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er:@徽子 所以痛苦啊,评估后就得公共馆一般尽量按照这个指标定计划,工作要求,因为不知道下一次是不是也是这个指标,但是如果下一次指标有变动呢,永无休止的折腾。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第七次的评估指标和第六次的评估指标的差异性。中原劲草:跟着风向转,容易迷失自我啊!boner:咋办,评估为王啊。弯曲的直线:@闽农林大圕-李* 鄂馆长认为图书馆运行应遵循‘本质驱动’的四段式逻辑,强调从图书馆本质出发,技术和服务选择必须以服务读者真实需求为核心。鄂馆长倡导图书馆人应怀揣人文精神,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特别是要保持对图书馆事业的深厚热爱,避免盲目跟风,确保图书馆工作能够有效服务于用户需求。道无言:@boner 那是以评促建,专家展望未来,给行业引路。绿叶:@弯曲的直线 鄂馆长原话:书在——灯不灭!图书馆从业者内怀‘淡泊名利、追求真理’之心,外践‘求真、细致、真诚、仁爱’之行。道无言:以评促建的说法是中图学会提的,去看官网,今年还在提@boner。biochem:‘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重在建设’。boner:@道无言 一直在提的,但是对我们做实际工作的人来说,确实难。钱*源:@弯曲的直线 按照这个第一性,很多零借阅的图书都不用买了。齐齐:理想和现实拥有差距,很多图书就是为了评估凑数用的。年新增图书,如果按照第一性,没有需要就不采购,估计也不需要买几本了。毕竟读者还真的不太需要。弯曲的直线:@钱溪源 零借阅的东西说明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的需求不匹配或者零匹配。图书馆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在文献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最佳匹配。不是说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不高嘛,从文献信息资源和读者需求的最佳匹配研究入手,或许是一条提高图书馆学科学性的路径。绿叶:毕竟出版社一年内出的就那么多书,图书馆采购又有种和册的指标,所以的所以……有充数的也正常。绿叶:@弯曲的直线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指挥棒的问题,领导首先能想到的是能否达到最基本的评估指标。艺职图:@绿叶 言之有理得很!我刚刚得到通知,图书馆就连达标需要的购书经费都被缩减了……。弯曲的直线:@绿叶 指挥棒的问题,其实还是图书馆学界没有拿出真正有效的让人信服的理论影响决策者,不知道我这样说对不对。钱*源:@弯曲的直线 这个~我也是读者,读图书馆的纸书的比例逐年下降,真的,z-lib,越来越香了。单就纸书部分,图书馆的作用,可能藏的功能和比重占更大。河洛图刘: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政策专家就很厉害了。河洛图刘:影响力很大。齐齐:主要是普通馆除了特色馆藏,其他类的图书是否真有必要去藏。boner:@河洛图刘 算了吧,你去看看指标,都是一帮高校学生做的,一点都不符合公共馆。河洛图刘:影响全国的好几干家公共图书馆。麦子:@徐徐清风 难说,这其实不是一个纸本和电子的比较,而是质量的比较。书的质量的评估bibliometrics文献计量学有很多研究,其中有文献的使用周期。我自己感觉是90%的书在出版以后使用极低。99%的书在出版后三年在被使用的可能性在千分之一左右。所以,要让这些书再次使用的实际可能性比铁树开花还不可能。同时,图书馆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储存代价,这个问题我是说了n次,新来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写以前的文章。麦子:因为 @徽子 删了一些发言,后面也有关于躺平和奖励努力工作的评论。我就乱说几句:专业性的核心在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每位职场人的基本职责。尽职尽责并非为了博得赞扬或奖励,而是对自己职业素养的坚持。如果周围有人选择‘躺平’或不努力,那是他们的选择,与你的专业态度无关。过分追求突出表现,期待领导始终给予奖励,可能会偏离专业性的初衷。真正的专业,是以一贯的高标准对待工作,无论是否获得外界的认可或回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的管理艺术,但有时是很难的平衡。奖励性的管理翻车可能很大,因为会变得大家都不满意。我以前听说过一个地方,馆长每年拿了1000美元来奖励5个人,搞评比什么的,结果为了这区区200块,大家都不愉快,结果弄了2,3年就不了了之。闽农林大圕-李*:做多了,早就习惯了——听鹧鸪叫你还不种地啦?每天事情那么多——哪里有时间管这些人哦……。西航王*丽:@麦子 赞同麦子老师的发言,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不断地成长,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至于其他的事情不要有太多期待,有则锦上添花,无则依旧风华。境由心转,心态决定一切,没有期待也不会有失落。自己要知道在干什么?做什么就行。麦子:@西航王*丽 是,做事问心无愧就好了,否则其实就是自我折磨。说穿了就是一个饭碗。人是很脆弱的,我对自己要求不高,每天早上起来,今天还活着,已经是很快乐的事了。麦子:@弯曲的直线 你的话我完全同意。但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我早就缴械了。当然,如果能够有能力改变,当然要做,但我觉得自己的心理调节很重要,我起码不能为了工作中这类琐事来消耗我自己。boner:是的,所以工作么就是工作,尽力而为就可以了,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就可以了。徽子:说白了,我们不是为了领导干活。图书馆陈*:是为了自己那份收入,那份职业操守。雨过天晴:@hanna 是的,这几年明显容易多了,2018年以前我们一年最多上一两个,有时候还连着几年剃光头,2018年以后,每年都是两三个以上。现在就很搞笑,馆里近一半都是副高了。hanna:@雨过天晴我们在学校评,基本出不了校,无望。雨过天晴:我们前些年也是在学校评,很难出学校。2018年以后都放开了,学校也不管了,够条件就往省里报。不过评聘分开,现在评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聘上的好几个,还在增长中。hanna:我们的馆长助理连续几年没评上副高,去年去扶贫了,要三年才回来。河洛图刘:@雨过天晴 你们省级单位估计高级占40%以上吧。hanna:78年的,回来都50了。再往上提拔估计也不可能了。雨过天晴:@河洛图刘 应该是30%。河洛图刘:公共图书馆分一二三级,40,35.30。雨过天晴:@hanna 运气好的话,55岁之前,说不定还有机会。hanna:看他运气吧。河洛图刘:评估定级的一二三级馆,高级岗位按40% 35% 30%。然后就是文化馆图书馆参照执行。hanna:那我们馆10%都不到,还算上博导馆领导。河洛图刘:代价大了,基本学术条件才达标。绿叶:@雨过天晴 我觉得这也是指挥棒的问题吧?核心期刊要看作者单位,职业院校的作者,核心期刊根本收都不收,也不能非要以啥核心来限制死大家吧?制定政策的也要与时俱进再说前十年的核心期刊文章我也有拜读过一部分,除了那些专家级别的说了些让人心服口服的现状和解决办法,其他某些也没有多少应用指导实践了,还不是自己在自我欣赏自圆其说。徽子:@绿叶 是的,但没办法,除非加大投入,比如到点就升。河洛图刘:能力强密集的单位,内部竞争就不可开交。河洛图刘:那次图书馆论坛主编讲,就是一般杂志2年刊登上一个就不错了。图书馆小金勇:目前高校科研与业绩比例各占一半,业务琐事多,如何重科研写作?那些AI能高效提高科研?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职场:坚守专业,莫为“躺平”与奖励所扰[EB/OL].(2025-06-27)[2025-07-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966.
[2]河洛图刘,hanna,boner,等.图书馆职场:坚守专业,莫为“躺平”与奖励所扰[DB/OL].圕人堂周讯,2025(581):13.
[3]河洛图刘,hanna,boner,等.图书馆职场:坚守专业,莫为“躺平”与奖励所扰[DB/OL].(2025-06-27)[2025-07-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