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刘兹恒.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心理因素浅析[J].图书馆杂志,2001(11):45-48.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图书馆事业仍然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为此,图书馆学专业有一百个理由必须继续存在并得到发展。显然,这就不单纯是改革图书馆学教学内容的问题了。怎样在图书馆学教育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使他们进得来,稳得住,用得上,可能是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作为专业教育的图书馆学教育,主要应该为图书馆事业培养人才。也就是说,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应该热爱图书馆事业,乐于到图书馆去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到图书馆去工作。事实上,由于图书馆学专业学生有一定的背景学科知识,又掌握了坚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包括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方法),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既然是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我依然认为主要还是应该从事图书情报工作。的确,从影响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社会环境因素看,仅靠图书馆界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改变的,但是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不能对此无所作为而其发展。我认为,在图书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自始自终加强对学生进行热爱专业的教育,同时辅之以学生的心理训练和指导,调整学生的心态,解决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起到稳定学生的作用;另一个方面,积极呼吁并创造条件设立图书馆学专业硕士(MLS),改善图书馆学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图谋:圕人堂群中,图书馆学、情报学本硕博层次学生,比例不小。种种原因,冒泡的比例很小,潜能没有得到释放。贴那段摘录,刘兹恒教授20年前的观点,当前看,核心观点并没有过时。特此分享。期待能够有所启发。biochem:大窗不冒泡,也许在小窗活跃着呢。图谋:大窗不活跃,小窗活跃的概率也不大。大河有水小河满。大致是这样的一种关系。比如刚才大窗活跃的一小会功夫,可能有助于发现‘知音’,进一步交流。假如大窗持续24小时静悄悄,谁是谁,‘知音’难觅,小窗也会清静。碎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规整的思考。学生群体,旁观可以从群交流中寻找选题,参与交流或许可以收获更多,比如有助于活跃思维、促进学习、获得师友帮助等等。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心理因素[EB/OL].(2021-02-05)[2025-04-02].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526.
[2]图谋,biochem.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心理因素[DB/OL].圕人堂周讯,2021(352):11.
[3]图谋,biochem.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心理因素[DB/OL].(2021-02-05)[2025-04-02].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