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董:很好奇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存储是怎么解决的,他们现在纸质馆藏的采购量应该是国内高校图书馆最大的。简@约:听说中山大学没有借阅上限。图谋:中山大学图书馆的馆舍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下。有些信息是比较好了解的,官网可以查询。馆舍总建筑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达745万余册(件)。信息来源:http://library.sysu.edu.cn/about。关于中山大学的借阅权限问题。图谋粗略检索了一下。官网未发现相关信息。搜索引擎获得了一些碎片信息:‘2014年中山大学图书馆实行了借书数量无上限制度’;2016年中山大学图书馆阅读报告‘借阅达人中借阅图书最多的有701本,排名第二的也有619本。’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上限就是‘极值‘,701本。假如与馆藏总量/馆舍面积来得出‘馆藏密度‘,许多馆比中山大学馆的"馆藏密度"大。biochem:关于评选借阅达人及对借阅达人进行奖励,本群之前都讨论过。701本,大都是查看书中的部分内容或某个知识点吧,不可能通读的。像我们专业的学生,上课、写作业、做实验、写实验报告,几乎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图谋:关于‘借书数量无上限’,个人认为,它的核心意义是传递服务理念:图书馆在努力为您提供您想要的服务,您要不要,要多少,您随意,我尽力。‘借阅达人‘很有可能是该政策的实际受益者。当时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影响,近年有不少馆先后将借阅权限提升了,甚至是大幅提升了。馆藏原本属于图书馆的‘命根子‘,这方面的问题算是比较清楚了,但付诸行动方面还有待加强。图谋:关于‘不差钱就不是问题‘。图谋有些感慨,单单是2010年之后建成开放的新馆,为数也不算少,图谋实际参观过一小部分,我的感受是: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需要大方些,否则花再多的钱也是问题多多。有的新馆,外观不错。馆内也上了不少新设备,有的可能就是刚开馆的一段时间运转一阵子,之后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的是长时间休眠了。存储书库实际是图书馆的一部分问题。图谋:关于存储书库,苏州第二图书馆的‘智能立体书库’,是一种本土化本地化探索与实践,其运行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苏州第二图书馆智能立体书库是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自动化书库内将全程自动化存取书籍,实现图书的高密度储存和高效利用率。大型分拣系统,实现图书高速分拣和精准配送,与智能立体书库组成了苏州图书馆文献典藏中心和流转枢纽,促进全城文献流动,提升文献服务时效。成功地实现苏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典藏管理和‘线上线下’借阅服务。读者通过苏州图书馆网站或移动端手机等,就能发起图书借阅,系统按流程将读者所借的图书送达借书人指定的取书点。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所有苏州图书馆的分馆和无人值守借书柜均可选择一个地点作为取书点。同时,通过引入最新的IT技术,对馆内的计算机网络设施、信息化设备、图书馆业务系统和专业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搭建起专业性、自动化、数字化、全开放的信息化平台。’。这有可能会是存储书库的‘升级版‘或‘升级模式’,有条件的馆,会进一步跟进与效仿。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存储书库及升级版[EB/OL].(2021-03-12)[2025-04-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618.
[2]图谋,董董,简@约,等.存储书库及升级版[DB/OL].圕人堂周讯,2021(357):7.
[3]图谋,董董,简@约,等.存储书库及升级版[DB/OL].(2021-03-12)[2025-04-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