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香:面对转型顺势而为|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https://mp.weixin.qq.com/s/vXVex9Tv_JRpUv0PUU7aMw。图谋:全文又见:王勇.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20(18):35-39.据作者在信息化QQ群中说‘定律来自网络’,我比较好奇那几个‘定律’的原作者是谁?我刚开始以为是老衲曰的‘辣评’,进一步‘索隐’发现不是,那篇论文的作者说是来自网络(稍作修改)。所列举的几条,确实属于图书馆之怪现象,比较吸引眼球。自由的行*:图书馆自嗨定律,这是半开玩笑的称呼,权当自省,还是有益的。麦子:@自由的行者这几个定律很精辟,但图书馆自己不去反思,还是继续自嗨下去,觉得自己没问题,都是这个世界的错,没人欣赏它日夜守护的东西。另外,据研究表明,即使这20%的使用率是集中在头三年,之后是断崖式下跌,到10年左右就基本是平线了。梧桐:我们单位现在因为图书固定资产,这个岗还需要人,前好多年前领导想不要图书这块,征求意见老干部不同意才保留下来的。图穷:@梧桐图书属于什么呢?是文化消费品还是固定资产?梧桐:固定资产中的图书类,固定资产还有专用设备类之类的。图穷:如果文化消费品,剔旧的制度成本就小了。如果是固定资产,剔旧工作就成了国内公共馆的馆长们不敢碰也不愿碰,尤其很多地市级及其以下公共图书馆多年不愿盘点更不敢盘点,谁也不想在自己馆长位置上出现固定资产流失。很多基层公共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查询的在架的书,不知道在哪里,馆长们也不清楚,流通库找不到、图书仓库也找不到,我经常在公共图书馆书库找不到‘在架’的书,有些只有1-2本经典学术著作,找到全靠运气。幸好有各种在线可下载的电子书平台。梧桐:我们是科研单位,当初想取消图书这块的是职业学院调过来的领导,可见领导们对图书这块有多么不懂,又多么不重视。图穷:可能职业学院学生不怎么用图书馆吧,可以这么解读么?职业学院老师用图书馆老师估计也不多。欣然读书:关于在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查询到的书,在书架上找不到的问题,其实不仅在公共馆存在,很多高校馆也存在。检索到而在书架上面找不到,很影响读者的借阅热情,这其实就牵扯到精准排架和库架管理的问题。就高校来说,特别是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流通外包的学校好一些,因为合同要求他们要精准排架;没有外包的高校图书馆,素质高的馆员一般都在技术部、参考咨询部、学科服务部等部门,而素质一般的馆员大多数在流通阅览部,让他们每日维护‘精准排架’‘纹丝不乱’,简直太难了。当然,不同馆的情况不同,也有管理非常好的高校。通常来说,流通阅览业务好的馆,其他业务也非常捧,其他业务很好的馆,流通阅览也较好,反之亦然。麦子:@欣然读书这一直是个问题,这关系到很多方面,编目、流通人员的职业素养,读者在看了书以后是否乱放。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手的确不够,250万的收藏只有3个全职的管理。雇了15个学生,但这质量实在没法保证,当然,没有学生,图书馆早就关门了。欣然读书:我们也是非常头疼这个问题。基本都是同样的做法,每个区域配备2个工作人员、2名勤工俭学学生、4名志愿者,到处提醒读者不要把任何书放回书架,放到阅览桌或小书车上均可。学图-123:我这里读者说找不到的书我一般都是要亲自去看看为什么不在架的,我们一般每周全部整理一次。另外,我们学校图书馆最近这几年开始可以直接背包入馆看书了,学生们也说很自在。biochem:@学图-123贵资料室不会藏书数百万册吧。学图-123:@biochem26480册左右,一般也就周三下午或者周五下午整理就可以了。十多个书架,用眼睛整理,部门还有学生一起,错架的直接摆到对的地方就可以了啊。而且字词点不外借,容易乱架的书架还是很集中的。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EB/OL].(2022-01-28)[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9893.
[2]梧桐,图穷,麦子,等.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DB/OL].圕人堂周讯,2022(403):11.
[3]梧桐,图穷,麦子,等.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DB/OL].(2022-01-28)[2025-04-04].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