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全体成员魏辅轶: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四个锚点,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85359.html。图谋按:魏辅轶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发表的新作《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抽象与具象之路:兼论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四个锚点》。该文说事拉理,妙趣横生,纵横捭阖,张弛有度。打比方的运用,举重若轻,炉火纯青,喜闻乐见。新时代理论研究者的新面貌、新作为、新 献。圕人堂文摘特此予以摘编,期待引发进一步的关注与思考,助力其科学普及。摘编自:魏辅轶.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抽象与具象之路:兼论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四个锚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49(2):29-40.全文见:http://www.jlis.cn/jtls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30203&flag=1. 本文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出发,梳理了中国图书馆学理论抽象发展中‘面向过程’和‘面向集合’的两条发展脉络,发现这两个过程都始于杜定友的‘三要素’理论,并且在理论抽象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公理化趋势。进一步研究梳理了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具象化的过程,并指出理论具象化的三种类型:回归式的具象、探寻边界式的具象和内生式的具象。中国图书馆学缺少的不是理论,而是理论实践化的方法以及不同理论在现实层面开展竞争的方法,未能在实际工作中找到现实的锚点是造成理论实践化困难的主要原因。相应地,提出理论具象化过程中与图书馆对接的四个锚点——‘资源’‘服务’‘技术’和‘需求’。当理论的具象可以紧紧锚定在这四个锚点之上,就形成了‘用什么资源,采用何种方式服务,满足何种需求,由哪种技术实现’的逻辑问题,再通过观察和验证进而推动理论的实践化进程。最后,为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突破提出了解决办法:重视高质量的理论具象化研究,在理论具象化中锚定四个锚点,重视读者需求的深入研究,培养更多的研究辅助者,以期推动中国图书馆学理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弯曲的直*:@图谋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其实应该是全要素(核心要素有资源、技术、空间、管理、服务、读者等)及其最佳匹配关系。图书馆学的科学性是由各要素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决定的,只有解决了核心要素甚至全要素的最佳匹配关系,才能谈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也就是说,最佳匹配关系即科学性,比如,图书馆提供的资源恰好是读者需要的,不多不少;读者需要的恰好是图书馆拥有的,不多不少;技术的应用恰好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不多不少;空间的提供与使用恰好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与资源摆放的需要,不多不少;服务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全要素即全系统,全要素研究涉及到系统工程及运筹学知识。这篇文章最后谈到了研究读者需求的重要性,也算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算唯一的亮点吧。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和根基,不注重研究读者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失败;注重研究信息,却不注重研究使用信息的读者(需求)是盲目的、片面的。中国要成为阅读大国,研究读者及其需求是必须的,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考虑。资源、技术、空间、服务等更多的是满足需求,而不是拉动和创造需求,图书馆的兴旺是由读者及其需求决定的,没有读者及其需求,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谁要是把图书馆学的全要素及其最佳匹配关系研究透了,然后整出一个模型,那就厉害了,上述只是我的一点肤浅思考,算是胡言乱语吧。相对于‘文献交流说’‘信息交流说’等,‘全要素及其最佳匹配关系说’更符合和接近图书馆学的本质。图谋:很有益的思考。圕人堂文摘拟摘编《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抽象与具象之路:兼论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四个锚点》,期待引发进一步的关注与思考,助力其科学普及。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四个锚点[EB/OL].(2023-04-28)[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138.
[2]图谋,弯曲的直*.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四个锚点[DB/OL].圕人堂周讯,2023(468):13.
[3]图谋,弯曲的直*.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四个锚点[DB/OL].(2023-04-28)[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