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在境外,不是学图情专业的不能成为图书馆馆员。麦子:@上善若水现在也是有点宽松,实在找不到人。我们需要个GIS馆员,找不到人,后来雇了一个隔壁小镇(国内绝对的鼻屎级别的)的Esri总部找了一个,特别厉害,业务特强,就是没有学位。上善若水:我是针对建立图书馆员节的建议而发言的,国情不同,不能都一样。图情后学:@麦子我对翻译行业比较熟悉,机器翻译(语料+算法)在普通人眼里可能还不堪用,但确实发展迅猛,挤压了中低水平译员的生存空间。ChatGPT可能也不是虚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将其应用打个折扣,也能很大程度上改变生活。技术不太懂,我只是大概的估计。biochem:ChatGPT可以通过美国医师执照考试。湘潭大*:图书馆也招计算机,策划类专业。图情后学:能借助行业协会和政府行政立法手段,保证图情专业学生的就业,当然极好。但咱们从业者可以做一个类似思想实验的架空思考,在不影响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咱们各自所在图书馆分别可以聘用多大比例的高中,高职生,非图书馆专业本科生。比如聘用80%高职生,会不会降低目前的服务质量。夏海宁:全国共834所高校参加‘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介2本指导用书。麦子:@图情后学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如果没有门槛,什么人都可以进,其实对图书服务的影响有限。不过,既然如此,学图情干什么?反正人人都可以进图书馆工作,如果不学图情,起码就业面还广一些,学了图情,多少有点打了标记的意思。如果这可以保证就业,那还可以,否则,负面更多的。关键的问题是,既然图书馆连高中生高职生都有,何必要让人做高级研究人员才有的评定职称,发表论文什么的?这点除了折腾人,我是实在看不懂背后的究竟。麦子:我觉得写文章这点真像是一群孩子在做家家扮大人什么,因为很多人连写文章的基本元素都不清楚,文章就像是激昂慷慨的作文一样。麦子:但这不怪这些人,因为这是个系统问题,他们也是被逼的。图情后学:问题确实比较复杂,我只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为什么学图情,可能原因:存在真实需求、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历史惯性。为什么图书馆在编人员招聘门槛仍然较高,可能原因:事业编制录取标准、跟随高校标准。为什么写论文,可能原因:体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区别收入的一种较有效方式@麦子。南京艺*:主要问题是工作内容和职称晋升要求相差比较大。南京艺*:有多少同行发论文的内容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南京艺*:除了信息素养和阅读推广方面的。图情后学:区别收入的方式吧,暂时可能没有更好的。图情后学:论文和学术上的成功,多少也能说明个人对自己业务的思考高度。图谋:图谋.关于图书馆员科研价值观的思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70197.html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本文所谓图书馆员科研价值观是指针对图书馆员从事科研活动的价值或作用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图谋:关于图书馆员与科研话题,科学网圕人堂专题有多篇文字,感兴趣者可以进一步关注。图谋:图谋.闲话高校图书馆与科研.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21845.html‘图书馆人奇妙夜’活动有道题:高校图书馆是否是学术机构,是否需要全员做科研?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波老师做了解答。厦门大学图书馆杨薇老师分享的笔记中记录:‘高校图书馆规程:服务性学术机构。野战部队中的通讯兵、炊事兵。江苏大学(图书馆)科研做得很好。’。弯曲的*:图书馆设定为学术性机构,据说是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地位,拔高设定的,是否设定为学术性机构,当时是有争议的。南京艺*:主要职能是为学校提供科研和教学服务。哈哈一笑:关于图书馆员写论文,可以换个角度看,没写论文的馆员工作就做的很好吗?现在不是不唯论文了吗,实际工作干得好(不只是所谓的工作能力强),职称也应该能上的去。图书馆员写论文的过程,也是一个逼着自己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知识并进行相应思考的过程。自由的*:很有道理,见过不少很能干的馆员,确实工作一流,论文也写得好。弯曲的*:写几篇文章,并不能证明什么。那些所谓副研究馆员的人,能力并不咋的,这样的事多了去了。那些学图书馆专业的馆员甚至更高级别的人,未必比那些不学图书馆专业的人靠谱。当了十几年馆长的应该很专业吧?其实狗屁不懂,狗屁不是。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我觉得责任心很关键,是第一位的因素,有的人为了评职称写了一些论文,但有多少论文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就价值和意义来说,写了跟不写有什么区别?更不要说那些花钱买来的论文和专著了。图情后学:具体到图书馆专业,我更多把写论文评职称理解成一种分配规则吧,而且是一种较为公平的规则,我只是中职。弯曲的*:公平并不是由论文一个因素决定的。图情后学:所以具体到图书馆专业嘛,图书馆各岗位之间强度差别似乎不是很大,当然有少数人 献突出。图谋:图书资料系列只是若干系列中的一个。视界稍微打开一点,或许更有助于理解。湘潭大*:自己能做到写优秀论文再抨击写论文没什么用吧。图情后学:任何领域能做到超越平均水平的个人,都值得敬佩。弯曲的*:重点和关键还是如何公平考核。有的人热爱工作,也喜欢写论文,这样当然更好。每个人的追求和理解不同,有的人愿意写,有的人不愿意写。不愿意写的未必他的专业性就不够。图谋:高校图书馆要为教学、科研服务,如果不适当参与科研,了解科研,凭借什么呢?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既然走的是专业技术职称路线,如何去与其他专业技术职称‘并存’呢?弯曲的*:@湘潭大学图书馆学你说的优秀论文或者你写的优秀论文有多少原创?弯曲的*:把写专业论文的时间花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不是更好吗?湘潭大*:反正过知网查重,随便查。湘潭大*:我谈不上优秀,就是佩服写论文厉害的。云水潇湘:一个能写好论文的人,起码能写好阅读推广的文案。弯曲的*:有的人写了几十篇文章,光这数字,我看了也佩服。我看了别人写的文章,自己也有受益,但都是精挑细选看的。云水潇湘:如果仅仅以工作本身来考核大部分图书馆员的话,该从哪方面入手呢?上架速度、编目速度再加上服务态度?很难制定标准吧。弯曲的*:@云水潇湘我的观点是不唯论文、不唯学历、不唯职称,看实际能力。现在的很多论文并不能证明什么。小雨:@弯曲的直线能力标准是啥?弯曲的*:@小雨@小雨能多大程度履行你的岗位职责,就是你的能力。能力标准是由岗位职责的要求决定的。弯曲的*:履行的更好,说明你的能力更强。南京艺*:有的部门可以量化。南京艺*:有的部门没有办法量化。弯曲的*:@清自己心安、领导和同事认可、读者满意就叫好。弯曲的*:北大出来的那些著名的企业家,大多数不是商学院毕业的。南京艺*:估计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做的好吧。小雨:领导和同事也许意见会有分歧,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标准。南京艺*:但领导认可不认可就难说。小雨: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人少见。小雨:现在评价教师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标准的。小雨:‘德’为先。biochem:德才兼备,以德为先。biochem:要求对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逐条说明。小雨:这个标准并没有变过。桃花源*:破五唯是不唯,并不是不要、摒弃。有破有立的新导向中,也强调了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出高水平原创成果。南京艺*:如何围绕工作写论文,感觉是个问题。中国药*:图书馆工作大多数是按部就班的做,但是有些岗位有些工作还是需要动动脑筋的,平时啥也不写的人与经常写东西的人的思维差别会很大。麦子:@哈哈一笑@哈哈一笑图书馆的大多数事情并不需要写论文和文案。写论文好的,未必业务扎实。按这里以前看到的,可能有不少人,平时上班混日子,但写论文确不耽误,毕竟,那和评职称有关。麦子:这一切其实都是钱在作怪,因为升职称就是加钱,但系统设计很有问题。因为如果有了门槛和馆内有馆员和非馆员工作人员,事情要简单一些。现在不管什么人都能进,进来了,但里面只有一个晋升尺度,没办法,只能硬上,用最难的办法,毕竟外面有这么多杂志社给你卡着。麦子:以前这里有一位,写文章好手,写了400多,一周能写一篇多,一定有人认为这个厉害,但这绝对对人类是负 献。图漾:@麦子@麦子这是个误解,400多是其主编杂志上的所有文章数而非本人所写。麦子:另外,也有人想自己是媳妇熬成婆,如果不用这个难的办法对后来的,这绝对是不行的。dudu:怎么评价都有问题。麦子:@图漾@图漾你说的好像对,我只想说明文章质量问题。碧海潮生:一周一篇的速度,这效率正应了下读书破万卷,笔如有神。麦子:@碧海潮生@碧海潮生我不知道你这是正话还是反话,因为写论文和写散文是两回事。麦子:如果讲故事,写小说,每周写一本书都可能。碧海潮生:@麦子正话,论文有严谨的格式和语言逻辑,不似散文那般清新洒脱,一周写一篇论文确实算得上成竹在胸了。弯曲的*:现在有CHATGPT,水些论文更方便了。弯曲的*:先CHATGP一下,再修改一下,一篇论文就出来了。麦子:@碧海潮生每周一篇?不需要引用文献?弯曲的*:我见过一个副高研究馆员,不知道啥是图书馆学五定律,甚至没都没听说过。碧海潮生:所以说一周完成一篇论文,抛去读文献时间和写作质量不谈,真的是神速了。弯曲的*:有的人在书库工作了十几年,甚至超过二十年,背不下来中图法22大类。碧海潮生:那分类排架怎么办。麦子:@碧海潮生@碧海潮生问题是,找文献看文献是最花时间的。好比做菜,你炒个菜就几分钟,但之前买菜洗菜切菜的时间呢?弯曲的*:@碧海潮生@碧海潮生大部分工作都是学生助理和外面人干的。碧海潮生:摘菜切菜已经分工准备好了。弯曲的*:还有一位很著名高校图书馆系毕业的副馆长,那种土包子思维,能把你气死。麦子:@弯曲的直线@弯曲的直线我倒是可以想象,只是下面的人苦死。麦子:经常有人小窗和我这外人诉苦。弯曲的*:有个很著名高校图书馆学系毕业的博士,在UIUC访学,说她在美国图书馆最大的感触是他们对读者隐私的保护,却对自己馆内读者隐私泄露的现象看不见,本质上还是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和理念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的不懂和缺失。麦子:@弯曲的直线是啊,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和本人基本价值观结合的。弯曲的*:所以,一个博士或者其他人,水几篇论文,并不能证明专业性,除非有原创。我甚至认为,有些人写的文章,未必自己能看懂。弯曲的*:如果保护读者隐私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了她的骨髓,她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不是说自己没注意、没留意。麦子:不过,原创一定要在和已知的学术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瞎说一气。弯曲的*:对那些工作认真又爱搞科研的人,我是尊重并且钦佩的,至少他们是工作认真的人,这是前提。麦子:@弯曲的直线@弯曲的直线这和我们的讨论是两回事。麦子:这好像不需要什么zz正确。dudu:美国几点了?麦子:@dudu实际上并没有美国时间的说法,因为美国大陆部分是4个时区。常用的美东美西时间是差3小时。我们图书馆开会,如果会有外地人参加,一般说比如10:30PST(太平洋标准时间)。麦子:否则,如果你不在当地,你没法断定这网会是几点开始开的。麦子:需要去查这发通知的人是在哪里。图谋:给ChatGPT泼点冷水https://mp.weixin.qq.com/s/tW7nyfHxFNeS3xLiSYFXiQ。biochem:看题目就知道是沈老师写的。biochem:如同科学网博文。图情后学:这张图大概疏理了AI发展线索吧。图谋:圕人堂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圕人堂周讯》可以节省爬楼的力气。个别信息,可以从周讯中获得线索,再来检索群消息记录,直接‘原滋原味‘阅读原始信息。小麦:论文跟工作是两张皮,有工作和科研都做得好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工作好科研差、科研好工作差这两类是更常见的,目前图书馆占比最高的可能还是科研和工作都不行这类。海纳百*:图人堂,图书馆人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图谋:与圕有关的话题,几乎方方面面在圕人堂知识库(http://lib.nit.net.cn/tuan/)中均有‘脚印’,有的深有的浅、有的直有的弯。图谋:论文、工作、科研、职称等话题,算是深度留痕。图谋:迟敬义老师《图书馆报》上发表的《中国图书馆员应有自己的节日》。分享进群之后,没有较为深入地展开。实际上这方面的话题圕人堂也有过。麦子:@小麦的确如此。其实很简单,坦率地讲,如果有本事,在最初选择职业的时候,根本不会入这行。图情后学:我们馆以前也是部分年轻人进入学校的第一站,现在这种情况少了,因为新进人员大多是劳务派遣的。痴猪:向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知道是否准确)的共产主义理想奋进,努力探索防范guan僚、溜须拍马、隐性li益输送等可能造成不平等的环境土壤,积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利于人人平等的管理解决方案过程中,领导扮演的可能是保护san、好人、贵人、伯乐、恶人,争取员工与领导平等的权利,所以,咱们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理想好像是升官发财。麦子:这类的讨论到了后来就成了这样,变成了一群人里面的对立,到了后来,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吃亏的。这是制定这类制度的人最希望看到的。图谋:接着上午说的:‘迟敬义老师《图书馆报》上发表的《中国图书馆员应有自己的节日》。分享进群之后,没有较为深入地展开。实际上这方面的话题圕人堂也有过。‘图书馆图书馆员日.http://lib.nit.net.cn/tuan/server/detail.php?id=1952。图谋:迟老师‘呼吁:11月11日应设定为图书馆员节日【第三次旧文重发】’微信推文发布后,曾专门推给我,并期待我‘留言批评指正’。我当时选择了‘无言以对’,因为我认为不好说、说不好、不说好。图谋:《图书馆报》刊发的版本,我算是第一时间浏览了,并由衷为迟老师点赞。图谋:事业需要传承与发展。青年图书馆员积极为图书馆工作者谋福利,难能可贵!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从图书馆报池敬义文章“中国图书馆员应有自己的节日”到图书馆员科研[EB/OL].(2023-02-17)[2025-03-3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940.
[2]麦子,弯曲的*,图谋,等.从图书馆报池敬义文章“中国图书馆员应有自己的节日”到图书馆员科研[DB/OL].圕人堂周讯,2023(458):13.
[3]麦子,弯曲的*,图谋,等.从图书馆报池敬义文章“中国图书馆员应有自己的节日”到图书馆员科研[DB/OL].(2023-02-17)[2025-03-31].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