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请教一个问题。一种书,同一版本,有三个印次。这种做一条marc,还是多条?
索书号如何处理。
种次号是一致的话,印次怎么处理?
水秀:一条。
九院江:这其实就是一种书吧。@mm索书号一样啊。
水秀:种次号怎么会一样,不同时间到馆的。就是一个MARC。
木木贝:@mm一种书,同一版本,有三个印次。出版社相同?ISBN、价格、印刷时间不一样?
mm:@九院江@水秀不是的,检查数据发现的,如果做一条marc。印次如何表达,价格都不一样。如果不做一条marc,索书号没法一样。@木木贝对的。ISBN有两本是一样的。一本是统一刊号,后来改书号的。价格不一致。其它都一样了。
骑鹿踏雪:多做几条
出版项。
mm:306?还是010?
骑鹿踏雪:010是价格变动,210是时间。
mm:210是版次时间,都是一致的。就是印次不一样。
骑鹿踏雪:印次不同也算发行时间的区别吧。210d?
扣肉:印次不同价格不同的,我们都做在一条数据里。
mm:我这里还有两本书,ISBN一样,书名一样,著者一样,内容都一样。但是版次居然不一样。
扣肉:写多个210。
骑鹿踏雪:新瓶旧酒。
扣肉:因为极有可能出版社的名字也变了。实洋在复本里注明就好了。
mm:210@h,对吧?210@d是版次时间。应该都是一样的。就是印次不同。
mm:还有一种,大家有没有遇到。习近平的著作,其它什么都一样,开本不同。
骑鹿踏雪:那就可以是h,比较冷的子字段。
mm:那还要不要306字段了。
扣肉:开本不同的,页数也不同的,视为不同的书,做在不同的数据,给不同的索书号。开本不同,好像是大字本,给视障人士看的吧?不是盲文版。
mm:是啊。数据什么的,麻烦啊。@扣肉不知道啊,反正是没找出不同来,就是一个大一个小。
扣肉:大字版的ISBN不一样的。
mm:@扣肉可是书号都一样,书名著者都一样。给不同的索书号不合适吧?
骑鹿踏雪:给相同的索书号,流通的同事会不会说,你们编错了,不是一种书。
扣肉:你要从读者角度考虑。
扣肉:他们心里是不是预期这两册是同一种书。你拿出一册大开本的书,读者心里是个什么反应。非视障人士的话,可能心里会大吃一惊。
扣肉:开架问题不大,反正读者已经看到这册书了。闭架不行。
mm:@扣肉我们正在做适当的集中。有很多同一著者版本的不同译本,想改成同一索书号,种次号加附加符号区别。但是开本不同的这个,还就做了一条marc。从读者角度,同样的书放在不同的地方也很麻烦吧。
扣肉:还是要看流通形态。
mm:全开架。
扣肉:开架的话,OPAC没有什么太大作用。
水秀:主要看版本。
扣肉:读者也只是大概查询一下。
mm:嗯。很多人会浏览式查找。
水秀:主要是要符合编目规范,而不是看开架与否。也不是要看读者。就是复本书,号码当然是一样啦。
mm:@水秀编目规范如何说?这样除了开本啥都一样,咋处理。除了版次不同,其它都一样的两本书,又怎么办呢??我桌子上摆了一堆
参考资料。还是发懵。只是印次不同,我就加210@h。这个会了。
麦子:@mm这类东西都没有统一规定的吗?
mm:有一个,想着完善一下,顺便改改错误。原来同一著者的不同译本,是不同索书号。我们是种次号,所以有时候会分开很远。一样的书。谁有比较好的规范发我参考一下更好,多谢。@麦子这种东西连
教科书都没有。或者,有但是我不知道?麻烦推荐一下。
骑鹿踏雪:905要什么教科书呢,是自定义。
mm:就是摸索着来了。
扣肉:@mm你做在不同数据里,一样可以让索书号在一起啊。
骑鹿踏雪:纯属个人自由发挥的地方,看你们馆延续的传承管理。
满哥:我们用著者码,所以只要分类分对了,同作者的书是集中在一起的。
扣肉:书次号后面可以加区分号啊。
mm:不是一条marc,索书号不可以一样的。除非加附加符号。@满哥我们都百万藏书了。不可能改成著者码。工作量太大了。
扣肉:对呀,你小开本的给B/1,大开本的给B/1-1啊。
mm:而且著者码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我觉得著者码文学类图书好使。@扣肉对的,应该加附加符号区分一下。
扣肉:没人说后面的书必须给B/500。
麦子:中图的我不知道,LC分类是一套书几十本,差不多有一米长。
满哥:@mm你们种次号是用流水号吗?
mm:对。
骑鹿踏雪:流水号会不会感觉比较low?
mm:嗯。你们都用著者?
骑鹿踏雪:我们用流水号。
图米兔:流水号也可以用查重后复用。
mm:@骑鹿踏雪新馆基本都用流水号种次。
图米兔:这样对编目的要求高,外包怕做起来不能严格执行。
mm:嗯,是很麻烦。我准备把各种案例拉出来,来人先讲一遍。
图米兔:放在一起真的有必要吗?
麦子:这类索书号,最好自己做。如果外包,只能做粗的,到了馆里还要重新查验,看看是不是和现有的次序排服帖了。@图米兔不放在一起,怎么放?
图米兔:流水号设计就是不强制集中,集中用opac检索,用
统一题名和责任者规范来实现集中。这样用把流水号的优势弄没了。
mm:@图米兔考虑到开架,很多浏览的,看着明明一样的书分开很别扭啊。不是可以用附加符号适当集中一下相同的书吗?
图米兔:那当初就应该用作者号。在流水号里这样用等于给自己挖个坑,后面会发现需求没达到,自己很麻烦。
麦子:@图米兔很多都是管理水平导致的,开始的就是图方便,反正觉得没几本书,后来变成无法收拾。
图米兔:国外卡特表,国内著者表后来就不更新了,国内的著者号百花齐放各种各样。
麦子:美国为了这些,以前有全国性委员会,专门讨论,统一决定,并每月有通告到全美所有编目。
图米兔: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刘湘生。早期都用这个。
麦子:如果把这个和LC比较,写论文的话,可以有很多发现。@图米兔。
图米兔:论文应该有不少,图书馆实际用四角号码的多,但是号取法不一样。还有用拼音,笔画数,笔划,各种组合使用。
骑鹿踏雪:我们用流水号+(版次)进行集中或分散。
老玲子:我们用四角号码。
图米兔:国内的著者规范千呼万唤还没推广,著者号更是百花齐放。基础的数据都没支撑,不知道怎么个智慧法,等到人工智能可以分辨同名著者、不同译名等情况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