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麦子讲述 圕人堂LibChat / 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的 ‘减员增效’ https://mp.weixin.qq.com/s/mivPYpO-u5kRNNZvRm4D4Q。zhxy:如何通过机制,使领导有格局有担当,使人才有活力有价值?有条件在此讨论学习,如果不是必然,是偶然,就麻烦,这样想可能是我格局小了。阿拉丁:@zhxy 只能凭良心。zhxy:就是可持续问题。阿拉丁:那个领导到了边缘部门还会有干劲?已经被排斥在核心圈外了。zhxy:如果我一点不在乎跟快递博士换换位置就好了。麦子:今天的讨论比较零碎,但多少体现了这个群的一个人结症:就是人实在太多,所以也就出现了太多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在很多情况下是对立的。所以我就把这个十几年来一直折磨这个群的问题重提一下。
比如:绝大多数的人是冲着获取专业方面的信息和交流来的。但入群后发现专业信息是偶尔有,而且这些专业信息往往并不是我所需要的。同时,每天看到的都是我和拜老师的和专业完全无关的东西,所以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另类的聊天群,群标榜的和实际做的是有很大的区别。弯曲的*:我不到两年的观感是专心信息的发布、分享和交流是比较多的,非专业外的聊天就当是调味剂了,有时候也需要点娱乐精神。麦子:既然这个群有这么长的时间延续时间,它总有它的道理。
首先,我觉得这个群的成员基本做人的素质是高于社会平均的,同时@图谋 也是整天盯着,把有对本群生存不利的因素去掉。
另外,我想解释一下我自己的内心想法:我其实和大家一样,对这里90%以上的内容是没兴趣的,有些甚至是反感的。在往深处看,我其实对这行业的入行初衷和一些被塞进来的差不多,完全是机会造成的,否则没法养家糊口。
当然,大概是每月一次的频率,我会看到一个我可以发言的话题,会说一些很专业的东西,我觉得对一些专业人士很有帮助的,而且有些内容是独此一家,因为我的背景比较特殊,我想把专业背景所在学校算上,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问题是:如果光是说专业的,我是不可能维持这么久的时间的,可能坚持几个人月就到底了,所以只好说一些我自己感兴趣和每天经历的东西分享一下,我自己在朋友圈是不发东西的。是我来说就是一个树洞让我来说话的。弯曲的*:麦子老师的工作经历和背景以及所见所闻极大地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为大家开启了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千由子:这个群我觉得是多了一个看世界,看图书馆的视角,有对图书馆事业美好愿景的期待,也有摆在面前的苟苟且且。我们对图书馆事业抱有美好的愿景,期待着它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实现这些愿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日常的挑战和琐碎问题。麦子:这其实对群也是有益的,因为可以调剂一下,另外把每天的流通量维持一下。你可以把我当成一个背景音乐或者是噪音,如果不喜欢,把我屏蔽掉,就可以了。但是,这些背景的东西如果都没有,这个群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因为要让三千个人都讨论专业问题,这是很不现实的。
其实,我们平日的生活也是如此,会遇到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你遇到不喜欢的,绕过就是了。因为否则会遇到实际的困难:我想找个英俊、善解人意、学历高、年入百万、家里有5套房子的,如果把这些集中在一个人人身上,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弯曲的* 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其实是一个人生活很重要的部分。最好的办法是去旅行,但旅行也是有很多挑战的。@阿拉丁 可以去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看看。千由子:@麦子 每天其实最期待麦子老师的分享。麦子:所以需要挖掘潜力股,但实际操作是很难的。阿拉丁:@麦子 集这些条件于一身的人,还会沦落到相亲角?早被人扑倒了。麦子:@千由子谢谢支持。图情后学:@麦子 麦子老师,何伟出新书了,好像在国内震动不小。麦子:@图情后学 我看看。这书在美国的反应好像也很好,毕竟是20多年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图情后学:这次估计不会引进,国内一些人开始卖盗版电子书,说明当年江城的影响比较大。那本书确实也感动到我了。当年还写过短评。麦子:@图情后学 有中译本吗?图情后学:@麦子
有,在国内出过三本书吧。不过何伟在江城里用的英文比较朴实,估计六级水平也能看懂。麦子:@图情后学这类书以后都可能是经典。图情后学:有可能,我只看过江城。他对90年代县城细微处的观察,我能感受到发生过,但没有在其他中国作者那里看到过。麦子:@图情后学
从第三者的角度看一些问题可能比较深刻,因为人们的认知往往出于自己的经验,如果是身在其内,很多东西你就觉得稀松平常,就不会那么注意。麦子:今天看到我们馆里招聘公告对图书馆馆藏的叙述。TheUCRLibraryiscomprisedoftwofacilitieshousingmorethan4,900,000volumes,1,740,000electronicbooks,120,000printandelectronicjournals,and2,300,000microforms.TheLibraryprovidesservicestomorethan27,000studentsandnearly2,000facultyandotheracademicsinaninstitutionalenvironmentplanningforandexperiencingextensivegrowth.Thesuccessfulcandidatewilljoinanenthusiasticstaffof100,including36FTElibrariansand65FTEstaffpersonnelaswellasstudents,inbuildingaresearchlibraryofexcellencewithinadynamicanddiverseuniversityrankedamongthetop50inthenation.
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书复本基本没有,另外也没有任何闲书。这里的期刊数量的册我也不清楚是怎么算的,因为我们肯定有过万种期刊每种平均10册总觉得不对。职位的计算是算FTE的,最小的地位是0.25,所以职员和学生的实际人数要比这个多。经费我估计现在大概是1400万(主要是工资),资源费用550万,我是往高算的。不看实际排名,我觉得UCR在美国类似211的级别。有些东西,说了很多没用,但这类实际例子对照一下,可能对很多同行有借鉴。对了,也没有教科书和参考书。基本上,公共图书馆的书基本都没有。
我们以前加入了一个有大量公共馆成员的馆际互借联盟,但后来发现我们是大量顺差,对学校的教学研究没什么帮助,所以试了3年就不续了。不过,我自己倒是大大利用,因为儿子正好在高中,需要很多考试参考书,这样我可以从整个西海岸的公共馆调任何他要的书。
上面的每年预算完全是凭感觉,因为基本上是恢复到2007年经济危机前的水平,当时就是这个数但总预算我多算了50万,实际只有1350万。这事我一直是相当骄傲的,因为资源的通货膨胀上了不止一倍,但我们在资源建设还是保持了高水平,没人抱怨,这一切是完全靠了技术进步。当时我们大概有150FTE,现在只有100,少了1/3。图谋:这大概是‘减员增效’的本意。依靠技术进步,人力资源(投入)减少了,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了,资源建设水平提高了。麦子老师这段讲述,我进行编发。题名为: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的 ‘减员增效’。麦子:是这样,关键的是:以前的传统藏书楼的备着希望能用到。但其实大多数是很少用,或根本不用的。现在是用了各种手段做精准打击,买的东西都能用上,至于藏,还是一点都不落下,100多个图书馆藏2、3本,而其中一本是完全不可外借的。麦子:@图谋 这标题不是很好。关键是资源建设上的精准化,另外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位置都不是以前做的事情、所以到了后来,这图书馆员的工作对我来说没什么意思,和原来做的完全不一样了。图谋:你觉得怎样好?麦子:这些细节如果放大到其他方面,其实是很可怕的。其实关键是从藏到用观念的转变通过多年建设的制度,在技术手段的把持下,到了质的变化。迷图:@麦子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人员和馆藏结构的 ‘优化高配’ 可否。麦子:这好的多。我写的这些我觉得国内的同行即使来了,也是很难看到的,因为有些过程太繁琐复杂,你一看就觉得好像没什么,但到了后来,前面就是完全不同的路了。图谋:但是这样的标题是几乎没有吸引力的。麦子:我觉得国内的创新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办法。因为如果要做到我这样,你背后的起码要花20年以上的时间和大量的馆际协调,因为根本做不到,就只能另辟蹊径,做一些可以短期有宣传效果的东西。新质生产力在图书馆的体现?图谋: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的‘减员增效’图谋:7月11日,麦子在圕人堂QQ群讲述了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如何在新业态环境下进行馆藏建设,于我国高校图书馆追求的‘减员增效’有一定参考价值,特此予以编发。
图谋点评:这大概是‘减员增效’的本意。依靠技术进步,人力资源(投入)减少了,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了,资源建设水平提高了。根据麦子老师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测算。人力资源费用为850万元,平均每人为8.5万美元(注:一般情况下,专业馆员工资比管理员工资高不少。)。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是‘减员增效’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紫蓝:@麦子 我们现在不设馆藏本都可外借以提高图书流通率,副本量也根据不同书定不同副本量,有的3本有的2本@麦子。麦子:@图谋 因为就是闲聊,少了一些可能比较关键的细节。我们实际的馆员人数比写的少的多,我刚仔细点了一下,只有22个人。这36人其实是定员。麦子:https://library.ucr.edu/about/directory/staff。如果谁有空,可以点一下,这是全部现在所有的人,包括一个保安。
有些位置看似高大上,但都是管理员的位置。这里后勤财务文宣的人都有,所以实际管理员也不是太多。人的确少了很多很多。有风吹过:这个大学图书馆有没有把院系里面干的不好的人,或者是不要的人,调剂到图书馆来当工作人员的。麦子:@有风吹过你的这是中国特色。图谋:麦子老师请留意小窗整理稿,看看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谢谢!低调:保安算图书馆的人?麦子:@有风吹过 我们管理员都是一个个招的,如果公告发出,校内人有优先。麦子:@低调 这个需要点解释。美国高校基本是没有保安的,就是校警,这些警察执法各方面和市里警察完全一样,着装也一样,就是工资是学校发的。就是,你到了学校,在法律上你就是外面人一样了,如果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校警来了,会很麻烦。但是,图书馆因为人集中,实际发生冲突的机会比较大。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图谋:麦子.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的‘减员增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41798.html
图谋按:7月11日,麦子在圕人堂QQ群讲述了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如何在新业态环境下进行馆藏建设,于我国高校图书馆追求的‘减员增效’有一定参考价值,特此予以编发。麦子:是我亲眼看到的,因为当时我每周资源2小时在咨询坐台。当时有一对小留情侣开始吵架,声音比较响,流通的一个管理员开始很和气的说了一下。但无效,就对他们说,要叫保安,这其实在美国是个信号了。保安(都是退休的老警察,一般钱很多的,但这类人很会说话的)马上来了,说你们不能吵了,而且马上离开图书馆。他们到了外面,但在门口继续吵,保安就不敢了,直接报警,警察来了,女的居然开始对男的动手,警察马上用手铐把她拷住,放在警车后离开。余下的我就不知道了。弯曲的*:题目为‘河滨分校图书馆技术加持下的资源建设思路’可能更契合一点。麦子:思路可以去掉。图漾:@麦子 这个馆长就是图书馆员出身的 ‘专业馆长’,不知干的怎么样。麦子:叫警察一来没有馆内警察快,而且可能事件升级,很多事情,保安做比较合适,因为美国人一般平时说避免任何争吵什么的,前台遇到稍微激烈的读者就会说我们不说了,我叫其他人(比如我的主管),有了保安,事情就比较简单。但我在其他学校图书馆也没见过保安。弯曲的*:作为馆长,管理水平、责任心、品质是最需看重的,专业性是在此之后的东西。馆长首先是管理人员,这才是馆长真正的第一属性。骑鹿踏雪:@弯曲的*
持有不同意见。弯曲的*:不是说专业性不重要,作为馆长,有比专业性更重要的东西。麦子:@弯曲的* 是,专业因为是下面所有人都具备的,不需要上面一个敦促你,所以就没必要反复提了。麦子:@zhxy 没什么,大概是15年前的事,当时我们咨询部人少,所以征集大家自愿坐台,我是说两小时,但有人 献4小时。其实这时开始咨询台已经是不行了,我们现在每天主要时间让一个学生坐台,回答简单的问题。如果是复杂的,可以网上约馆员专门做。等于是你捐2小时上班时间。徽子:挺好,捐小时工。图漾:@图谋 改个标题《美国‘211’大学图书馆的‘减员增效’》,阅读量再翻一番。图谋:也许吧,但我大概率会挨骂。hanna:我也不觉得一个大学图书馆一年就上架几十本高深专业纸书,没有复本,没有教材教参,没有小说,是多么好的图书馆。我们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大学开始的大量阅读。一年六七万美刀的学费都用到哪里去了?。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的“减员增效”[EB/OL].(2024-07-12)[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774.
[2]麦子,图谋,弯曲的*,等.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的“减员增效”[DB/OL].圕人堂周讯,2024(531):22.
[3]麦子,图谋,弯曲的*,等.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的“减员增效”[DB/OL].(2024-07-12)[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