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美国大学图书馆在学术不端方面是否有所作为?麦子:其他学校不知道,我们就每年有讲座,教人们正确引用,防止plagiarism, 当然在平时的圕人堂周讯(总第53期 20150505)- 10 -信息素养课里也有提及。大致就这些,这个问题在研究人员里不严重,我不记得有什么大问题。顾*:国内学术不端检测都看百分比,似乎全然不在意这个百分比是否包含引用,换句话说,假如重复率的标准是20%,即使都是没有引用的重复,也算通过。以我个人简单的是非和逻辑来看,没有引用的重复哪怕只有1%都涉嫌抄袭,偷一块钱也是偷,怎么能定一个标准,偷的钱不足自己的财富的20%就不算偷?请问美国大学在这方面是如何界定的?麦子:你的理解是对的,没有比例问题。我记得有个大牌教授引用都有,但就是缺了引号,也算是错的,结果辞职。美国如果写本文科题材书,引500-600的不稀奇,其实这些东西全部看过来,都累死你,不要说是完全融汇在文中,再加观点了。我以前的导师,是他领域的大牛,但快三十年了,只写了3本书。我问怎么不多写一些,他说,你说的轻巧,想题材,找资料,构思,到出版,怎么也要十年。所以,我认识的有。许继*:一辈子一本书,不断修订,学术不端检测本身也谈不上高端。麦子:这是基本规则,但里面有很多含义,我觉得最大的是学术自由。顾*: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国内图书馆界一点声音都没有呢?麦子:一些文科教授,一辈子只写一本书,也就是为了终身资格,过了以后,就不写书了。麦子:当然,也就到此结束了,没法往上升了,但学校也没法辞退他。我一直觉得自己夸夸夸写一大本其实是最简单的,但这些书,在美国的学术观念,是最没有质量的。当然,著作本身可能也就是这么来。麦子:文科博士毕业,千辛万苦成功入职,成为助理教授,一定要在6年里拿到终身,成为副教授。如果拿不到,你只能走人。拿到的话,就是不能辞退了,这样,你就是很小众的学术观点,学校也没有办法。另外,有些人可以花几十年时间攻一个东西,期间没有成果。麦子:我认识一个,哈佛毕业,但副教授一辈子。他来我校的时间比我长,年纪比我大10岁,但工资只我一半,这也有点郁闷。浣紫:赞同麦子的说法。1、学术书特别难写,三年出一本算快的。2、牛校里出创新成果的人,若没制度保证,早流浪了。3、若一直没有成果,在高校上不去也不要怨了,谁叫你没成果。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美国某高校图书馆针对学术不端方面的作为[EB/OL].(2015-05-05)[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405.
[2]麦子,顾*,许继*,等.美国某高校图书馆针对学术不端方面的作为[DB/OL].圕人堂周讯,2015(53):8.
[3]麦子,顾*,许继*,等.美国某高校图书馆针对学术不端方面的作为[DB/OL].(2015-05-05)[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