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资源采购与编目

   圕人堂周讯(总第531期20240712),第45页,宋晓莉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天天爱*:馆藏纸本全书电子化后对编目要求是否降低了?
普罗大众:电子资源是买镜像好呢还是直接远程好呢?假如说目前的图书馆人员和设备都比较紧张的情况。
贝壳:远程好,镜像,本地服务器并不便宜。
会飞的猫:图书馆业务外包,甚至整体外包,就是变相降低图书馆员的工资,这样做长不了!
蜂鸟:看书质量了,其实你还可以让资源商赠。要镜像的,怕你们评估要算资源量。当然各省的要求也不一样,陕西省是要求镜像电子书数量的。从你这个价格上看,应该质量很一般,好的要十几几十一本电子书的,最一般,充量的也就是一元。
普罗大众:好的,谢谢大家,我大概知道了。
贝壳:正常电子书价格和印刷版差不多。
普罗大众:@贝壳 但是老师,这个电子书的使用期限只有1年,也太短了。
普罗大众:一般电子书数据库买一次能用几年呢?
宇:@普罗大众 看你用什么方式买,有买断的,也有续租的。
普罗大众:45000元/30000册电子书/1年贵吗?买断就是镜像吧。
徽子:对。
蜂鸟:是的,但通常电子书会加密,除非用他们的资源软件打开,如:超星,中文在线等。
宇:@普罗大众 这个贵不贵没法评价,个人看法是对于一些好的资源宁愿选择买断也不愿意续租@普罗大众。
型女:外文电子书一般比中文电子书贵吧。。不能一概而论。。有很多中文电子书在超星等平台能找到。
普罗大众:@宇 好的。
宇:不过供应商不会给你挑着买。
天天:@普罗大众 上次听佛山馆的同仁聊过,远程的话,记得合同写购买数字资源服务,加服务两字。否则审计的来审计,你会不胜其烦,花了钱,买的东西在那儿?
普罗大众:好的,谢谢老师。
会飞的猫:图书馆业务外包,整体外包,社会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就和以前图书馆有偿服务一样,搞私有化,肯定不行!
徽子:不搞,馆员就没动力,就躺平。不可能指望人人都乐于干事,在拿同样的钱的情况下。
麦子:@宇@普罗大众 可能比较好的办法是用一年再说,因为内容无非控制,可能就是一元一本都是贵的。图书馆的作用之一是在有限的情况下挑选合适自己读者的资源。所以,买了不对的东西,一分钱都嫌贵。
MarsZ*:今天偶然去医院,发现大量的导诊人员都是外包,各个行业都一样啊。外包就是零工,降低用人成本。
徽子:@MarsZhang还能提高效率。
弯曲的*:@MarsZhang 这种非核心业务外包没有动摇医院的专业性。严格来说,不是外包,是医院招聘一些人员,然后自己管理。
骑鹿踏雪:导诊应该需要专业护士吧。
弯曲的*:不需要吧。
麦子:@飓风 主要靠馆内的编目系统解决,也就是把这两种都列出,等于就是你有两本书。我问一个问题,如果国内采购电子书,和自己的馆藏是如何整合的,也就是这些书是如何在自己目录上显示?还是需要到数据商的界面上去看?
天天天*:电子书商好像也提供按种选配吧。不想包库可以按种配置。
图谋:一般情况下,数据互联互通不成问题。
徐徐清风:@麦子 好像没听说有哪家图书馆实现了电子书和传统书目的OPAC整合,因为没听说有谁专门做电子书编目。应该都是去相应的购买的电子图书数据库访问。
图谋:其实好多家可以实现的。
徐徐清风:@图谋 哪家现在实现了?
麦子:这类事情越到后来越难解决。
图谋:多了去了。技术上不成问题。
麦子:@图谋 技术和实际体验是不同的。
天天爱*:@徐徐清风 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了。有电子书的平台直接对接纸质书馆藏,然后把其他电子书平台的检索结果也呈现,实现一站纸电检索。
弯曲的*:麦子老师的意思是纸质书馆藏和电子书馆藏是否可以互相比照吧,方便资源建设,比如两者之间的查重。
贝壳:平台支持后,得图书馆把数据整理好。北航图书馆这个做的挺好。
贝壳:先把电子书整理好,实现统一检索。应该也可以完成纸本和电子书的查重。其实新一代系统都支持,看是否做的很细,页面揭示的效果如何。
天天爱*:不用整理电子书的,只需要获取馆藏纸本。
贝壳:电子书也来自多个平台,中文和英文都有。自己不整理,怎么查重。
扣肉:是的。馆员要深度参与,不能全指望公司。不要说不懂,你做不了乙方,还当不了读者吗。
贝壳:有的基础工作能做的,还是要下功夫做的,不能都指望公司和外包。
飓风:@徐徐清风 汇文应该可以吧。
扣肉:跟系统没关系,现在的系统想做都能做。关键是看馆员是不是真的想做。
飓风:汇文系统在采访模块里也可以实现和电子资源查重。
扣肉:被商业公司牵着走,那必然没有办法做出真正适合本馆读者的成果。
图漾:@麦子 opac展示电子馆藏是可以的,至少十几二十年前我们馆就整合了,但是取决于电子书商是否提供接口,大的商家比如方正、超星都提供,当然现在都用发现系统了。
图谋:当前,好些问题,很难‘对话’,各家的资源与服务大不同,技术支持水平亦存在差异,此外,还有其他制约因素(比如,近年好些馆的OPAC系统仅限校园网范围内使用)。好些资源与服务,馆员、读者没用过或不会用。
贝壳:电子书链接如果是固定的,可以导入吧,做对接还是不容易的。
麦子:@弯曲的* 我们是把电子书作为书的一种版本看的,所以,你如果找一本书,电子纸本都有,是列在同本书下的。
麦子:这个整合从2007年电子书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因为我们所有的书其实都是一本本选的,所以是单独对待的。那下面只有一条。
贝壳:那做的很细了。
图谋:我自己遇到实际的例子。有老师给图书馆荐购图书,其实其荐购的图书,图书馆已经有可借的纸质馆藏,也有直接可阅读的电子书全文。通过OPAC系统检索一下或通过读秀学术搜索检索一下均可以。
贝壳:大部分电子书应该是通过导入的吧。
麦子:我们现在常有一本书下有一种以上电子书的的情况。另外,我们现在有很多订阅的电子书,但读者在界面上是完全看不出的,就像自己的书一样。其实就是一个观念问题,什么都是流动的,什么是你拥有的和借的,都是时间长短问题。
贝壳:订阅的电子书,是说有服务费吗。
徽子:@图谋 这对馆藏数据维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这是比较薄弱的一块。
图谋:各馆的情形不同。
麦子:@贝壳 是,付年费,大概一年35000刀,14万本书,太少,且没法控制更替,我们因为便宜才买的。但其他绝大多数的电子书,都是购买的。
徐徐清风:国内的情况实际上多是某个知名的数据库商电子书平台兼并了OPAC,而不是以图书馆的OPAC为中心来兼并整合其他各个电子书平台。
贝壳:我总感觉,图书馆如果没有后台没有一个电子书的全部列表,不掌握书的分布情况,更谈不上资源推荐和分析。
图谋:国内许多高校购买了读秀学术搜索,但是有不少馆馆藏挂接工作没做或做得不好(长期不更新)。
徐徐清风:涉及到外文电子图书,情况就更复杂了。
麦子:它其实是不断增减的,因为有些出版社看一本书用得多,就撤下了。但总数是不断增加的。
图谋:数据的互联互通,‘最后一公里‘也有许多工作要做,很多馆‘无暇顾及‘或‘无力顾及’。
麦子:最后一公里是任何服务的关键,否则完全没用。
徐徐清风:比如买了爱思唯尔或wiley的电子图书,就不容易靠技术批量地整合到图书馆的OPAC中了。
贝壳:wiley书商应该提供电子书书目和链接啊。
图谋:不见得要整合到OPAC中,到‘发现系统’中也是可以的。
麦子:@徐徐清风 技术都是有的,但是…。
徐徐清风:@贝壳 谁去做?
麦子:@图谋 现在我们其实也没有OPAC了。
徐徐清风:靠外包的编目员去添加电子书链接字段?
贝壳:得图书馆从上到下去主导。电子资源买这么多了,也应该整理啊。
图谋: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系统‘,数据互操作功能更强大。
贝壳:新一代应该是支持导入excel,查重,挂链接。
麦子:@贝壳 电子书踢重吗?
图谋:电子书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贝壳:是说如果有印刷书,导入电子书后,有重复的,就在印刷书下面加链接。
扣肉:绝大部分学校的电子书,是租用形式。跟数据库没有什么区别。
图谋:圕人堂的交流与分享,有助于开阔视野。有些感兴趣的话题,成员之间可以进一步深度交流与探讨。
麦子:@扣肉 其实,只要读者体验好,拥有是无所谓的。
扣肉:这个涉及到很复杂的法律及版权问题。大多数图书馆对此可谓说是一无所知。
图谋:可能更多的是‘鞭长莫及’。
麦子:@扣肉 版权是核心问题。
图谋:因为当前许多图书馆属于资源在外(包括人力资源)、服务在外。
扣肉:而且,民法典、著作权法属于图书馆业务相关的法律,很多馆疏于学习,反而被元宇宙、AI等科技界新名词牵着走。
图谋:家家户户拥有的数量不等的纸质馆藏,总体来说利用率很低。近年,已经有图书馆,纸质馆藏采购经费为零(含有迫于无奈的因素)。
扣肉:我记得前两年元宇宙这个词非常风靡,很多图书馆的会议报告都与这个词相关。现在已经退潮,转而吹捧大数据模型。
贝壳:@扣肉 说的对,基础工作做的不好,热门词一堆,其实离这些技术很远。
贝壳:自己的经费买了哪些电子书,书单都拿不出来。
图谋:这个距离,什么是适度,可能因馆而异、因人而异。
扣肉:尤其这些所谓科技界的新名词,全部是舶来品。令人叹息。
图谋:事出有因,通常情形下,做事情遵循‘最省力法则’。图书馆与版权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也曾风光过。现在不那么风光,可能是因为不但不省力,而且‘费劲’。
叮咚:也有可能是有意识的躲避。
图谋:有些东西不好表达的太直白。
图谋:换一种表述,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与服务,可以说存在‘数字鸿沟’。头部馆购买各种数据库的费用数千万元,‘多数馆’为数百万元(或者不足百万元)。家家高校均是要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的。头部馆拥有的,‘多数馆’也期待拥有(或者期待能‘共享’,最好是‘免费使用’)。
zhxy:公益部门,有必要关注前沿、平衡利益、引领潮流吗?做的如何?为什么?。
图谋:简答是:为公益。不‘简答‘不简单,可能回答十万个为什么,也不一定有中意的答案。不过,这题假如让AI大模型来回答,几秒钟就有‘不错’的答案。我正在测试,居然生成了‘长篇大论’。公益部门确实有必要关注前沿、平衡利益、引领潮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益事业的效率与效果,还能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公益部门关注前沿的必要性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公益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关注前沿可以确保公益部门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的新需求,从而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服务。创新公益模式:前沿的理念和技术往往能带来公益模式的创新。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公益部门可以更加高效地筹集资源、管理项目,并提升公益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公益影响力:关注前沿有助于公益部门在公众中树立更加积极、专业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通过引领潮流,公益部门还能激发更多人的公益热情,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公益氛围。
二、公益部门平衡利益的实践平衡捐赠者与受助者的利益:公益部门需要确保捐赠者的善款能够真正用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尊重受助者的尊严和隐私。通过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公益部门可以确保捐赠资金的合理使用,并维护受助者的合法权益。平衡公益与商业利益:在公益项目中,有时需要引入商业元素以筹集更多资源。然而,公益部门必须确保商业利益不会损害公益事业的本质。通过制定明确的合作规则和监管机制,公益部门可以确保商业合作与公益目标保持一致。平衡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公益部门需要关注自身内部员工的利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同时,公益部门还需要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如合作伙伴、志愿者等,以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三、公益部门引领潮流的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公益部门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传播渠道。公益部门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筹款平台等渠道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创新公益项目:公益部门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创新的公益项目,如环保、教育、扶贫等领域。通过创新项目设计,公益部门可以激发更多人的公益热情,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公益氛围。推动跨界合作:公益部门可以积极寻求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如与政府机构、企业、媒体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跨界合作,公益部门可以整合更多资源,提升公益项目的执行力和影响力。
四、公益部门做得如何及原因做得如何:近年来,我国公益部门在关注前沿、平衡利益、引领潮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公益部门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创新公益模式,提升公益效率;另一方面,公益部门也注重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公益部门还通过跨界合作、网络传播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引领社会公益潮流。原因: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为公益部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益事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为公益部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进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公益部门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传播渠道和管理工具。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公益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和公益氛围。综上所述,公益部门关注前沿、平衡利益、引领潮流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公益部门可以在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zhxy:感谢。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电子资源采购与编目[EB/OL].(2024-07-12)[2025-07-0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792.

[2]图谋,贝壳,麦子,等.电子资源采购与编目[DB/OL].圕人堂周讯,2024(531):45.

[3]图谋,贝壳,麦子,等.电子资源采购与编目[DB/OL].(2024-07-12)[2025-07-05].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