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讨论

   圕人堂周讯(总第47期20150403),第21页,让让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素问:麦子老师,那二位年轻人站的地方是图书馆的阳台吗?是不是铁栅栏后面就是书库?
麦子:不是,图书馆后面都有loading dock,像下图那样,这样卡车倒车后,后面是平的,车子可直接推入。那个铁栅栏是放杂物的。
麦子:我们比这个大,而且各馆的后面都这样。
生清:这样的设计真好,下次如果能参与馆舍布局建议,一定也争取搞个这种设计。
麦子:没想到大家对loading dock这么有兴趣。
麦子:难道国内没有吗?
生清:感觉实在是太必要了,可惜我们身边真是很少见。
让让:麦子,我们新馆新修的,没有。
生清:估计是觉得搬书卸货的体力活多不是馆员来干,所以几乎考虑不到这些方面。
麦子:明天我再拍一些,我们科学馆后面有个巨大更合理的,因为是15年前的,比较新。今天这个‘阳台’是52年的。
生清:从提高工作效率,以人为本的角度看,我们的图书馆要有个这种入口,那该多好,感谢麦子老师的分享。
麦子:美国粗看,什么都不稀奇,但对方便省力什么的很花功夫。我觉得和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有关,咱有的是力气。
素问:我们馆侧面倒是有个搬运书的平台,不过那个地方一般给采编用,来了书采编把门打开,再搬书进来,可以少上几级台阶。我们搬家的时候用过。
图志粒:很多时候,一所大学在建造过程中,只是把图书馆作为普通建筑物来做。
生清:@图志粒我们常在这样建筑中感叹,设计图书馆的人,往往不使用图书馆,所以我们的图书馆总感觉不好用。
图志粒:对的。生清,这点在我刚到图书馆的时候就感叹了。
天蝎小昭:确实是的,我们现在新建的图书馆,慢慢的又被行政的给瓜分了面积了。
图志粒:我来图书馆是在建好后第二年。
图志粒:然后就很感慨,一个是图书馆建筑,对,就外观建筑,确实很美,接着就发现,它仅仅是建筑物,不是真正那种图书馆建筑物,再然后,就开始被行政瓜分了(不过据说只是暂时的)。
生清:还有更戏剧的,我们目前的馆于2007年启用,一共9层,现在看来已经不够用,很多书籍都不得不打捆堆放,找书几乎是不太可能了。
图志粒:我记得当时武汉理工大学的图书馆老师来我们学校就说过,图书馆建筑在设计前其实是需要有一定程度上咨询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参考他们提出的建议来设计图书馆的。据说在国外,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国内几乎没有这个可能。@麦子老师,国外设计师们在设计图书馆建筑物前,是这样做的嘛?
生清:还有可喜的是,按现有我们明年又要搬新馆了,据说还是个要争取鲁班奖的建筑,但至于怎么设计,好像对于基层工作者也没有太多发言权。前几天看麦子老师们就连卖家具也是馆员讨论通过,真深感差距。
图书采选:事实上,在建筑设计专业,就有与用户沟通这门课的,建筑人员本身有这个认识和素质,只是其它因素给干扰掉了,建筑出现原则性的失误。
星光:那这个图书馆会按鲁班奖去设计,而不是按图书馆设计啦,哇哈哈。
图书采选:还说什么建筑是遗憾的艺术而掩盖错误。
生清:就是,所以,对于新馆建设我们也没有太多可期待的。
图书采选:鲁班是木匠吧,即使鲁班是建筑师的话,知道某些建筑奖用上他的名,会觉得丢人啊!
图书采选:硬搬国外,不考虑国情。
图书采选:况且国外也在发展追求自然了。
星光:在国内拿奖状是第一位的,其他靠后。
生清:不过还是有不一样的做法,关于新馆建设我真想跟大伙题下,我们这边的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他们确实做到了馆员参与建筑设计,而且为了建新馆他们利用各种会议外出考察机会,多方收集资源,并且敢于推翻校方给他们制定的原有方案。
天蝎小昭:我们的新馆,馆长也建议了,但是那也只是建议,最后他们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本来要给我们的地盘最后都被划出去了。
生清:我也是在一次馆员学习交流中得知,为了建一个图书馆人好用的图书馆,他们的馆员下了很多功夫,馆长也相当有魄力。
图书采选:如果能从头参与到结束还好,如果不完整参与的话,会比不参与危害更大。
平平:我们借阅台在一楼,书库在三四楼,每天把还的书抱回来哦。
天外飞仙:我们建设新馆时,让图书馆提了好多建议和意见,最后全都没采用。
天蝎小昭:没有电梯么?
平平:电梯还没验收,不开。
图书采选:本来建筑师会按自己认知会规整些,不完全的参与会问题更多。
天蝎小昭:建筑师会以不好看为理由拒绝我们的要求。
平平:我们为了采光好,还弄个大天井,一楼借阅台的老师夏天晒太阳,冬天喝冷风。
图志粒:真是这样,冬天风特别大。
平平:当时说的如何节能,如何环保,呵呵。然后采编在4楼。
天蝎小昭:我们也是的哦,感觉好浪费,说什么中间还要放沙发什么的,休闲。
图志粒:流通借阅总台那边就是各种风灌进来。
图书采选:我们的天花内横布有三种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空调用水。爆管啊、淹水啊。
平平:我们弄了大天井,中间不能弄沙发休闲什么的,因为环境太恶劣,没人来。
麦子:图书馆设计都是有设计图书馆经验的,另外,馆员的参与很大,当然往往有不止一个任务组(我设定大家知道和委员会的区别)。我们连馆里的标记都是有各部调人来成立一个任务组,其他就可想而知了。
berth:这就是差距。
图志粒:果然国外图书馆馆员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参与度很高啊。
berth:我们这边凡事还都是领导说了算。
麦子:领导太笨,其实有了任务组和委员会,你可以把任何事都交代下去,自己看最终建议就可,而这种建议比自己想的可能更周密,做好了,所有功劳都是你的。建议不好,你不用就是,或者让人重做。而且底下人也有参与感,这种方法下的决定执行起来更方便,因为都是下面人自己做,不是馆长强加的。
麦子:说到图书馆布置和设施服务,我对韩国的印象比较好。
图书采选:韩国建筑因势力而建,巧,因用而建,亲和近人。
图书采选:我们一些图书馆大广场、大体量(多天井,面积全碎化、细长),威严有余,没有亲和力。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loading dock照片由麦子提供
图志粒:麦子老师,这个Loading dock我倒是在外贸工厂能见到类似的。只是在图书馆几乎没有。我们图书馆正门倒是有类似的台阶可以让车子停靠到位,侧边上也有坡道可以用推车,只是毕竟是正门,货车一般不让停,而后门,反而根本没有可以停货车的地方。
麦子:图志,其实我们所有有通路的建筑后面都有loading dock, 有些巨大。
图志粒:这样真的很好。很有人性化的考虑。
素问:麦子老师,那个台阶是好高啊?车屁股正好和台阶一般的高度。
图志粒:对了,我想起来了,好几家图书公司的仓库门口也有这样的设计。
麦子:素问,车斗的高度基本一样,所以后面的高度是标准的。
麦子:第二张是完全平的。
图志粒:高度设计得很正好啊。
素问:这种货运车后面的高度不知道有没有标准。看图片,应该是基本统一的。
图志粒:有可能是统一的。
麦子:是。
麦子:我们外面送货也都是直接推下来的情,很方便。
平平:我们感受不到这点,书都是书商运输的。
麦子:工作场所受伤是大家都希望避免的,所以是越方便越好,如果外来人受伤,也是学校的责任。
素问:如果废品回收公司的人来收旧书,他们自己打了自己的脚,也是学校赔吗?
麦子:是。
琻秀:有读者撞玻璃门上了。
琻秀:受伤了。
琻秀:馆里面赔的。
天蝎小昭:那这个图书馆也应该要买个保险。
平平:赔的也太多了。
山西武*:现在的玻璃太透明了,真的会撞人。我撞过。包括在图书馆。
平平:我也撞过,就在玻璃上还有楼梯上贴什么注意**的。
平平:下雨天还要在门口摆一个,雨天路滑,注意行走。
山西武*:不是多疼的问题,是那个惯性会比较吓人,心理忽然咯噔一下。

  1. 关于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其它会议信息,以及参加会议重要性,与图书馆员职称评定的讨论
  2. 关于图书馆网站设计的讨论
  3. 由《对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若干建议》一文的引发的对高等学校图书馆领导、管理制度以及外包业务等讨论
  4. 辽宁省图书馆对外开放及图书馆馆藏图书、建筑面积和绿化等问题的讨论
  5. 小说还是学术?国内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阅读推广侧重点的讨论
  6. 关于圕时光网,图书馆人的网络社区建设问题的讨论
  7. 国内图书馆建筑及空间问题的讨论
  8. 由朱大可《图书馆,已沦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引发的讨论
  9. 关于图书馆开放时间及人员安排等问题的讨论
  10. 图书馆总服务器和数据资源系统如何管理的讨论
  11. 图书馆复本、图书剔旧处理、采购及馆藏评估标准的讨论
  12. 关于图书馆文献采访中订单数据标准化处理的讨论
  13. 2014年8月24日《云南信息报》关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年薪内容的讨论。
  14. 关于中国图书馆员在人们心中印象的讨论
  15. 图书馆自由平等与服务边界的讨论
  16. 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统计的讨论。
  17. 关于图书馆系列职称评审与职业门槛的讨论
  18. 由朱大可《图书馆,已沦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引发的讨论(续38
  19. 图书馆借还书系统里的扣款记录和该系统上传到财务处一卡通服务器上的记录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531期你提问,我回答(7)续]
  20. 关于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统计的讨论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讨论[EB/OL].(2015-04-03)[2025-08-2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00.

[2]麦子,图志粒,生清,等.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讨论[DB/OL].圕人堂周讯,2015(47):21.

[3]麦子,图志粒,生清,等.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讨论[DB/OL].(2015-04-03)[2025-08-2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