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林逸事:采编工作真的是简单而重复,重复而简单的工作吗?雨后彩*:我估计这个工作将来出版社会取而代之,只要是商业化的产品都是服务一条龙。叮咚:@图林逸事 采访靠AI的话,就看人的容忍度有多高,觉得图书买个大致差不多就行了,那么真挺简单。编目数据如果有一个组织统一编的话,也确实简单了,但是每个馆长期工作中形成的自己特有的规则可能就要放弃。
都说AI很智能了,但是目前不论是AI写的文字还是做的图,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是AI创作的,还是和人类创作或者自然的图有区别。雨后彩*:那也是我们所说的机器做的鱼丸子没有我自己做的鱼丸子好吃罢了,不知道现在还有哪些美女织毛衣?图林逸*:我把这个问题发到我的几个号上了,题目为:采编图灵将来会全部代替采编人员吗?黄老师讲了后,我发现我的工作是不是没有意义了?视频中出现了采编图灵,看到那东西我简直说是难以置信,有些人在科技面前这真的是干瞪眼,所以在最后我抱有一丝幻想问了那个问题,黄老师解答后,觉得我仿佛看到了光速瞬间击碎我的心,如电般,这也好让我彻底的认清现实,认清自己。图林逸*:遥遥领先!'采编图灵' 全系统正式上线!https://mp.weixin.qq.com/s/U-3ZCoeY-NxYLl1mgRw8aA。自高中时代第一次接触采编整整二十年了,没想到是可能是最后几代甚至是最后一代的编目人吗?麦子:@图林逸事 谢谢分享,很有意思。这就是一个杀麻雀用牛刀的例子,顺便打压了一个行业。
这套东西多少钱?维修电费要多少钱?这笔多出来的开支谁出?操作数据的更新是自己做的吗?由它替代的人工怎么办?如果光是物理加工,我想这还是蛮好的,但如果涉及内容和编目什么的,就会涉及更替目前的工种最后导致人失业。当然,如果能让人每周工作4天,那就没有问题了。
从大局看,这类的东西其实就是资本运作,零和游戏,让钱从一群人的口袋里转移到一部分的人手里。除非你能从中得利,否则就可能成为受害方。图漾:工厂自动装配流水线早就应用了。如果你年产值几十几百亿,显然很划算,如果只是为了处理几百万几千万码洋的图书,似乎有点大材小用了。民用产品,又不是 '两弹一星',归根结底是要考虑成本的。麦子:现在的东西,到了后来都是靠成本。普罗大*:采编这个活,需要根据图书的内容进而对图书进行分类,这个过程需要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定文化内涵,现阶段我想人工智能还不一定可以能很好代替人力。很多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还是要编目员自己编。徐徐清*:放心,人工智能用起来很贵的,只有少数高大上的图书馆才有钱用得起人工智能系统。骑鹿踏*:看了采编图灵的介绍,其实最适用的地方就是书商,使用价格高,占地要求比较大,加工量也大。三年级*: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直到最终实现数智赋能的智慧图书馆需要一步一步积累。少数先进的图书馆已经迈向了数智赋能阶段,可能最终会迈向人工智能自主工作的全智能化智慧图书馆,但大部分图书馆可能还会在信息化阶段长期停留。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采编图灵会取代采编人员工作吗[EB/OL].(2023-11-24)[2025-05-2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849.
[2]雨后彩*,图林逸*,麦子,等.采编图灵会取代采编人员工作吗[DB/OL].圕人堂周讯,2023(498):20.
[3]雨后彩*,图林逸*,麦子,等.采编图灵会取代采编人员工作吗[DB/OL].(2023-11-24)[2025-05-2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