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葛:插一个前段时间的话题,前些天提到刘国钧哥哥刘纯甫的来源是台湾的中央图书馆馆庆特刊,王省吾的《追忆在中央图书馆》。麦子:@杯葛谢谢,很好的故事,他的一生也很丰富。杯葛:因为本篇文章主角不是他。麦子:@杯葛这篇东西有相当大的信息量,而且把这些事当平常事来叙述。biochem:涉及到诸多人物。杯葛:就我知道的一点点刘纯甫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大约生于1895,南京人,金陵大学毕业,1921年参与金陵大学与美国农业部的合作项目编制中国古代农书索引,1926年与万国鼎合著《本馆中文地理书目》、1929年编著《金陵大学图书馆中文地理书目》、1930-1931年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任职,1933年起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任职.1920年代和1930年代在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上有多篇文字,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上有多条提案。1949年之后信息不详。麦子:其实,我更熟悉的是下一篇的昌彼得,这人因为他的索引对国学的贡献巨大,我觉得从图书馆角度看,他绝对可以排到前5名内。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他的索引在汉学研究中被大量使用,当然,我估计国内知道他的人不多。中原劲草:昌老的几部索引让人受用匪浅,确实是老一代学人服务图书馆的代表。国内搞儒学与宋至清代史学的绝对会用到昌老等人编的索引的。杯葛:看徐森玉和屈万里的文章时,里面多次提到昌彼得。只望那山,还不知彼山。图林新人:在Chinese Taiwan的国家图书馆馆讯上有看过昌彼得的回忆录节选。麦子:没有这些索引,这些东西你也就不要研究了。我当初白手起家建汉学馆藏,他的索引是核心中的核心,其他书可以慢慢来。中原劲草:虽然现在计算机检索快捷方便,但台湾图书馆界编的这几部纸书索引至今仍造福学界。真心感谢这些学人的付出!麦子:@图林新人你这个是新叫法,以前叫国立中央图书馆馆讯,英文的名字倒是一直没换。我每年拿他们不少的书。中原劲草:他们好像有个汉学研究通讯,上面文章都不错的。我在印度看到过,大陆很多馆都无收藏的。万寿寺*:昌彼得的书,大陆少见有藏的。图林新人:最早是在《台北故宫》纪录片里看过昌老相关的信息,以后有机会再多多了解学习。草长莺飞:昌先生也是文献学大家,代表作是《说郛考》,关于陶宗仪的研究,考证很细。麦子:尽管我是在几年前贴了那个武昌文华学校的照片,当时我只是看到这些中国人的照片而已,但对这些人没有什么认识,但后来在群里会有这么多对当时细节的讨论感到十分意外,因为我只知道昌彼得这类的人。@中原劲草@中原劲草是,另外汉学研究中心现在还有很多高质量的免费数字资源。万寿寺*:一直在找昌彼得先生编的《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至今无果。麦子:@草长莺飞是,我想这个索引可以说是他研究的副产品。草长莺飞:袁同礼先生编的索引也很好我翻过一点。麦子老师说的很对,这些前辈值得后人敬仰,其工作值得我们学习。willa:原来刘纯甫是刘国钧先生的哥哥,谢谢@杯葛分享的资料。biochem:不该今天才知道‘刘纯甫是刘国钧先生的哥哥’。biochem:【馆员】杯葛2021/1/29星期五22:25:50@图谋叫刘纯,也叫刘纯甫,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上可以看到他的部分信息。我是看台湾《传记文学》上某篇文章上写的,说他是刘国钧的兄弟。图谋:刘承干著;陈谊整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3辑嘉业堂藏书日记抄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544。图谋:@杯葛另有一说,刘纯甫是刘国钧的叔叔。看来尚待进一步考证。杯葛:受教,昨天晚上又查了金陵大学教务处1944年编写的同学录,1928年前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他毕业学校暂未查到。图谋:圕人堂群里潜伏着许多图书馆史研究高手。我算是业余的,捎个信。顾烨青.刘国钧先生在金陵大学及中学的学习情况——基于学籍档案等材料的
读http://m.chaoxing.com/mqk/read_38502727e7500f26f907dc69a3c0ca374507a52068d1e354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9dd2bc1105a9afafc594494ce49a6e704753274586189c00ea85d85dabdda7b23ede6d18287b7fb8?uid=44052984&aid=768&appId=1000。刘国钧有个胞弟叫刘国荣。刘国钧先生的长子刘家祜,90岁了。上述信息供参考。图谋:王省吾(WangSingwu)http://www.lib.nus.edu.sg/chz/chineseoverseas/oc_wsw.htm王省吾,一九二零年生于浙江温岭。一九四四年获浙江大学史地系学士学位,一九五九年赴美深造,进入俄亥俄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攻读,一九六零年获图书馆学学位。一九六九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为《TheorganizationofChineseemigration,1848-1888withspecialreferencetoChineseemigrationtoAustralia》,此论文经修改后于一九七八年以专书出版。杯葛:顾老师的文章拜读完,受益匪浅。图谋:关于史的问题,种种原因,很难进行‘历史还原’。比如王省吾73岁的回忆文字中说他年轻时的同事‘刘纯甫老先生’是刘国钧的弟弟,有专门研究者告诉我应该是叔叔。国内研究刘国钧的人很多,他的儿子仍健在。图谋:关于王省吾那段文字,我转帖是便于进一步分析他和刘纯甫的年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网站上的华人图书馆员研究信息,2000年首发,2008年修订。王省吾是2004年去世的。总体上有较高参考价值,但可能确实存在不够准确甚至错误之处。麦子老师分享的Facebook上的信息可以相互参照。biochem:@麦子@麦子麦子老师说的我有同感,即使在我们生命科学领域。实际上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错误多的是,有的是完全错误,作者、文题、期刊名、发表年代等的引用可能都是错的。我有多年的审读经历。图谋:这方面的问题实际是有深层原因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可能还有其他的。其中一个原因,可以归因为信息不对称。盲人摸象故事中的盲人,各自以为各自掌握了真相,实际上是以部分代整体。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关注图书馆学前辈:刘纯甫、昌彼得[EB/OL].(2021-02-12)[2025-04-16].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543.
[2]图谋,麦子,杯葛,等.关注图书馆学前辈:刘纯甫、昌彼得[DB/OL].圕人堂周讯,2021(353):12.
[3]图谋,麦子,杯葛,等.关注图书馆学前辈:刘纯甫、昌彼得[DB/OL].(2021-02-12)[2025-04-16].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