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捐赠图书的利与弊

   圕人堂周讯(总第423期20220617),第14页,宋晓莉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hanna:@麦子我们一个学院的老师把自己的教材送了几十本给图书馆(已有馆藏好几册),我们在漂流架上放了八个月,最后当废品处理了。也不知道咋被这老师知道了,炸了锅,告到馆长那,不依不饶。
biochem:当时就不要收嘛。
hanna:说起馆藏要精选,领导就一句‘百花齐放’。@biochem他让学生直接拿过来的,都没个经手的馆员。
麦子:@hanna你们的内部运作是有问题的。
hanna:问题大呢。空有个图书馆的壳子罢了。
麦子:我们图书馆这类的,只能通过我一个人,当时我和馆长的约定:加不加只能我说了算。我的策略是把大多数的书堵在馆外。这里有两点: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规定,而且切实执行,否则,最好干脆不要这个规定。
碧海潮生:@hanna如果馆内已有相同复本,一开始可以直接告知捐赠者其提供的捐赠不在收藏范围;另外,对没有多大价值纯属凑数用而收藏的书,在收藏的时候也可以明确告知捐赠者所捐赠的图书,图书馆有自行报废或处置权,好让捐赠者事先了解图书处理流程,避免后期产生无谓的争端。
hanna:@碧海潮生一开始就没入馆藏,只放了漂流书架。漂流到没有,不是很正常嘛。就这也不行。
麦子:我遇到过学校管理层需要一本书做培训用,但这书我自己是不会买的。但学校觉得通过图书馆的渠道很方便。于是这样,我用我的系统买了这本书,向学校收钱,收到书,让一个学生送到校长办公室,同时电邮通知:这书用完后,就是个人的,当废纸回收也可。
麦子:@碧海潮生你这是zhan。
麦子:正解,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否则就拒绝,而且,即使我们不加的书,是不可以返回给捐赠人的。@碧海潮生当然这样,一码归一码。
碧海潮生:从捐赠者角度看,都会认为我把自己的书送给你(且不论捐赠图书的质量),图书馆就应该有义务和责任保管好,结果图书馆在没有明确告知本人或征求意见的情况下就私自给处理了,对捐赠者来说可能是他捐赠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回报,所以会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图书馆。@麦子此类捐赠导致的问题在国内高校图书馆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馆藏数量不足的时候发动师生捐赠图书,五花八门的书都流到图书馆了,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可阅读价值,大部分都在书架上充数。
麦子:这个过程是100%的公关过程,而不是什么发展图书馆馆藏之类的废话,因为除非是买不到的特藏,捐献是对图书馆馆藏的一个否定和干扰。
hanna:这事就是没说清楚,因为没人经手。老师想当然了。
碧海潮生:买不到的特藏书或者比较稀缺的图书,一般都不会轻易捐赠给图书馆的。巴金赠书惊现旧书摊家属致信国图要求归还手稿https://www.chinanews.com.cn/2002-12-17/26/254488.html。
麦子:@碧海潮生我很理解,尤其有时去国内大馆,对方好心,还让我参观捐献陈列室,我心里想:这馆藏建设已经做到这个失败的地步,还好意思用这么好的陈列柜来掩饰自己的实际错误。@学图-123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你这么做就是加深其他人的一贯看法,图书馆就是一个一点用处都没有的机构,我说什么,你一定会做,而且还甘心情愿地做。这个问题,以前说了N遍,我文章也写过了。所以不知道的人,可以去看看我写的文章,因为有比较详细的背景介绍。
碧海潮生:捐赠牵涉到各利益群体,稍有处理不好,反倒给图书馆带来诸多不必要困扰,不管出于自愿或者被动目的捐赠;一般捐赠者会选择一些个人收藏价值不高的图书捐赠出去,而这类书对图书馆自身来说是一点收藏价值都没有(也不排除部分有价值图书),图书馆而言,收来的捐赠图书,接受不是,处理掉也不是(尤其是一些领导捐赠图书),两头难,只能放在书架角落蒙尘了。
麦子:但总之:捐献这事是100%的公关,而且是被动公关。和图书馆馆藏建设没有关系,因为图书馆是需要主动花钱去做馆藏建设的。@碧海潮生是,因为这些敏感棘手的问题,图书馆一定要事先做好政策上的安排,有规定。另外,千万不要征集捐献,因为这基本是没事找事,自己往自己脚上开枪。我这是苦口婆心,几十年的经验。这是我的文章。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191386.html。
碧海潮生:常读常新。
麦子:当然,文章写得客气一些,但捐献的事是一个麻烦事,图书馆能做的,是把一件很麻烦的事尽可能引导到对自己比较有利的方向,疏解这个麻烦。最好的结果是通过这个过程,让对方能捐钱给图书馆。最后,专门的捐赠陈列柜其实对图书馆是一个最不好的选项:即使不考虑书的内容,有无复本,这办法需要占图书馆更多的空间和资金,另外最要命的是这些书里和主库的书是分开,从收藏看没有连续性,对读者,以后的馆藏审核等都是麻烦。我的前任为了一笔很大金钱捐献,作为条件,开了一个陈列室,但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是办了一件大错,但协议就是协议。后来我们把这的收藏和图书馆系统完全分离,不加任何有关的新内容。现在这个收藏就变成了墙纸。
hanna:@麦子是个麻烦事。
麦子:这个房间现在成了一个阅览空间而已。
学图-*:@麦子我个人感觉恰恰相反。也许是因为岗位小。我在实践中我发现:我为学院接受的捐赠书籍绝大多数都是对师生有用的图书。专业性很强。有些是学院资金范围订不起的书。我个人很为学院增加这些馆藏而高兴的。3000单词专业教师要求定的越多越好,但是由于我们学院因为经费的限制,有每次尽可能满足学生(特别是大一学生)的要求,我是每次看见有毕业生捐赠3000单词我就会很开心的。我个人我期待的是毕业生好书馈赠。而且确实是好书居多。我一般全部都加工入库的。不做漂流。
麦子:同类的馆的情况是差不多的,但不同类馆的差别就大了,在有些地方,估计只要有文字的都可以,其他的不要挑剔了。麦子:
中原劲草:毕业生捐赠中的和考研考碗有关的书真不适合入藏图书馆,漂流就行了。
麦子:比盲人摸象更抓瞎。
中原劲草:前年曾到过一家,屋里书有近2千册,但真正有价值的就只有不超过十本,其中有套三希堂法帖3本,我就直接告诉对方这书的价值,我说你如果愿意捐我就只拿这几本,如果不愿意你就自行处置。后来她说她哥爱好书法,这套书她要留下。
麦子:我到过一家,原来是我校副校长,有3万本,书都不错,很高的质量,各类的书都有。我一本都没有要。
中原劲草:国内,尤其是高校,总觉得那些名教授的收藏很珍贵,啥稀罕事都能做出来、啥承诺都敢做,近些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书很大一部分都是图书馆收藏了的,极少部分是没有的,主要是一些地域性较强的地方文献,但建专柜专室的多了去,原因嘛就如你文中所言较为复杂。很多事后就是鸡肋,丢又不敢丢,收藏着占地方,而馆舍不断告急。
清:@麦子我感觉捐书要看馆当时需要,说实话,要是作为分类编目,我不支持别人捐书,因为这个增加分类编目的难度,有可能找不到编目数据,手工来判断分类编目,还要贴磁条,还有书可能比较老,有霉菌啥的等等,作为普通一线工作人员,我是不太赞成别人捐书。还有要涉及到办公室要给证书啥的。作为一个捐书的人,他有可能希望捐书这件事被大家看见。
麦子:@中原劲草完全同意,名教授的收藏珍贵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其中有图书馆自己不所为,热衷于和自己主业没关系的事。@清你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很多冠冕堂皇的事都变了味道,把对自己有利成了主要动机。这其实也就算了,现在有时还反过来,要把自己有私心的事正名。
姜*峰:私人藏书怎样发挥其价值,被更多读者使用,最近成了这段时间大咖热议话题!很有意思!我也长期关注这一块,对于私人藏书进入公共文化系统,还借用了一个热词‘私家藏书活化’。前期,在走访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农村和基层社区图书馆时发现,较多社区和农家书屋是缺少图书资源的,购书经费保障率较低。就想着牵头发动私人藏书捐赠。为了获得理论支持,认真查找资料,喜获麦子老师著文。其中一个观点让我思考更多:在一个不缺捐赠资源的国度,面临更多的问题却是馆藏空间!
麦子:@姜*峰我不是很理解最后一句,但图书馆的情况一定要因地制宜,另外就是在服务读者和自己的人力和资金方面做最大的平衡。如果做不到100%服务读者,你起码不能损害他们的利益。在我看,很多图书馆在捐献问题上是做了对图书馆和捐赠人有利的事,而变相损害读者利益的。
姜*峰:麦子老师,我调研的社区图书馆捐赠资源还不多,捐赠自己的资源的风气不浓。还属于需要动员才能捐赠的阶段!现在捐赠气氛不浓,不代表将来也不浓,也许不久的将来,确实会存在发达国家一样的问题。例如,捐赠资源太多,捐赠者要求很具体,期望值超过社区图书馆服务能力,等等。
麦子:@姜*峰我不知道国内是不是有这样的:比如我成立一个社区图书馆,然后建一个辅助委员会。比如麦浪社区图书馆读者协会,先发个公告,看看社区里有什么人愿意加入的,找一些愿意服务的人。然后找了比如7个人,最好这里面有钱有闲的人。开一个会,说我们这图书馆缺书缺钱,看看有什么办法把这事做起来。捐赠的事其实和财富没有必定的联系,即使在美国大部分的捐赠其实来自草根。或者,我建一个社区图书馆,但加入的人需要拿一本小说来加入。如果你找不到这样的人,我觉得你这社区图书馆也就不要开了,因为你这社区连读书的人都没有,还不如开个茶社让老头来下棋。@刘*平其实,社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10岁以下的儿童。Theobjectivesofthisorganizationare:0topromotereadingtonewborns,infants,andtoddlers01toencourageparentandchildbondingthroughreading。
姜*峰:麦子老师提及的社区图书馆有点像我们认为的‘私人图书馆’或民间图书馆。国内社区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末梢,是建立在社区的一个组织机构,或是文化导引标准,承担着文化传承、服务、管理、宣传、科普等功能,正如它本身表现的一样,社区馆员属于一专多能,不同身份,不同职能,空间场所也是聚散随性,形式多变。会随着需要,将阅读空间与其他空间随时整合。
麦子:@姜*峰我上面说的我自己没有遇到过,我遇到的都是公共图书馆系统的社区图书馆,里面的工作人员是拿工资的。
姜*峰:我调研的社区图书馆馆员也是拿工资的,但是,因为经费太少,普遍不能安排专职馆员,参加业务培训的人可能是A,做事的可能是B,普遍存在拿工资的是甲,甲对于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做具体工作的可能是临时安排的乙,乙仅仅对当前从事工作负责。
默默:@姜*峰高校图书馆也是如此。
学图-*: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191386.html我们要尽可能争取图书馆的权利,并婉拒赠书方的不合理要求。图书馆的底线应该是:我馆同意接受赠书,我们将全权处理这批图书包括直接作废纸回收或出售的权利,对于那些最后收入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我们将它们视如正常采购的图书,直接并入图书馆收藏并且不做任何特别处理包括不另加藏书签。除此以外的任何要求都可视为特殊要求。图书资源是一个流动的有机体,一定要不断更新而且需要和相关的其他资源相互弥补才能相得益彰。我说的这些都是因为有一个深刻的教训:30多年前,我馆收到了一个当地著名原住民的捐款以及收藏,包括一些手稿和其私人图书馆的图书馆。因为手稿等非出版物很有价值,所以在特藏处收藏。不过,他的私人图书馆其实就是一个工作收藏,质量普通,但当时的经手人很想得到这个收藏,并出于捐赠人是知名原住民的政治因素,就答应专设陈列室。尽管决策人员很快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再也没法收回承诺,于是就把这间房间作为阅览室和会议室,并禁止出借这些赠书或加入任何新书,让这个收藏冻结起来成为摆设,并且这个空间也可以充分利用。用精益求精的方法处理捐赠工作而且坚守图书馆自己的理念不仅能提高图书馆本身的声誉,更可以吸引更出色的捐赠人。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遇到一个有对学术和文化有奉献精神的捐献人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而这类不计个人得失的捐赠人的出现也是一个成熟的现代社会的标志,但这多少也要有社会的鼓励和培养,作为一个公共机构,图书馆其实也是有这方面社会功能的,要让人们了解如何做有社会责任的公民,而不是一味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在中国,有些人可能纯是为了得到捐赠证书或者单独成列赠书的福利,还有大量的退休人员把自己生活琐记和诗歌散文集送给图书馆。这除了给自己留名,对图书馆和社会没有任何好处可言。所以,图书馆一定要在操作上滤去这些杂音,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总之,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捐赠工作,因为和其他图书馆业务一样,这是一个不断变化中的事物,另外它是有利有弊的。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我们做图书捐赠业务还是不做,一定要因地制宜,看看什么是适合本馆情况的,并时时把图书馆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我们以全方位地服务本馆读者的最终目标。
麦子:这些倒是写得很好的,和我想的一样。
罗*尔:《焚毁书籍》这本书能回答捐书中的一些问题。
图谋:圕人访谈:收藏捐赠图书的利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191386.html图谋按:本文系河滨加州大学资深馆员邱葵先生接受《高校图书馆工作》专访所作。原文刊载于《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年05期‘思辨·感悟’栏目。引用格式:邱葵.圕人访谈:收藏捐赠图书的利弊[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5):87-94.
学图-1*: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我们做图书捐赠业务还是不做,一定要因地制宜,看看什么是适合本馆情况的,并时时把图书馆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我们以全方位地服务本馆读者的最终目标。
学图-*:@清不是我说的,我是复制的邱葵老师文章的内容。
碧海潮生:纸书堆: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服务研究https://mp.weixin.qq.com/s/uno6s4JwaSk3oEtHVPCRMg。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收藏捐赠图书的利与弊[EB/OL].(2022-06-17)[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334.

[2]麦子,hanna,碧海潮生,等.收藏捐赠图书的利与弊[DB/OL].圕人堂周讯,2022(423):14.

[3]麦子,hanna,碧海潮生,等.收藏捐赠图书的利与弊[DB/OL].(2022-06-17)[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