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漾:【讲座预告】胡小菁《BIBFRAME:发展与应用》|'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2023年第2期开放报名预约https://mp.weixin.qq.com/s/yRQcBFGrI5nYVASZo8Kl1Q。图漾:预报一下,编目精灵的讲座。上善若水:这个讲座每人应该听听。碧沚东楼:bibframe大陆也讲了很多年了。碧沚东楼:但是问题是很多基层图书馆员marc还没搞清楚,甚至不知道。小雨:信息描述上bibframe更灵活开放。碧沚东楼:做基层编目辅导时非常累,因为可能对方没接触过中图法主题词表机读目录。小雨:希望操作也能简单一些。碧沚东楼:要从头讲起。小雨:编目就是太复杂了。从解码形式上来看,编目像是上一个世纪的产品。碧沚东楼:辅导后,被辅导的老师可能只是兼职或觉得过于复杂,做其他岗位去了。小雨:很多人不愿意学。小雨:培养一个成熟的编目员得3年起步。碧沚东楼:但现阶段来看,它仍将在我们这里持续应用很长时间。小雨:书目框架可以转译marc格式。小雨:真正投入应用还是要市场推动。也会很快。碧沚东楼:但由于一些成见,可能认为是没有技术含量或不高工作,一天到一周内辅导完成。小雨:编目的技术含量还是高的。只是工作的显示度不高,所以才会这样。碧沚东楼:然后就要持续线上辅导。小雨:资源描述,关乎很多领域,图书馆这块还是专业性很强的。小雨:我记得有次看一本数据分析培训的书,上面的导师有将到,图书馆的分类法还有信息描述,都是很厉害的仓储管理体系。碧沚东楼:有时可能讲解一个作品集和作品综合集,要花很长时间,对方就是分不清J12或J222.碧沚东楼:J222.7。小雨:但是上手难度太高,所以不太通用,大部分领域也用不到这么大的资源管理体系。南京艺*:@碧沚东楼@碧沚东楼我当初都是自己摸索的。碧沚东楼:他当时分不清J121J221和J222.7。碧沚东楼:我也是。南京艺*:好理解的。小雨:我们都是编目员。碧沚东楼:我转岗到采编后,花了一年多时间每天晚上和双休日学习。南京艺*:第二个是国画合集。南京艺*:第一个是艺术类作品集。碧沚东楼:后来因为要编目西文文献,又花时间学西文编目。碧沚东楼:是很好分的。南京艺*:是啊。碧沚东楼:但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无学科背景很多基层馆员来说是有点麻烦的。南京艺*:我觉得还好吧。南京艺*:当初做乐谱是头大。南京艺*:外文乐谱。碧沚东楼:我做外文唱片。碧沚东楼:中东欧各国和俄文唱片,先背熟键盘顺序,然后准备字词典,最后再找本专门音乐辞书混着做。南京艺*:那时流通部分谱当成副本收起来。南京艺*:我为此还被批。碧沚东楼:做一张要蛮长时间,有时还要找音乐界和交响乐团的朋友请教。南京艺*:我说不应该收,但人家不听。我也差不多吧,经常向人请教的,碰到懂的人就向人家请教。总分谱还要对照,看缺不缺。碧沚东楼:唱片曲目还要一个一个打进去。南京艺*:后来还要在分谱上按总谱来标,所以做的很慢。碧沚东楼:如果换成现在做,估计精力跟不上,那时白天编目中文文献,晚上整夜加班西文唱片。南京艺*:为此还被批。碧沚东楼:因为有时间限制,因此只能一个通宵一个通宵全夜做。南京艺*:其实看到那么多分谱,头就大了。南京艺*:我们这边还好。南京艺*:没有严格时间限制。碧沚东楼:我们有。上善若水:@碧沚东楼你像是很在行的。小雨:@碧沚东楼@碧沚东楼有良心的编目员都是这么过来的。小雨:我之前考完中文,第二年考西文,三年都在摸索、学习和无尽的加班中度过。第四年开始加了连续出版物,第五年加了电子资源,全面掌握花了六七年,后来才能正常下班,还得对抗遗忘手捧资料。一本书、一本刊做半天是常有的事。碧沚东楼:我的电脑里输入法还有十多种呢。图谋:@全体成员【讲座预告】胡小菁《BIBFRAME:发展与应用》|‘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2023年第2期开放报名预约https://mp.weixin.qq.com/s/yRQcBFGrI5nYVASZo8Kl1Q。图谋:胡老师是‘编目精灵’,资深编目员,与时俱进的编目员。上善若水:胡老师是国内研究编目比较深的专家,英文很好,专注国际编目发展,她们的讲座值得听。韩红:终于有人开始重视编目工作了。碧沚东楼:光上海重视还不行,其他图书馆也要重视,特别是县一级及下面的基层图书馆。韩红:这十几年来,图书馆的分类编目加工业务基本都外包给公司了。图谋:胡老师写博客的时间比我还长一些,坚持更新博客近20年。她的博客:编目精灵III.https://catwizard.net/今天更新的博文为《RDA元数据指导文档(MGD):作品、内容表达(命名、新旧变化)》。韩红:这是最新的。韩红:RDA针对的是西文。图谋:胡老师还是首批圕人堂成员之一。韩红:太好了。上善若水:一直人重视,可惜重视之人太少了,都会给关注虚的东西。韩红:我也是从分类编目业务做起来的图书馆人。上善若水:上海图书馆用RDA中文编目已有多年。韩红:这个观点有争议的。韩红:毕竟中文有自己的特点。上善若水: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南京艺*:是滴。韩红:就算是国际编目数据共享,也应该遵照中文原则。韩红:CNmarc作为中文文献标准早已经在执行。上善若水:国家图书馆翻译了RDA手冊,与国际接轨。心素如简:曾经有个同事提问,为啥编目数据不能从最开始去解决,就是出版时即生成完善数据,这样就能减少很多图书的工作量了,我感觉有道理,但不知道如何回答。小雨:这涉及到各馆的管理体系问题。出版其实是做了基础数据的,但是各馆由于收藏的侧重不同,对数据的管理和要求不一样。小雨:比如参照类目。小雨:从图书馆整个行业来看,标准化是前提,但各个馆都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调整以符合用户习惯,比如刚才大家讨论的乐谱,对于艺术类高校,是专题资源,但是对于普通高校就是普通的资源,这里面对数据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心素如简:专题资源可以另行处理,但是普通大众图书编目数据可以尽量完善统一吗?从出版端解决。小雨:出版端现在有简编数据。小雨:版本图书馆也做。图情后学:刚工作时,做过一段时间编目,那时更多是套用国会图书馆mark数据。心素如简:cip数据实在太简单,也满足不了大多数图书馆需求,尽管calis联机编目解决部分问题,但如果能从起始端解决是不是能好?小雨:但是简编数据和祥编数据,差距还是挺大的。小雨:这个工作量太大了吧。图书馆只是出版社的客户之一。小雨:他们还面对书店,还有c端。小雨:对他们来说,数据要求提的太高并不现实啊。小雨:现在图书馆很多详编数据,都是书商做的,国图和版本图书馆也做不来那么多。碧沚东楼:书商、国图很多数据真的不行。碧沚东楼:但满足基本需求尚可。小雨:中文感觉不明显,西文简编和详编差的太多了。这块工作量很大。碧沚东楼:至于地方文献之类,只能靠编目员。小雨:但是如果中文量大,而且都是简编,大家都受不了。所以需要联机编目。碧沚东楼:中文的6字段是重灾区。碧沚东楼:西文如果国会图书馆没有,真的简而又简。心素如简:我就想啊,如果这个问题能从起始端解决,尽量有个更标准权威完善的数据,下面诸多图书馆就很省力了。小雨:rda从四个层面去谈知识描述,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各个主体面对的问题不同,需要的信息层次也不一样。小雨:想要省力,归根结底还是要变更知识描述体系。小雨:比如字段代码这个,就是累赘,字段号,指示符,子字段,尤其是中文一套代码,西文一套代码,都需要简化的办法。小雨:中西文同时做,经常字段号都切换不过来,写错。碧沚东楼:现阶段就是需要可供联机的审核要好一些。碧沚东楼:有些大型丛书内容附注都无,如果使用了这条,那图书馆采购的这套大型丛书就是死书了。小雨:rda之前,usmarc还有一堆叫啥,叫标识符对吧,一会儿冒号一会儿逗号一会儿句号,一会儿又没有。小雨:这个东西从技术上就该淘汰了。碧沚东楼:中西文加起来的字段,经常有混。小雨:都AI了。谁还靠这个识别啊。碧沚东楼:从读者使用角度来说marc非内容主题词和分类语言的其实都用不太上。小雨:编目解决的是知识描述的问题,对读者的服务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本质上还是做的图书馆自身的资源管理工作,所以后台数据要比前端复杂。碧沚东楼:是的。小雨:当然是要向读者服务的,分类主题题目作者都需要标引清楚。碧沚东楼:现在很多opac都在简化。心素如简:这都是图书馆的基础数据。小雨:但是其他的,比如0字段,3字段,4字段,5字段这些并不是面向读者的。小雨:而是针对不同的问题,比如图书的版本问题,并非所有读者都需要了解,但是图书馆员需要知道。碧沚东楼:比如不展现丛编、除606以外的主题、各类其他题名,乃至分类号。心素如简:越完善今后可能才有更多应用机会,但也说不定回头有个颠覆性技术取代这一切了。碧沚东楼:甚至不展现摘要和内容附注。碧沚东楼:只展现题目著者分类号。小雨:如果做古籍,就会发现版本其实特别重要了。小雨:普通图书,一般来说,版本差异没那么大,读者也没那么较真,非要那一版,所以说感觉编目员做的好像跟读者没关系。碧沚东楼:普通书也重要的,版本分不清,排架就是最直接的影响。小雨:但从图书馆管理文献的角度来说,版本还是重要的。碧沚东楼:书商加工经常会省力忽视这个问题,可以省查重的时间。碧沚东楼:对于特藏文献来说,版本更为重要,一些捐赠的特种文献,图书馆员承担起版本鉴定、分编工作。碧沚东楼:虽然机会很少,但遇到了就得用到。心素如简:顺便又有个问题,有没有比较好的个人图书管理办法或软件?有些老师藏书不少,是否有类似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这样的个人藏书管理软件呢?碧沚东楼:除却自己编目的,个人以前有类似的系统,后来似乎陆续下线了。心素如简:图书馆编目还可以从calis之类下载数据套录使用,但个人藏书需要这些数据就不好弄了。碧沚东楼:我一般自己藏一本做excel,然后分成五个区域,赋五个号码,然后贴个标签。心素如简:如果有这样的app挺好,毕竟现在手机用得多。碧沚东楼:有的。碧沚东楼:然后就下线了。南京艺*:因为需要大量的数学家和硬件设备。南京艺*:所以不容易。上善若水:@心素如简你提的管理办法OCLC的WMS有,境外图书馆用的很多,国内还是没家图书馆用。中原劲草:@碧沚东楼@碧沚东楼问题的根源就是来自国内啥都量化管理。之前说过很多次,我认真去翻工具书,一上午编不了10来种,别人一上午40-50种,是我真的做的不如别人?遇到古籍,想要把它主题揭示好,需要做多少考证识别工作?领导们是体会不到的,所以编目工作真的是良心活。中原劲草:@碧沚东楼@碧沚东楼大型丛书要去做个附注,有些一天都录不完一种,一种算一条数据啊。在图书馆谁认真谁就输,难得糊涂。小麦:图书馆的工作都是良心活,找不到合适的考量办法,科研是方便计量的。biochem:科研项目、论文、专著等,好量化。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从胡小菁老师的讲座《BIBFRAME:发展与应用》到编目、编目实践的讨论[EB/OL].(2023-02-17)[2025-04-02].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942.
[2]碧沚东楼,小雨,南京艺*,等.从胡小菁老师的讲座《BIBFRAME:发展与应用》到编目、编目实践的讨论[DB/OL].圕人堂周讯,2023(458):22.
[3]碧沚东楼,小雨,南京艺*,等.从胡小菁老师的讲座《BIBFRAME:发展与应用》到编目、编目实践的讨论[DB/OL].(2023-02-17)[2025-04-02].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