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图书馆对麦子老师做的访谈

   圕人堂周讯(总第103期20160430),第15页,海边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麦子:我在 2011 年给国内一个图书馆做过一个访谈,回过头来看,我对电子书的说法还是很准的,分享一下。1、最近‘百度文库’与作家的版权纠纷在中国引起了很大反响,‘百度文库’给网民提供上百万份的免费图书文档,遭到了作家们围攻,最终百度删除了大部分争议资料。类似的情况,在 Google 也遇到过,Google Library 在美国,还有前两年,Google在中国提出每本书 60 美金,大约 60%的分成,被作家们拒绝了。您对‘百度文库’事件、Google Library 持什么观点。还有今天听说 Amazon 推出‘Kindle LibraryLending’,允许 Kindle 用户在全美范围内的 1.1 万个家图书馆借阅 Kindle 电子书,您对此有什么观点?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版权和图书文献的合理使用近年来在图书馆界也一直有热烈的讨论。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技术的发展的远远超前于现有的思路和立法。谷歌电子书库的版权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谷歌估算世界上有一亿三千万册书,他们到去年大约已经扫描了一千五百万,其中大多数是版权失效而进入公众资源领域的或者是无法在市场上买到的书籍。那些还是在版权期限内的书(目前美国版权法个人作者的版权期是出版后 95 年或作者死后 70 年),读者只能看到其中的片断。目前,由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等多所美国大学牵头在大张旗鼓做的HathiTrust是另外一个类似的电子书库,目前已经过了八百五十万册。我觉得电子书不是一个权宜之计或者是时髦,这是一个一直会存在下去的现实,这从亚马逊的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纸本书的现象就可以说明。我觉得作者和出版商应该从务实和正面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电子书可以降低发行成本,提高发行的效率,而且可以用很快的速度把书送到读者手里。现在要做的是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既能符合作者的权益,而同时又能迎合电子书普及的潮流的出版销售模式。这是一个不能被主观意志转移的东西,否则你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因为电子阅读的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电子书籍的借阅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在大学图书馆里,电子书籍起码也有五六年时间了。在我看来 Kindle Library Lending 只是一个在出版商和图书馆之间合同逐渐完善的一个过程罢了,从而规定图书馆可以如何出借电子书,另外每本书的定价和需要买多少个阅读权的问题。拟定电子数据库合同基本上是目前图书馆管理中最日常的工作之一。2、美国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有什么不同?能否请你比较一下美国和中国的图书馆? 美国图书馆有什么让你特别喜欢的地方?这是一个可以写一篇论文的题目。不过,要回答起来也并不难。我觉得和中国,以至于同世界上很多国家图书馆相比,美国图书馆的一个最特别的地方,是参考咨询服务台,它往往处在图书馆一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从那里,读者们可以从图书馆员那里得到小到找厕所、借笔,大到构思电子资料库检索、博士论文找资料的各种服务。这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方便。这也是图书馆,尤其是大学图书馆支出最大的部门,因为在大学里所有的参考咨询服务台的值日的都是起码有图书馆学位硕士的馆员,而且一般的大学图书馆馆员都另有其他的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另外一个明显不同是馆际互借的普及,很多公共图书馆也有这样的服务。当然, 学术图书馆的互借范围甚至可以出国界。3、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图书馆?中国的、美国的。如果说收藏,这比较难比较,还是说图书馆的环境吧。中国的图书馆我去得不多,所以没有太多发言权,但从走马观花的印象中觉得中国一些新的图书馆往往是在规模上给人很震惊的感觉,但如果要经常去,可能不是很方便,因为那些特大型的图书馆从街上走到要能坐下看书的地方, 要走很远。所以,除非我想在那里呆上大半天,否则太费事。我自己是比较喜欢社区内的图书馆,过去我家离卢湾区图书馆很近,散步过去,看看书报,很方便。在美国我是去过很多图书馆,尤其是大学的图书馆。因为看得多,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而且也有些审美疲劳。但如果一定要我选一个我喜欢工作的图书馆,我大概会选洛杉矶附近的汉廷顿图书馆,不是说这个图书馆有多么好,但它外面的花园很漂亮。4、政府要求至 2011 年底,全国国家级、省级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杭州图书馆让乞丐入馆,引发部分读者抗议。对于这两件是,您有什么看法?(以下问周德明馆长)对于‘零门槛入馆’会不会存在什么问题?首先,让流浪人士进入作为公共场所的图书馆,没有什么可不可以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享受现代社会提供的公共设施便利的权利,但同时,我们也要顾及其他图书馆使用者的权益。尽管美国人口的分布比较乡村化,图书馆面临流浪人士的情况相对中国要少一些,但在很多城市图书馆还是有这类问题。另外,因为美国的大学是没有围墙的,所有的人可以自由出入,所以,在大城市内的大学图书馆也有同样的问题。在加州大学系统,伯克莱分校是个城市学校,他们的电脑都需要登录,而且有些阅读区是要出示学校的证件才能进入。除此以外,美国一些图书馆的做法是:图书馆可以制定一个图书馆使用须知: 让所有进入图书馆的人都能遵守同样一个规则,而不是针对某一部分人:你可以规定大家要保持干净、不可喧哗、不可睡觉、不可抽烟、不可带入任何动物、不可做和使用图书馆无关的事。如果违反这些规定或者影响他人(一般是其他读者有投诉),图书馆警卫可以要求此人离开。另外,现在美国图书馆的使用者,其实大多数人是来上网的。为了保证本馆基本服务对象的需要,现在一般的图书馆,包括很多大学图书馆的电脑都是需要登录的,这样,外来人员无法上网的话,也就能控制不少流量。5、Amazon Kindle、Apple iPad 的热卖、美国第二大 Borders 博德斯破产,让人看到了数字出版的崛起与传统出版的没落。您是否尝试过数字阅读?关于纸质书与数字出版的未来你有什么看法?纸质书是否会消失?请您预测一下图书馆与纸书与电子书的未来。我在差不多 10 年前做过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当时的结论是,电子书的阅读质量不及纸本的,在放大以后,字体的边缘毛糙。而且阅读器的光线也使人容易疲倦。现在这些问题由于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解决,而且电子书籍在行销和生产上的成本上的优势
  1. 关于天津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莱阳图书馆、广东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分馆的书架摆放和格局的讨论,尤其是高处书籍的摆 放 设 置 。
  2. 关于国内图书馆接受馆员进修,以及图书馆员是否需要学习数学、统计学的讨论
  3. 辽宁省图书馆对外开放及图书馆馆藏图书、建筑面积和绿化等问题的讨论
  4. 关于外文图书馆学课本和图书馆学教材建设的讨论
  5. 由朱大可《图书馆,已沦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引发的讨论(续38
  6. 高校图书馆在职人数情况和学校职工退休、职称问题的讨论
  7. 关于国内外图书馆学思想的差异,翻译、阅读外文图书馆学著作之必要性的讨论
  8. 图书馆和实体书店合作模式,近些年来哪个地方做的比较好?
  9. 关于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其它会议信息,以及参加会议重要性,与图书馆员职称评定的讨论
  10. 图书馆工作人员对馆内智能设备采纳态度的问卷调查
  11. 关于图书馆员制度管理、绩效管理的讨论
  12. 图书馆现场选书借阅(PDA)模式流程优化的讨论
  13. 关于图书馆借阅、书库整理外包和编目外包的讨论
  14. 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卷情报学卷新版启动的讨论。
  15. 高校图书馆对教辅人员基本工作量考核原则的制定办法
  16. 关于图书馆学方法、技术、图书馆员专业性及阅读推广等方面的讨论。
  17. 关于高校图书馆选书类型、图书质量和采编制度的讨论
  18. 《图书馆论坛》2014年第12期电子版及圕人堂民间审稿的讨论
  19. 美国大学图书馆学、信息学专业留学及就业问题的讨论。
  20. 有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发展的讨论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某图书馆对麦子老师做的访谈[EB/OL].(2016-04-30)[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5671.

[2]麦子.某图书馆对麦子老师做的访谈[DB/OL].圕人堂周讯,2016(103):15.

[3]麦子.某图书馆对麦子老师做的访谈[DB/OL].(2016-04-30)[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5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