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w:《童年的镜像》。大馆的书多就是好哇。期待下次听听沈老师不感冒中的声音。学图-*:买一本放在学院资料室。pww:自己买这书挺好。如果是院系资料室,是不是应该只是本学科专业的书。学图-*:那我就自己收藏好了。捐给资料室。@pww。其实你仔细想想,资料室真的不需要这样的书吗?奎林说:也需要。pww:院系图书室/资料室的定位是什么,比如一个大学里面的外语学院的资料室,如果《童年的镜像》也是购书范围,那没什么书是不可以买的。我羡慕的是,像沈老师所在图书馆,每来一批新书,先会集中展示一下,翻看每本新书,书切口一页一页划过手指的感觉,发现一本自己有兴趣阅读的书的感觉…。学图-*:@pww订一本而已。不需要深究。我这里和图书馆订阅要求差不多,学院老师认为需要的,资料室和图书馆没有的,除了教材以外,都可以征订,与专业离得较远的订一本,与专业相关的,复本3-5本。专业课程必须的,10本左右复本。在我之前,30本复本都有。学图-123:@pww只要是有助于专业教师科研需求的,和专业学生提升专业素养的书都需要的。童年的镜像,我上午听沈老师讲了一下,我觉得还可以,我是学院员工,我需要也是订阅范围。pww:你觉得老师有需要,采购了该书,说不定教师看了,还促进了一下学科交叉和融合~。麦子:@学图-123即使一本也不可以。我自己是管一个页面,处理全校师生个人研究书籍申请的,我们早已没有资料室,所以所有的书只有在图书馆有,但现在大约每周收到2-3本的要求,而我买的大概平均每周一本。不符合我的要求最后没法加到书库里的,我是不买的。所有非学校邮箱的申请,我是看都不看,直接跳过。道理很简单,买了不符合收藏规定的书,这说明我的专业判断是有问题的,以后看到,其他人会说:怎么这样的书都有?另外,一本纸书的处理成本10年前是25刀,现在大概是35样子,这是浪费资源。买和不买,是否通知这人我。https://library.ucr.edu/collections/suggest-a-book。这申请在地球上的人都可以填的。当然,我们其实在馆藏建设上是设了太多的层次,也就是在馆藏范围内,我们不能漏过一本书,从每周不到一本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是相当有效率的。当然,每周一本也没有,说明这个系统也是有问题,即使符合馆藏规定,还是买了不该买的书。pww:不是只是订1本不用深究、也没几十块钱,不是这码事。也不是辩解说采购馆员也是读者啊、我喜欢什么书,那就可以订购的。这是涉及馆藏政策、订购方针的问题…。麦子:@pww@pww是,漏洞一开,这政策就没有了:李老师可以买,我为什么不可以买。pww:《童年的镜像》这书的副题名是:中国童书出版与阅读文化建构。纯粹是个人想了解一下童书出版,我想看看此书。麦子:我自己是可以买任何我想看的书,但我从来没有破了自己的规矩,因为要么去馆藏互借,要么自己买一本。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按标准入藏:符合的不漏,不符合的不入[EB/OL].(2022-06-17)[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333.
[2]pww,学图-*,麦子,等.图书按标准入藏:符合的不漏,不符合的不入[DB/OL].圕人堂周讯,2022(423):12.
[3]pww,学图-*,麦子,等.图书按标准入藏:符合的不漏,不符合的不入[DB/OL].(2022-06-17)[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