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讨论

   圕人堂周讯(总第375期20210716),第5页,李爱玲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图谋:关于《关于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http://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jcgk/zqyj/202104/t20210426_413724.html该文中有征求意见稿。正式的文件,粗略检索了一下,未发现,两部委网站似乎尚未公开。
麦子:我大概看了6、7遍,大致懂了,其中的一些如果用表格表示,会清楚得多。
图谋:关于那处表述,身在此山中的人看,倒是可以秒懂。
麦子:和目前的差别?这个东西的目的是?
广州书童:管理员、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的设置和现行无差别。出台这个,只是为了从顶层规范全省各地的标准。主要是规范任职时间和经历,业绩成果要求以及专著论文和课题成果。同时针对性地对实务和研究进行适当的区分。现行各省不尽一致,也没用针对性研究和实务进行适当区分。麦子:就是把现有的做法统一一下,并且推广到各省?
图谋:人家只是负责‘指导’。
广州书童:@麦子,不仅仅是这个,还要落实不唯,注重实际业绩。呵呵,上面的指导,你听不听?服从指导否?
麦子:@广州书童,这个其实很难,这类东西我参与过,很难标准化。
广州书童:起码年限标准化了。
图谋:这个‘指导’在实践中还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后续各省及相应职能部门制定的资格条件,会或多或少进行调整。因此说与图书馆这一行有着密切联系。
麦子:请解释一下年限,@图谋不知道这类东西对往图书馆乱塞人有没有帮助?
广州书童:@麦子比如以前有些地方,拿到馆员职称满三年,就可以评副高。现在全国统一了,中级最少五年才能评副高,副高最少五年才能评正高。他征求意见最后有一句:‘各地可以根据指导意见做实施细则,到时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指导意见’。
雨后彩虹:@麦子有帮助,条件放宽松了。
广州书童:就是说各省的标准只能比国家的指导高,不能比国家的指导低。
图谋:指导意见定的是‘基本标准’。对象也仅仅是‘图书资料专业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图书资料专业人员’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对乱塞人方面估计没有约束力。
雨后彩虹:国家没有标准,权利下放了。
麦子:@广州书童听上去要求更高,因为原先各地可以自行斟酌,现在成了只能更难,比如,起码6年才可以升,但也可以总不升。
图谋:当前人家在做的就是在做国家标准。
雨后彩虹:问题是国家没有具体标准,没有硬性指标标准。
广州书童:@麦子目前是没有看到途径啊。以前广东公共图书馆硕士满两年可评中级,博士满两年可评副高。以后都要低一级走起。年限只是必要条件,离充分条件还很远。
麦子:唉,就是离钱更远了。
雨后彩虹:具体标准都是各个单位决定,那么决策者权利更大。
徐徐清风:这里说的图书资料专业人员,实际上就是指图书资料从业人员。
图谋:还有一个实际是图书馆的主要领导,大多不属于‘图书资料专业人员’,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图书馆工作人员比图书资料专业人员大。
xtm0892:过分强调业绩、下放基层,这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基层领导的权力越大,还不如以前的论文项目硬件指标公平,这种改革看不懂。
徐徐清风:然后,这个取得管理员职称的高中生,不需要提高学历,还是高中生,再干满4年,就可以评为助理馆员了。还是这个高中生,再混7年就可以正式成为高中学历的馆员了!
徐徐清风:高中生学历最高也就做到中级馆员。因为再往上,副高这个条件就限制住了。
徐徐清风:副高必须有大学本科学历,但这个大学本科并没有规定必须是全日制,也可以是成人教育还是函授还是自考。所以,这个高中生,还是可以通过成教或自考等方式拿到大学本科,还是可以评上副高的!到了正高级,高中生只要通过自考等方式取得大学本科文凭,最终还是可以评到正高的!很明显,在正高职称评定上,对学历的要求规定不高,都不提博硕了,还来个‘一般应具备……’,本科还不是必须的。这么规定,无疑让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在评正高上根本没有学历优势。
图林新人:但是后面有业绩要求,比如课题论文之类的,博士的隐形优势肯定是有的。高中学历的在职人员应该是很少了吧?
广州书童:学历肯定是有优势。起点高,中级起点。
图谋:某馆‘图书馆现有职工94人,其中教授6人,研究馆员2人,博士13人。’
广州书童:13名博士,和教授研究馆员重合度如何?
徐徐清风:正高的学历要求不高,是给从事‘实际工作’,学历不太高的领导,不需要课题和文章的现实关照。
图林新人:现在的招聘基本是硕士起步了,肯定是会把评职称每一阶段的年限拉长,不然都是人挤人。
徐徐清风:如果在正高指标极缺的情况下,领导就轻松地PK过你科研硕果累累的博士副高。
图林新人:总得有套相对公平的玩法,但是肯定避免不了钻空子。
麦子:是不是有些人转到图书馆后还是用教师的编制?
徐徐清风:应该不会了。一些老师出了问题流放到图书馆,基本上是取消教师身份了。
图谋:转岗人员转到图书馆后,教师系列可以不转评图书资料系列职称,好些高校馆是这样。
图林新人:可以说存在到正高级的希望吧,不一定是教授,某种程度也有为了人才梯队过渡的考虑吧。
迷图(芷芸):新的图书资料评职称怎么定位哪些人是实干型的,那类人是研究型的?一线馆员实干型?主任以上当官的属研究型?
广州书童:应该是按照图书馆类型来吧?一般地级以下公共图书馆,高职高专图书馆实操性服务型的?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有一定研究功能?
图谋:这个分型,高校教师已经在分型: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型。具体怎么分法,职能部门通常会给出细则,且通常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干型、研究型回头可以‘抄作业’。
雨过天晴:@麦子馆领导可以走行政岗位;普通工作人员来了职称必须转图情。学校不给正高指标,我们的副高岗位至今没有5级,连6级也是前年才开始有的。
cpulib2009:内部评级按比例的,高的不升,低的上不了。
雨过天晴:@cpulib2009不好说,比如我们馆的副高指标19年本来已经满了,20年有资深处领导的老婆评上副高,学校第一时间就给指标,聘上了。我现在就盼这些有能量的副高志存高远,再去准备正高,这样才可能打破学校不给图书馆正高指标的规定。
麦子:@雨过天晴评上评不上,钱差多少?还是,这不是钱的问题。
cpulib2009:就是钱问题,单位差别不同,包括退休也是有影响的。
诲人不倦:钱是一个重要选项,不算少,但也不算很多。另外,职称晋升后的隐性福利很多,比如某种资格,他人尊重,待遇差别等等。
麦子:钱是差开后有更大的幅度,还是就差开一段,然后的比例都是一样的?如果评上,所有的加薪是不是只有通过普调来实现?
绿树成荫:差不多1000元吧。
图谋:评上只是代表有机会改善待遇(薪酬)。有的机构是评聘分开的,评上了不见得能聘上(获得相应待遇)。图书资料系列的正高,大部分只给四级岗,有的高校会给三级刚(很少),个别高校会给二级岗。图书资料系列给一级岗的,目前可能还没有。高校图书馆通常存在三类岗位(其它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勤技能),个别高校存在四类岗位(也就是也有教师岗位)。存在教师岗位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该馆承担了研究生培养任务(有教学点),另一种情况是其所在高校重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设文献检索课教研室,专职教师岗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任人事制度改革之后,薪酬与所聘用岗位密切相关。实践中,还存在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情形。也就是说,理论上是可以存在未取得正高职称但获聘四级岗位情形(少见),也存在虽然获得了正高职称但未能获聘四级岗位(这种情形是有的,职数限制、聘期考核未通过等原因)。
xtm0892:职评下放基层,最恐怖的是基层领导职称低或他的硬件够不了,他自己上不了,其他人还能顺利上升吗?所以认为基层的评审委员设置很关键,但从目前现状看,还是以馆长和各部门部长为主要组成人员,还是权力阶级的游戏。
图谋:这方面的话题,涉及的变量过多,因此需要密切联系自身实际,从实际出发。他人所述的情况,或许更多的只是增广见闻作用。具体到图书馆,其实图书馆的层次(或者说行政级别)相差是非常悬殊的。职称评审方面,图书馆层面有话语权的为数不多。关于职称评审的‘下放’,通常是有条件的(需要遵从上级职能部门的指导文件,满足相关要求)。以高校图书馆为例,目前江苏省图书资料正高职称评审权,有且仅有南京大学(注意:不是‘南京大学图书馆’)。
自由的行者:更有的问题,职称评审权下放了,学校组织不起评委会,中级职称找不到地方评。
图谋:这方面问题确实复杂,科学网上曾出现过博文,反映上海某985高校图书资料系列正高职称也愁找地方评,经历过系列波折。
图谋: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设初级、中级、高级,初级职称分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职称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管理员、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和研究馆员。这个描述实际是比较清晰的。档案系列、文博系列的职称体系设置也是相似的,高级职称也是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
广东小肥羊:我们之前是评聘分开,也存在评了不聘任的问题,但是2015年之后,就是评审结合,评了上之后马上聘任,下个月起兑现待遇。
麦子:@广东小肥羊职称承载了太多东西,如果这样,原单位是不是更不愿评你了,因为如果没有聘,人才流失的可能更大。当然,可能你走了,单位更乐意。
广东小肥羊:调动的话,有的单位是要求有高级职称。
木木贝:为了留人,有些高校要签订协议书,就是副高、正高评审通过了,要承诺起码继续服务3年、5年不等。
万寿寺路*:可是既然都是各单位分头评,说明标准不统一,那这个单位怎么认可别的单位的高级职称呢...不太理解。
图谋:比如在特定机构,职数有限制,各级岗位有比例约束。牛人扎堆时,比较麻烦。
万寿寺路*:在一个标准低的单位弄一个高级职称,然后跳槽到标准高的单位,是不是就占便宜了,这对其他同标准的人不公平吧。
图谋:有些科研项目申报,对职称有明确要求。评上了没聘,不影响人家报项目。当前的一个实际问题,不同机构的职称,可比性比较差。已经出现,有的机构引进其他机构人员,重新进行评聘。引进之前,实际会进行评估的。
徐徐清风:在低标准评上正高的,去高标准单位时,人家会按自己的正高标准重新评估你是否符合,一般需对近5年内的学术成果进行评估。
图谋:许多高校‘内卷’严重,许多讲师无法晋升副教授,其实人家任职经历、成果等是有资格晋升的,只是因为职数限制问题被卡。比如有的高校分配到某个学院,1年只有1个指标,符合条件的可能有10人。而且每年的竞争对象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学校新引进者走‘绿色通道’加塞。好些高校出现晋升副教授的要求比晋升教授的要求更高的现象。种种原因,人员流动方面受到诸多约束。
徐徐清风:还有职数内部分配倾向问题,比如重理工,轻人文。压缩教铺人员高职称指标,而多增加给教师,已成必然趋势。
图谋:图书馆的职数受到挤压,比如有的高校图书馆正高只给四级岗(三级岗以上没有)、副高不给五级岗。这种情形不少高校存在。对于高校馆,当前还存在一个问题是,不少高校不给图书馆进应届毕业生,有的会补给高校内部转岗分流人员,有的也不补给(通过业务外包或学生助理等形式‘减压’)。2021年4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图书馆馆长高级论坛发出‘推动图书馆专业化发展倡议书’。图书馆专业化发展,从当前处境来看,确实堪忧。
雨过天晴:昨天我们统计,上半年借还纸本书才两万多一点,唉,8个大书库23个岗位啊,就这点工作量,这个状况学校怎么可能重视?不是推广部乱七八糟办活动撑着,图书馆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刘建平:自动借还、学生工理架上书、保洁人员做卫生,大概LD也不明白有专业化的工作。
雨过天晴:昨天会上领导也说,十几二十年前,我们的纸本借阅2个书库5个人,一天完成大几千的工作量。
图谋:堪忧的原因是‘两头无着落’:馆领导层安排随心所欲,新进馆员安排随心所欲。抓两头的专业化才是真正的专业化。
迷图(芷芸):我们馆正在搞自助借还,缩编很厉害,去年好不容易进了一个情报学硕士。图书馆业务越来越收缩,大部分活都外包,领导都其他学院调剂过来又不重视馆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内卷也厉害,都变佛性了。
图谋:关于纸本外借下降的问题,其实也需要进一步‘剖析’。各馆下降的幅度及其下降原因其实是存在差异的,甚至是大不同的。纸质馆藏的投入方面(财力、人力、物力),从宏观角度来看,本身就是一年不如一年。
麦子:这图书馆不衰落真的说不过去。当然,自己相信这是个伟大事业或在外面说这个没问题。如果是想让自己孩子干这行,要有承担后果的思想准备。
诲人不倦:图书馆衰落还需一段长期的过程,但图书馆人、图书馆员这个职业的衰落,看起来会比较快
图谋:正视问题,直面现实,也需‘抗衰老’挺难,但‘延缓衰老’还是有些可为空间的。两代人在图书馆干的有一些,三代人干图书馆估计也会有,但比较少。
诲人不倦:图书馆员的专业性,也就是行内的自娱自乐吧。一直以来被认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信息保存、组织和检索,完全被计算机行业吊打。

  1. 《广东省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部分条例的讨论
  3. 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
  4. 关于天津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莱阳图书馆、广东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分馆的书架摆放和格局的讨论,尤其是高处书籍的摆 放 设 置 。
  5.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数字资源折合量的计算方法
  6. 关于圕人堂公益作业中图书情报博客、微博精选的格式要求的提议
  7. 《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认识与需求调查研究》及其讨论
  8. 关于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其它会议信息,以及参加会议重要性,与图书馆员职称评定的讨论
  9. 关于图书馆学方法、技术、图书馆员专业性及阅读推广等方面的讨论。
  10. 关于建立全国图书馆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倡议以及《中国图书馆年鉴2013》的讨论。
  11.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剧本《小苹果爱上图书馆》征求意见,以及相关建议
  12. 关于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的招聘、待遇、退休等情况的讨论
  13. 关于利用图书馆用户借阅系统数据实现社交功能的方式和可行性的讨论
  14. “圕人堂成员幸福感调查”“图书馆从业人员薪酬满意度调查”群投票与讨论
  15. 2014年11月制定《圕人堂QQ群规范(征求意见稿)》,2014年12月1
  16. 对《致全国大学图书馆员的一封公开信》博文引发的有关查新收费的长篇讨论
  17. 关于“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事实库”和相关数据可靠性的讨论
  18. 王启云主讲《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社会环境解析》
  19. 有关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论文,我国和美国研究生教育和美国图书馆就业要求的讨论
  20. 关于图书馆占座现象、选位系统、读者人数和座位数比例标准的讨论。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关于《关于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讨论[EB/OL].(2021-07-16)[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9064.

[2]图谋,麦子,广州书童,等.关于《关于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讨论[DB/OL].圕人堂周讯,2021(375):5.

[3]图谋,麦子,广州书童,等.关于《关于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讨论[DB/OL].(2021-07-16)[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9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