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我有个图书馆员朋友林希文,去年退休,我也就一直认为他就60出头,一头黑发,但上周末去世了。网上传了他经历,我觉得美国有很厉害的图书馆根本原因就是有很强背景,而且甘愿到世界各地找特别出版物的普通馆员。大家可以看看,英文的。麦子:http://scholarsarchive.byu.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518&context=jeal。刘建*:阅读了图书馆员朋友林希文。麦子:生在芝加哥,爸爸广东人,妈妈是白人,但看上去像中国人。42年在哈佛,满世界找各种资料,为此被捕,被劫。另外有博士,年轻时在马来西亚做个志愿人员好几年。麦子:很有意思的一辈子,本来想退休和太太周游世界,结果5月查处白血病,半年就过世了,可惜。海边:如果真的完成了写作,一定有很多好东西值得读。刘建*:图书馆馆员的传奇。麦子:我另外认识一个人,我请他到我这里来给我们指导了一下,如果建东南亚馆藏。他79年第一次去马来西亚,后来成为国会图书馆在雅加达的采购站主任,在那里工作了35年,就是为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十几个有东南亚馆藏的图书馆买各种书籍。他每年给我们的委员会作回报的的时候,细节就像买军火的,因为里面有太多的保安细节,因为去的地方都是有一定危险的,有时有打仗。逗逗:这么敬业。逗逗:打仗?想起了老外在清末民初收罗敦煌古籍之类其他书籍在中华。麦子:@刘建* 那个文章说林是图书版的印第安纳琼斯。逗逗:伯希和、斯坦因都成为收藏家了。麦子:@逗逗我昨天面试一个人,我们有个问题是,如果现在你在巴黎,而你是负责欧洲地区的,针对这次袭击,你的馆藏计划如何做应变,所以,这是很现实的事。逗逗:@麦子 太牛了,想也想不到?麦子:世界上很多国家自己的东西,往往到后来只能会在美国找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眼光和视野是完全不同的。茹玉:美国的信息资源确实是非常强大啊。逗逗:发现老外特喜欢收藏异域风情的东西。hanna:我老师陈远焕也是此等人物。麦子:我认识一个牛人是康奈尔的一个教授,我为了他的收藏到他家住了3天,但最后他觉得加州太远,没有给我们。他是泰国学专家,连泰国中学的泰国史历史书都是他写的。刘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d62640100jil8.html南京印象(三):奇圕人堂周讯(总第80期 20151120)- 21 -人逸事之一:陈远焕先生。hanna:他现在退休了去美国了,还是到处收集文献,经常一箱一箱地寄到南大。刘建*:顶级的采访馆员,是版本学家,是文献学家,也是学问家---。麦子:@逗逗 不是这样,在图书资源方面完全是全球看:各校的协作很好,分工收集一个国家各地的资源,中国欧洲拉美就不必说了,东南亚他们可以收到一个普通城市的选举资料和小报这么程度。这是很平常稀松的,因为总有人会要很稀奇古怪的东西。麦子:另外,比如我是以藏学为主,有人给我其他的资料,比如纳西学,我会建议他说,这给我有点浪费,外面最好的是某某学校的收藏,你的东西放在那里,功效更大。麦子:因为这些因素,我在职业中受益最多的是一些很普通的人,包括很多来应聘的,因为你可以从中学到太多的东西。刘建*:非常熟悉自己工作的领域,做有心人。逗逗:领域很宽的一份工作。梁*:很敬佩林希文这样馆藏收集专家,我们国家这样的人太少了。并不是我们馆员队伍中没这样的人才,只是我们没有这样促进的机制。南京大学的陈远焕是我们的前辈,有过几次交道,敬业精神、对同行协助与爱护至今感佩在心。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中美文献收集专家及其职业素养[EB/OL].(2015-11-20)[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786.
[2]麦子,逗逗,刘建*,等.中美文献收集专家及其职业素养[DB/OL].圕人堂周讯,2015(80):19.
[3]麦子,逗逗,刘建*,等.中美文献收集专家及其职业素养[DB/OL].(2015-11-20)[2025-05-20].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