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开放存取起源于2002年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中国2003年12月签字加入。我的第一篇相关论文是2003年12月发表的。sonorous:开放获取运动,好像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既然欧洲部分国家对于开放存取这么热衷,可以拭目以待欧洲的数据商有啥变化,比如爱思唯尔,施普林格。感觉欧洲也不是对开放存取都特别热衷,就那么几个国家热衷。北欧的那5个国家除了冰岛,还有就是德国好像比较热衷,南欧的意大利就完全不感冒了,意大利的数字化进程都很慢。文新:已经开放获取10多年了,看到现在许多人还在付费获取真是好笑。有人还在问百度文库的账号密码。麦子:我觉得好笑的是这样的:这个东西其实真正搞懂的人没几个,我也不是很懂,但认为懂得人不少。文新:目前中国几千万件专利也都开放获取了。可以免费下载专利说明书全文。据统计,目前开放获取的文献类型共有50余种。boson:外国的不‘开放获取’吗?专利不公开的话保护什么。文新:专利保护的是技术本身。专利说明书付费和免费都可以得到。国外的专利文献也开放获取了。准确说应该是专利文献开放获取。2018年9月,来自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的欧洲11个科研资助机构决定向科学出版商施压,要求到2020年,由其资助的科学出版物必须在合规的开放获取期刊,或合规的开放存取平台上发布,不允许发表于像《自然》《科学》这类虽然接受单篇论文以开放获取方式出版,但整体上是订阅模式的期刊。最近,支持这个名为‘S计划’协议的科研资助机构,已经从原先的11个,增加到了13个。boson:专利本来就是要公开的,这种情况下谈‘开放获取’没多大意思,好比你不能说广告实现了开放获取吧。文新:因为一般的专利说明书都是要付费获取的,开放获取可以免费获取了。尤其是法律意义上的失效专利,其技术上仍有利用价值,现在拿来就可以使用。麦子:我反正是不懂这个,不过对不是很了*这个话题的群友,最好自己找最近的研究论文看,否则会被误导。文新:我已经发表了200多篇有关开放获取的文章,所以了*一些。也刚参加完中科院的开放获取会议。刘建平:专利说明书在各个政府专利网站上免费向公众开放。应该是正常情况下都是免费获取。当然在一些商业信息平台上也可能是收费获取。文新:开放存取最大的阻力是:数据商的阻挠、人们的认识。这次会议提出:以后开放获取为常态,不开放获取为特殊。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开放获取的国家性政策。二木:这个阻力太大了,不是开几次会能*决的。刘建平:开放存取的机制,最实际的问题平台建设维护数据安全费用。boson:我没见过要收费的,商业平台收费是提供了增值服务。刘建平:平台建设维护数据安全一定是有费用的,什么人、机构、组织提供这些基本费用。商业平台是盈利组织,基本费用外盈利是核心。开放存取基本费用一定有,问题是如何*决这些费用。开放存取建设维护平台的组织是费盈利模式。文新:开放获取平台都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不用替他们操心。文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的2129种开放获取期刊的经念歪了吗?图谋:这是免费的吗?实际上这是投入力度巨大的!免费的背后,实际上是需要大量投入的。文新:当然是免费全文的。免费全文单篇文章下载获取,免费全文整期期刊在线阅读。无论是国家投资管理,还是其他机构投资管理,只要没有版权问题我们使用就是了。图谋:开放获取远远不止是使用问题。文新:对于我们图书馆而言就是使用问题,难道我们还要去研究它们为什么开放获取吗?它们的管理成本来自哪里?文新:图书馆的任务应该是:1、互联网上能否检索到开放获取文献;2、图书馆人如何免费全文下载获取到这些文献;3、利用这些文献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文新:这不仅都是实际问题,也是图书馆用户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图谋:开放获取的实质是一种新的出版模式和学术交流模式。文新:按照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BudapestOpenAccessInitiative,BOAI)中的定义,是指某文献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献,并为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它任何合法用途。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财力、法律或技术的限制,而只需在存取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对其复制和传递的唯一限制,或者说版权的唯一作用应是使作者有权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及作品被准确接受和引用。文新:这是开放获取的原始含义。符合此定义的当然就是开放获取文献。因为好像包括您在内不太清楚。因为我是非常支持开放获取的,也已经发表过200多篇有关开放获取的论文。图谋:我对这块确实了*非常有限,包括本群,有不少人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您的问题在于,您给人的印象是就您清楚。文新:不是我清楚,是我希望图书馆人更加清楚。学术讨论应该允许各抒己见吧?图谋:这一条‘因为我是非常支持开放获取的,也已经发表过200多篇有关开放获取的论文’,让人非常的不是滋味。这已经不属于学术讨论范畴。印度阿三:免费是最贵的。boson:有些图情人士,开放、共享,侃侃而谈,结果连PPT都不让拍照。城市天空:LibrarytoDebutOpenAccessPilotwithSAGEPublishinghttps://library.unc.edu/2019/10/sage-pilot/。麦子:我和图谋的看法一致,其实我参与这东西已经不少年数,但还在继续了*中,因为有些关键的问题还是不清楚。sonorous:开放存取好像欧洲那边特别热闹。其他地区都是吃瓜群众的感觉。欧洲也不是所有国家都特别热闹,主要就是北欧除了冰岛那四个国家,还有匈牙利和德国对开放存取特别热衷。意大利就特别不热衷,数字化进程都很慢。sonorous:中国老喜欢炒概念,什么云计算啊,大数据啊,人工智能啊,其实国内懂得人或者研究的程度很落后于欧美。麦子:@sonorous 这句话是对的,我看了国内的一些专家的点评,发现这些人是不了解为什么是这样。我说的不理解指的是有关期刊开放。sonorous:开放存取不光指期刊开放,还包括图书,档案之类的,面太大了太广了,根本不是短期内操作。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往往滞后跟不上。一个图书馆法从哪年就开始讨论了,研究了多少年了才出了个公共图书馆法。开放存取如果在国内实行,必须得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法律规范做约束。要不然国内本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不行,再期刊图书在开放存取。真是难以想象会变成啥样。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开放存取的讨论[EB/OL].(2019-11-01)[2025-04-1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5077.
[2]文新,图谋,sonorous,等.开放存取的讨论[DB/OL].圕人堂周讯,2019(286):3.
[3]文新,图谋,sonorous,等.开放存取的讨论[DB/OL].(2019-11-01)[2025-04-1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