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肉:年轻的同学们,如果你们以后真的到图书馆工作,我建议无论你们的岗位是什么,都要到流通部门接触读者。至少半年以上。我觉得我以前在教务处那么久,接触的学生多,跟长年在图书馆内勤不碰读者的人,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朗月孤舟:扣肉要新人接地气。扣肉:这些人缺乏对读者的关心和爱护。我们馆长说,新入馆的人,都要在编目实习半年。我是觉得没有必要。我始终觉得接触读者多了,心里会对读者有感情。总之是以为读者更好服务作为前提。hanna:我们馆领导这几年‘以人为本’,尊重馆员个人发展,把本来从事核心业务的比如分类、编目、采访的同志(采编部累,老师也愿意离开)都分解到了看起来高大上的岗位上,比如阅读推广、查新、教学等。华夏:分类、编目、采访,这些都可以外包的。空谷幽兰:图书馆的业务特别在高校,我以为更需要关注读者服务、阅读、查新,教学做得好学生能更多受益。hanna:现在学校做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也纳入其中,属信息化处负责。这样看起来,趋势就是,图书馆只要提供一些服务即可,作为一个机构可以消失了。春丽:不要消失,可以被合并。2014:被信息化处合并了。春丽:被信息中心合并挺好啊,地位提高了。朗月孤舟:信息中心合并,地位会更加边缘化。2014:现在有学校是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在一起的呀。朗月孤舟: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合在一起非常牵强。朗月孤舟: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蓝马:现代图书馆从诞生那天起就是存储知识、整序文献、确保读者公平获取阅读的场域,并不是说传统形式的采编阅才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和其他咨询服务就不是图书馆,即使在互联网如此蓬勃的今天,确保信息的公平获取,尤其是海量信息的整序和分类,仍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只是我们应对变化的步伐走得还是太慢,好似图书馆的知识传播价值变得越来越微弱,在激发人们创新创造的作用上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但图书馆确实是传播知识、启发智慧的最佳场所,图书馆人需要清醒的看到这一点,顺应时代开启变革。嘉懿:@蓝马确实如此。但很多文化组织/制度虽然声称自己为维护公平获取特定社会资源而存在,但实际上它们主要是保障了中产阶级的公平获取,对这种组织的描述也浸透着中产阶层口味的话语;有些阶层比如精英并不需要或很少用这些社会基本资源;有的社会阶层利用这些资源的成本非常高以至于哪怕是免费的,利用它也成本高昂以至于不利用才是合理的,比如很多西藏牧区的孩子并不参观北京的一个免费公共设施。所以,有时候,图书馆让一个乞丐或流浪汉入馆,就可以成为爆炸性的新闻。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在流通部门积累服务经验与技艺[EB/OL].(2016-07-01)[2025-04-18].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857.
[2]朗月孤舟,扣肉,hanna,等.在流通部门积累服务经验与技艺[DB/OL].圕人堂周讯,2016(112):26.
[3]朗月孤舟,扣肉,hanna,等.在流通部门积累服务经验与技艺[DB/OL].(2016-07-01)[2025-04-18].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