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苏全有.‘圕’字的发明与使用史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04):102-110.作为"图书馆"三个字缩写的"圕"字发明于何时?众说纷纭,大致时间是酝酿于1924年或之前数年间,1926年杜定友日本之行使之明确化。发明的促动因素,在于节省书写笔画。20世纪20年代末,得到了日本和我国"中华图书馆协会"的认可。"圕"字的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其中20世纪30年代较为流行,其他时段较少。有关"圕"字的社会认知,民国时期以认同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否定论有所抬头。未来"圕"字还会继续存在,并产生新的影响,升华出新的意义。(全文见群文件)。图林新人:追本溯源。123:‘圕以代图书二字,在文字学上似尚欠妥……’马太玄认为.‘有之,惟各种简字符号而已。因广为搜集,得如千种。其读音有二字乃至十数字者,可见‘圕’一字三音,非不可能也—’。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苏全有:“圕”字的发明与使用史探析[EB/OL].(2020-03-06)[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567.
[2]图谋,图林新人,123.苏全有:“圕”字的发明与使用史探析[DB/OL].圕人堂周讯,2020(304):15.
[3]图谋,图林新人,123.苏全有:“圕”字的发明与使用史探析[DB/OL].(2020-03-06)[2025-04-03].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