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与国内同行互动问答

   圕人堂周讯(总第528期20240621),第13页,李爱玲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图谋:作为美国高校图书馆资深馆员,您对专业化馆长有何意见或建议?
麦子:我一向的观点是馆长的专业化在小馆是必须的,因为没几个人,不可能养一个不做实事的馆长,但到了经费过1000万美元的中大型馆,馆长的图书馆专业化就没这么重要,但有还是好的。问题是太多的人,尤其是以图书馆为职业的人眼界不够高,到了这个位置还是不放手,总觉得自己的做法好,习惯对日常事务指指点点,这就是大忌,到了后来,就像我们的情况:从上到下累死,但人都不想做了,只想躺平,反正什么都是你对,那你就分10个身子自己做吧。
图书馆的事情,其实基本都差不多,两种做法,没有什么对错,但做到一个管理的位置一定要放手,让手下觉得这个事是他自己做的,而且得到这个成果。
另外,馆长千万不能和手下争功。我自己向来是一切具体的事情如果做成了,都是具体做的人的成绩,而且我会记一笔,在年终的评语中体现,这样能让这个人拿credit能多拿钱。因为反正不是我的钱发工资。
另外,任何我部里的成绩其实到后来,都是我的,我何必和手下人争呢?对了,后来我做了主任,原来的主任做了我的手下,但我不计前嫌,后来一直对她不错,她和后来新来的副馆关系更僵。尽管我给她写了不错的评语,而且给她加了级,但到了这个媳妇熬成婆的副馆,居然否定了我的评语,并让这个馆员做PIP,每月向我汇报进展。后来还是我写了很好的报告,让副馆没机会开除她,后来她还是顺利地混到这个副馆离开,退了休。
图漾:这话说的不错,不过前提是把专业的事情给副馆长和馆员去做。现状是我们的馆员没有决定权,连买10块钱的东西也要馆长签字,上千万的经费交给不专业的馆长行不行?
麦子:你说的不错,完全不同的场合。我的这个办法,完全不行。美国其实是等级极其森严,什么级别的paygrade有多少的权力。美国的馆员和管理员之间在工资和日常工作的差别巨大,而且管理员时常提醒这个差别:这事我们需要问馆员。当然,我因为只在一个地方工作,其他小的馆也没去过。
碧海潮生:在纷繁复杂的人事中,能像你这样不为所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主要精力放在认为该做的值得做的事上,真的不容易,点赞。
麦子:我工作的时候倒也没觉得,而且这一辈子也没做什么,也不想做什么。如果不追求什么,老老实实地做事,不亏待什么人,其实还是很容易就过了一辈子。其实就是一个饭碗,只要饭碗还在,什么都好说。
微风清扬:专业化馆长,什么才叫专业化?
麦子:比较简单的说法大概是:对图书馆的运作有起码的常识。
图漾:我经常打交道的一个技术出身的校信息中心主任,现在还是动不动就自己亲自维护网络,一方面的确是业务精熟,另一方面我总感觉不对劲。我想业务干部大多有这种‘技痒’的毛病,也就是麦子老师说的‘眼界不够高,到了这个位置还不放手’。
徽子:下面人不给力,难道要继续错下去,没什么不对劲的。
图漾:并不是简单的谁不给力的问题。领导事必躬亲肯定是觉得下边人不给力,可那不就成麦子说的那样了吗?退一步说,即使就是下边人不给力,那对劲吗?下边人不给力领导应该通过各种手段让下边人给力起来,而不是自己去干下边人的事。
麦子:是,如果下面人不做,馆长自己做,其实这个馆长就是不专业,因为你这个位置,雇你来是让其他人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让你做这些人的事。否则,这图书馆会完蛋的。
我们馆的馆长赚30万美元加35%左右的福利,管理员大概5万美元,馆员12万美元到15万美元,如果让馆长处理琐碎的事情,成本太高。
我以前每次从中国买书来,因为管理员不懂中文,所以我往往就自己拆了而且核对单子,但有次有个副馆来和我说,我这个不合适,因为你的薪水我们不是让你来做这个的,你如果要看这些书,应该让管理员给你准备好,放在架子上让你看,他们可以用ISBN来核对书。
cpulib2009:图书馆日常事务算不上压力,就怕非常规任务,大多没有先例,面临精神,身体多方面压力。首先你要想怎么弄,这可能要想很久,弄得过程也面临结果是否达到要求,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有时可能要熬夜赶进度。
麦子:@cpulib2009 其实,最折磨人的是挫折感。如果是有意义的事情,即使工作量很大往往也并不会感到累,而是时间很快过去了。但图书馆往往会有自以为是的人,如果做了管理阶层,喜欢让人做很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很费精力的事情,或者朝三暮四,整天改主意,今天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明天看看不行就改。这在很多新来的,对一个系统不熟悉的新官尤其常见,但你知道这些做法以前都试过,肯定会失败,但不得不去做,这种情况,你真会被折腾死。
这种人图书馆里很多,如果一直做普通馆员,往往是那些看其他人不满然后很多事的主,但一旦做了官,做下属的就有苦头吃了。所以我说,大家对周围同事好一些,这就是一个工作而已,没有必要为此损害健康。
弯曲的*:@麦子 因为新上任者自身认知的原因,导致考虑问题不全面,屡次出错,并且把精力放在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面。做事前的详细论证很重要,这就需要多方沟通,判断可行性,评估效果。如果只是自上而下的指令,事情还没开始抵触情绪就产生了。改变本身就打破了馆员自在的舒适区,一旦出错,就更加怨声载道了。
徽子:有没有意义是非常主观的事情,如果觉得领导在瞎指挥,完全可以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但恐怕现实是沉迷于手机与发呆更多一点吧。
麦子:@徽子 在我这里,如果你不同意领导的做法自己做自认有意义的事,是绝对会丢掉饭碗的,这基本是职场第一大忌。另外,有没有意义,很多是常识,不是主观意识。
徽子:所以,我巴不得领导喜欢折腾,而不去评判领导安排本身。但如果领导本人比较无为,比如说不安排工作,那也没有关系,自己就能转起来。
麦子:躺平是可以的,因为躺平是一种中立的做法,但找自认有意义的事情很可能是和领导唱反调。
www:@麦子 我也是部主任,非常赞同您前面说的,鼓励部门人员做事,不争他们的利益,同事做得好,我反而会在不同级别的领导面前夸赞他们。即使做得不好,也尽可能去发掘他们的价值,给各种机会。可惜的是,我们是小馆,即使他们很优秀,但环境决定了很多东西。下面三条,是每个到我部门我必然会说的,如果能做得,我就接受:做好自己,不和别人比low,不计较得失,保持好的心态;忙是一种常态,不忙岗位可能不保,付出和报酬可能不成正比;忠实的执行能力胜过能力,阳奉阴违,南辕北辙是工作中的大忌。之前没有有毒的图书馆这个概念,其实每个图书馆都会或多或少都会有毒素的。
如果不能接受那三条,同事会很不开心,因为我这个部门工作量比较大,大家都很开心地忙着自己的事,如果突然来了新人,不能接受,不仅他自己不开心,也影响他人。单位从来不是你优秀,你做得多就能得到多,如果看不明白这一点,那你在哪个岗位都难受。
麦子:这类的讨论的确有点难度,因为其实是绑定很多因素的,还有参与的人基本行为准则。在我这里,我基本可以保证,他是不会拿一个你不能签的合同让你签的。而且,这些人也不会去通过合同来私下贪污什么的。不过,这类是不是没有,我们学校以前有个管基建的,在验收时要了对方5万,在外面一家快餐店交接,让FBI的人赃俱获,判了5年,之后退休,现在还拿学校2万多的退休金。至于和手下人抢功。
我们这里也没有绩效奖,所以简单。但如果有季度业绩奖,我就不知道是不是还会这样。我听说过周围一个私校(私校收入低,包括所有大家知道的牛校)有每年几百的奖励,开始大家轮流,没问题。后来说应该评,结果露出本性,吵死了,后来还是轮流才太平了。@www 组自己的团队很重要,美国很多人一直跳槽,即使图书馆也是这样,除了找好的收入,还有就是只要受委屈,就不干了。我因为知道自己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能离职的,我是十分注意经营我自己周围圈子,把对我有利的人放在我周围,可以是我的上级也可能是我的下级,这样在很多不可以控制的事件中可以调节。
美国这点还好,因为图书馆收入低,愿意来的人基本是找不到工作的文科背景的的,总体来说,生性软弱的比较多,但同时的确有问题,如很多人能力差,做事慢,如果都是弄了一帮老好人,主管就太累了。我是平时就注意这个问题,看馆里那个部门里有能干的人,我们部门缺人的时候,我就会和这人私下接触,看看有没有意思。最后,我部里所有骨干都是我选的人,当然布局的时间花了10几年。
徽子:@麦子 笑死,轮流。
麦子:@徽子 好像没什么好笑的,觉得不公平的,可能是那些自己觉得自己做的最多最好而且是最有能力的,我应该拿,而且每年都拿。但我自己的体会是,其实所有人都很努力,只是人各自的能力和具体工作的能力发挥不同,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拿,所以,在制度下没法每人都得一份,轮流是最公平的。对一个组织来说,避免这类矛盾和内耗最重要。如果不轮流不抓阄,另外一个办法是在没有钱给每人平均一份的情况下,干脆一分都不给。差别对待的给小额奖,事情很多不说,其实会打击大量拿不到的人,实际上并不能起到提高人们积极性的作用。我说的例子是一个大约20个人的馆,每年学校给大概2000,他们轮流的时候,大约3、4年轮到一次,没问题,后来开始评,这样就会出现有几个人每年都拿到。

  1. 中美高校图书馆及其它部门工作中信息沟通工具的差别。
  2. 从邱葵先生大作《美国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美国学术图书馆协会年度工资调查》说起
  3. 从美国高校图书馆中专业馆员与辅助馆员的规模谈起
  4. 美国高校馆的纸质馆藏借阅量下降与国内的差别
  5. 刘霞、韩丽凤在《2014年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上的报告视频以及文字整理
  6.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核心能力调查问卷
  7. 热烈庆祝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40周年:“继承与创新: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新征程”学术研讨会流程
  8. 由美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发起并主持的馆务会议
  9. 有高校图书馆在门口设置双向刷卡进出吗?
  10. 美国高校图书馆“临时工”用工需求及其薪酬
  11. 图书馆借还书系统里的扣款记录和该系统上传到财务处一卡通服务器上的记录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531期你提问,我回答(7)续]
  12. 国内高校图书馆和信息中心合并情况及其合并后的效果
  13. 2014年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
  14. 全国高校图书馆“三养”能力提升培训班
  15. 邱葵: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
  16. 《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
  17. 关于高校图书馆与学校信息中心合并事宜的讨论
  18. 2020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之线上研修班会议
  19. 《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
  20. 邱葵: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资源建设、PDA和信息资源保存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与国内同行互动问答[EB/OL].(2024-06-21)[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654.

[2]麦子,徽子,图漾,等.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与国内同行互动问答[DB/OL].圕人堂周讯,2024(528):13.

[3]麦子,徽子,图漾,等.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与国内同行互动问答[DB/OL].(2024-06-21)[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