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儿:我们以前都是自己做卡片的噢。油印,刻钢板蜡纸。年轻的都没看到过,所以不知是穿卡片用的啊。我们的这种卡片目录都丢了。印度阿三:这个我们还留着。草儿:很可惜的,一种历史的记载,就再也看不到了。印度阿三:上次开会说要丢,我坚决反对。cpulib*:应该留一些,作为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草儿:应该保留啊。好多书虽然回溯建库了,但是,要查找剔旧处理的书应该可以啊。领导说占用空间,全部丢垃圾了。印度阿三:历史进程中的记忆,记录了发展历史,而且很多是手写的,那字写的真是好啊。草儿:是的。誊写钢板蜡纸,必须写字好。麦子:济南火车站这样的好东西都拆了,这卡片盒之类的就算了。草儿:因为是自己做的,所以很舍不得。麦子:是这样。草儿: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还有更多的传统要流失。印度阿三:前面的东西真不能丢,有一天终究有用的。草儿:其实,学生们还是很好奇我们之前的图书馆传统的。没有传统奠基,哪有今天的跨越嘛。所以留下一些传统的技艺应该是推动发展的力量噢。gaozy:你还能找到小时候的衣服吗?过去终究是回不去的。只能换一种形式存在,比如说回忆。Lazycat:没玩过手工的,对目录体系没有感官认识,对图书馆的认识也就会更模糊一些。gaozy:一代一代往前走,我们永远没法重复过去人的那种体会,不变的是,我们需要一代一代延续过去人的阅读这样的一个过程。也许,没法改变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阅读都需要自己去完成。如果有一天,真的发明了芯片,将所有的知识,一次性的存储的人的大脑里。我们再也不用学习,阅读,那么,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麦子:以后去耶鲁看看就可,他们大厅整层都是这个。海边:手工卡片,我自己做过,四种目录:题名,著者,分类号,主题。手写或刻印钢板。卡片底边中间有孔,穿长棍,防止读者单独抽出其中几张卡片,即起到固定卡片顺序的作用。每次有新卡片要插进去时,先把长棍拧开。麦子:美国不是拧,而是往上一撬,我对此现在还有强烈的肌肉记忆。向上一嗑,然后拉出。美国到了1985年左右,或更早,很多馆是自己不打卡的,都是由比如oclc,按你的要求,做好了,寄来。海边:中国当时哪有统一编目啊。木西:为什么是OCLC,而不是LC。麦子:https://www.oclc.org/en/news/releases/2015/201529dublin.html。编目的标准是LC。海边:现在我们可以联机套录国图或calis数据。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工作历史——卡片目录柜[EB/OL].(2017-12-01)[2025-05-2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364.
[2]草儿,麦子,印度阿三,等.图书馆工作历史——卡片目录柜[DB/OL].圕人堂周讯,2017(186):4.
[3]草儿,麦子,印度阿三,等.图书馆工作历史——卡片目录柜[DB/OL].(2017-12-01)[2025-05-2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