷型馆藏:一方面,不少图书馆‘书满为患’,有条件建设密集存储的馆,有的被迫一建再建;另一方面,不少图书馆的图书利用率非常低,比如数万师生的高校图书馆,年借阅量低于10万册的为数不小。数字馆藏:每年数十万元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投入,其利用情况如何,其产出情况如何?尚未能认真计较。总体上是‘粗放的’,‘差不多’或‘过得去’就好。‘在馆藏发展过程中一切以用户为核心,馆藏发展立足长远,放眼未来’,馆藏发展应是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说来容易做来难,期待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明天会更好!宁静:也就是说:制定本馆的政策无法根据相关文件来制定,这个政策就缩性很大,很可能成为自说,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图谋:原则上必须得根据相关指导文件来制定。图谋:至于落实情况,可能是另一回事。宁静:嗯,实际情况很复杂,当图书馆要按要求进书时,领导就要求相关政策文件。图谋:特别是在当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馆藏必须得遵纪守法(知识产权、意识形态等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图谋:图书馆发展阶段不同,对图书馆馆藏重视程度大不同。宁静:@图谋 谢谢!图谋:高校图书馆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概可以从大学扩招(1999年)开始,许多图书馆为了达到办学基本条件,想方设法凑数。西安小图:新闻出版,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图书馆从中选择馆藏,原则是新,权威,经典。宁静:原则从那里来?宁静:说原则,要有文件出处。图谋:大量购进特价图书、发动全校师生捐书等等,许多高校经历过。常规的馆藏剔旧工作,很大比例馆多年未做。宁静:是的。我们现在正经历这个阶段。但这种工作在目前大背景下,审计处会校真,你出具的购书要求文件,应有政策文件出处。biochem:有时也是瞎审计。图谋:形式主义。宁静:感觉是这样,但他们提出的要求也没错。你无法反驳。图谋:作为实际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近年真是饱受折磨。有苦难言。西安小图:我摘抄教材中的话,阐明以上3个原则,一是新。一般认为公共图书馆新书率应在15%~20%左右,高校图书馆文科新书率应在20%~25%,理工科20%~25%之间。达到新书率的标准,图书馆就能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最先进的知识。图谋:那些东西真的是纸上谈兵。图谋:宁静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实践中普遍感到头大的问题。西安小图:原则从哪来,从工作实践中来。躺在书本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图谋:图书馆文献资源(纸质图书、数字资源)及其他信息技术设备的采购,近年来相关程序越来越繁琐,需要各种各样论证。受到诸多制约,很多方面并有明确的标准或规范可遵循。尴尬的是对照‘基本办学条件’相关指标,这倒是是有明文规定,但是大部分高校远远达不到。宁静:对。图谋:图谋.闲话高校基本办学条件与文献资源建设.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36886.html.宁静:就在这里,审计时,他不管你任何理由,一句话要文件政策依据。普罗大众:@宁静 我们默认的经验,是从图书出版的时间(一般要求三年以内新出版)出版社(重点出版社)折扣率(低折扣的书一般不要,中图网上可以查)。天天天*:理论与实践有不小的的差距。想的是一回事,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普罗大众:从这三个方面把控图书的质量。图谋:相关政策文件,大致可以参考这篇博文(及文后评论),从中找套得上的条文,出具一个过得去的说法。大致如此。图谋:倘若要一本一本图书进行‘论证‘,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宁静:对,图书馆的很多问题用审计的方法来进行审计几乎是不可能通过的。宁静:@普罗大众@天天天*@西安小图@图谋 谢谢各位,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天天天*:@宁静 对于图书馆来说,传统审计有难度,未来的出版情况不明确,谁也不能明确未来图书出版的定价,中标书商实际可供的书目。图谋:关于馆藏发展政策,我昨晚分享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不敢拿国内图书馆举例;另一方面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政策较早进入业界视野,早在2010年丘东江先生主编的图书馆实务丛书中有《世界各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精要》中有介绍。图谋:昨晚的摘编,原文是2021年发表的,且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李欣馆长为作者,具有更好的参考借鉴作用。广东小*:我们制定了非常完整的馆藏发展政策,结果在审计的时候,说我们为什么没有严格的按照我们的馆藏发展政策来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图谋:凡事不大可能十全十美,发现美、欣赏美也是十分需要的。wjew:@广东小肥羊 你们怎么回复的?图谋:广东小肥羊老师说的情况也确实是令人无所适从的。‘找茬’是非常好找的。wjew:不懂的人,也是历史中说的没有‘同理之理解’与‘温情’的人。总算是找到一个可以质问别人的问题了。广东小*:@wjew 照单全收,废掉馆藏发展政策。wjew:@广东小肥羊 哈哈。改为:我们我馆藏发展思路是:看心情。图谋:因为本身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缺失或‘不够完美’,涉及的变量非常多。图谋:伤脑筋的问题是,还不知道该看谁的心情。图谋:审计方面也算是在履职尽责。广东小*:这几年政府采购方面的政策变化非常快,有时候一年就变化几次。馆藏发展政策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图谋:确实是非常伤脑筋的问题。家家户户都有难念的经。很多场合,各干各的。之前群里也有不少‘吐槽’,但确实很难找寻到稳妥的解决方法。图谋:广东小肥羊老师提供实例之后,中断了思路,原本还有点内容想表达。大致的意思是,批评是为了促进建设。批评还请尽可能地‘温柔‘一点。图谋:这些年,图书馆业界实际算是很拼的。成绩确实是有的。家家图书馆都有做的好的方面。一位资深高校图书馆馆长说‘其实每个图书馆都有特色,每个图书馆员都是好样的。’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图谋:高校图书馆的贡献与其在高校内部的地位和话语权不相匹配的问题长期存在,图书馆希望了解校领导对图书馆的哪些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高校书记/校长主要关注图书馆服务学校根本任务与整体规划、文化育人与书香校园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资源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突发事件下的应对策略、馆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六大主题的内容。
‘本研究也建议高校图书馆对自身的资源建设和服务成效定期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呈送校领导,以使校领导更加直观地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成绩,从而体现图书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贡献。’(摘自:马玥,唐承秀,王伟.高校书记/校长眼中的高校图书馆:基于LDA主题模型的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41(05):12-17.)。麦子:@图谋 从这文章(《馆藏发展——立足长远,放眼未来》摘编及评论)看,似乎想康奈尔是很进步,然后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其实未必。他们的处境和问题和你的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光看文章是没用的。
我以前去康奈尔时发现他们的馆藏建设的问题是很大的,他们书架上的书的负荷大约是120%,也就是说,除了满架之外,他们甚至在书架的空余处,横着放书。这是很吃惊的情况,这无论如何都是馆藏管理的问题,不知现在是否大大改善。
在以前一般来讲,比较合适的负荷大约是70%,这样还有大约15年的增长空间。我们在大约25年前做过一个分析,预估只能增加10年,所以从此就开始很全面的措施,减少就地的书的实际存量,因为图书馆的空间还有其他用处。当然,后来加上是电子书优先,所以,现在在实际内容大增的情况下,物理的存量大大减少。宁静: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会有对教材不采购的要求吗?麦子:@宁静 不知道中国的情况,我这里是不能买教科书的,因为这是课程教材的一部分,由流通的一个管理员管,用了以后就踢了,不入书库,因为不是图书馆收藏的一部分。图谋:‘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会有对教材不采购的要求吗?’有检测方法,找几本教材实际测试一下。图谋:教材本身有很多种情况,不大可能有哪家高校图书馆说‘教材不采购’。种种原因,国内高校图书馆,高校教材占比还不小。来个示例。EST图:在我们学校,教务处负责对接各个出版社进行教材的选定,所以经常有收到一些教材。这些教材最终去向就是图书馆,所以图书馆采购时一般不必要采购教材。图谋:这个示例进一步放大。几乎可以说,家家高校图书馆都有教材。图谋:这个‘论证’不是很严谨,仅供参考。图谋:实践中,有的高校图书馆馆藏中,一种教材有几十几百甚至更多复本,也是不奇怪的。麦子:@图谋 现在还是如此?EST图:@图谋 我们馆就是这样,早些年,给学生发过的教材但学生没怎么用过,毕业时仍然非常新的教材,最后也会流向图书馆。但这些年我们馆因为控制复本量不存在这种情况了。biochem:@麦子 以前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时候,为了凑数,不少图书馆买了很多便宜的书,应该包括不少便宜的教材,成百上千的副本都是可能的,现在整专业评估了。图谋:@麦子 各级各类高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有关情况并没有多大改变。新政策未正式发布,老政策依然在有效期。宁静:@EST图@麦子@图谋 谢谢各位回复我的信息,早晨有事,没及时回复。关于教材问题,我觉得应该就算进的话,应该有个比例吧。图谋:这是在给自己挖坑。上午提供的信息是试图帮你填坑。宁静:呵,是呀。因为图书馆有人对购书要求说要加上图书馆原则上不进教材。于是我在馆中检索,教材比例的确高的很。徐徐清风: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图谋:给审计人员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以便‘过关’。你现在整出一个新问题,划个比例。这个比例谁来给你划?图谋:问题越整越复杂。徐徐清风:很多专业书都有某某教程丛书的标志。宁静:@徐徐清风 是的。宁静:@图谋 我觉的现在的审计有点抓着鸡毛不放手的感觉。图谋:现在不是人家不放,是自己放不开。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怎么去说服他人?。宁静:也是,负责这一块,总觉的这事情怎么就变了样。蓝色海洋:不买教材的理由是什么呢?图谋:审计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共同过关。cpulib*:给出整改措施。宁静:嗯,对,我需要反思一下,怎么和审计沟通。徐徐清风:现在图书馆很多工作都被外行监馆给整改得不科学不利于良好发展。比如书商招标制度,一年一招,书商总换,给工作制造很多麻烦。换个马甲:我们现在是三年一招,要省事点。宁静:是呀,现在是大规模的裁员,很多岗位都不再设,比如:采编,阅览室等。图谋:以前有种说法,图书馆的工作(尤其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就是'买买买‘,眼下这个‘买买买’还真的不好做,谁做谁知道。宁静:对。图谋:方方面面朝图书馆要合理的解释。徽子:对。宁静:但实际上,图书馆在法律法规这一块是比较弱的。宁静:我们从哪里给合理的解释。图谋:书没几个人看,你买来干啥?某某数据库为什么要买?买了有人用吗?使用成本这么高呀?……。闽农林*:太真实了……。徐徐清风:还有领导认为,你图书馆人不是某学科专业出身的,凭什么选书,应该让院系专业教师来选书。图谋:院系专业教师说,这是你图书馆的事,凭啥找我?江小图:我们写明了不要中小学教材,但对高职本科院校教材没写明,只是在实际采购时和书商沟通不要给这方面的书单,但的确很多书‘带有某某教程丛书的标志‘,有时这类书反而学生借阅比较多。徐徐清风:那以后图书馆就将书单甩给学院吧。闽农林*:这就是现实啊……。江小图:我们书单发给老师们来荐购或自荐的,但没几位老师有反馈的。图谋:也能理解。人家没有这方面的义务。宁静:呵,锅是甩不掉的,最终转一圈会回到图书馆。其实这应该说,领导把问题想的理想化了些,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关键是你说有过这样的经验,他们还会认为你们没有组织好这样的工作。徐徐清风:@江小图 第一次专业老师们还很认真推荐配合勾选图书,发多了,人家就烦了,还有些想骂人。徽子:@宁静 对。徽子:@徐徐清风 所以图书馆员为什么要有丰富的学科背景。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关于采购图书要求的相关指标或政策文件[EB/OL].(2023-11-10)[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801.
[2]图谋,宁静,徐徐清风,等.关于采购图书要求的相关指标或政策文件[DB/OL].圕人堂周讯,2023(496):40.
[3]图谋,宁静,徐徐清风,等.关于采购图书要求的相关指标或政策文件[DB/OL].(2023-11-10)[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