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2

   圕人堂周讯(总第516期20240329),第18页,史蓓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张:@东明 我觉得国内图书馆服务拓展(诸如普惠性差异化幼教,成教)的一大难点在于缺乏环境。一个是职能分工太明确,观念相对固化,图书馆不好去承揽教育职能,顾忌太多;一个是社会学习氛围不足,大众也缺乏时间,小孩子普遍上补习班、兴趣班,成人工作压力越来越重,只剩一点碎片化时间,终身学习实际上对大部分人很难。
东明:一语中的,规划图跟施工图差距大了。
张:现在很多公共馆在努力延伸市民服务了,像建设分馆、城市书房,支援社区图书室之类的。但是人手可能也不足以支撑更多服务,只能维持开馆。并且基层馆员有没有交叉学科背景知识以开展图书馆基本业务以外的服务,也不好说。
东明:‘若人世皆苦,无数艰难险阻在眼前,读书即解脱,终身阅读可成’。
张:个人浅见,敬请各位老师指教。
东明:确实,新加坡更多是志愿者,包括专业志愿者服务。
阿强:有专业背景的志愿者最好。让不同专业的副高、博士、硕士来做。
美玉:我看非遗手工夜校挺不错的。
张:是的,个人在交流中感到国外很多图书馆都是承担一个中间联系者的角色,可以推动很多群体互相交流和协作,但是国内能做到的范围貌似并不广泛。
美玉:不过我觉得高校图书馆还是学生上自习的多,环境好。
十七画生:有多少本科学校一天借书超过100册的。
阿强:手机和网络与阅读纸质书是竞争关系。
tara:@张 我觉得是未来的转型定位。
张:嗯,高校馆的工作比较广泛一些,像武大领衔搞的信息检索比赛也好多年了,还有讲座、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什么的。但是受众好像不算多,绝大多数同学到毕业了,对图书馆的最大认知可能还是能用哪些数据库。
张:@tara 是的,社会也一直在演变,我在想如何去因地制宜,毕竟国内的互联网环境和国外不同,移动互联网的独大对整个社会影响都太大了。
tara:如果对读者分阅读深浅做环境氛围分区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从教师、研究生、本科几个角度出发,大家的需求出发点差别还是挺大的。
陕科大*:@张 个人感觉绝对多数同学,尤其是本科生,毕业时都不知道本馆有多少电子资源。
张:我觉得就现状而言,只要网络资源建设搞好,参考咨询有人在岗,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有效信息需求了。
就选C:一直在说以需求为导向,真正做到的很难,特别是纸质资源,即使是空间服务,也很难做到,电子资源先不谈。
张:@tara 这个怎样分?很难保证引导读者去特定位置吧。
tara: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经常去的环境来着。如果深度阅读区要求保持绝对的静音。然后完全开放区就用来讨论。这也只是个人和读者交流的一些想法。如果有专门区域做学科服务定制,不是让读者专门跑上门的是不是可能更接地气。
张:绝对静音已经有了吧。讨论区我印象是以前看到哪位老师的很早期的文章里引介的国外方法,国内是不是多数都让要讨论的学生预约会议室。
就选C:最近在搞空间,发现高校图书馆新馆或者新装修馆其实已经实现了读者想要的空间了,绝大多数学生朴素的愿望就是人来图书馆就有座、安静的、不受打搅的、温度适宜光线适宜的宽大自习桌,打水上厕所方便,必经之路要是赏心悦目一点更好,如果没有也不影响,基本不是很在意……要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情绪价值、审美价值的话还是要看商业化运作的书店,特别是打破’书+咖啡’模式,不断更新的书店、独立图书馆。
徽子:图书馆也是不断更新的呀。
张:@tara 这个我不了解,会向院系分配学科馆员吧,现在后续是怎样交流。
徽子:@张 不够不够,还要大力挖掘特色资源,这才是图书馆的硬价值。
tara:现在好多人不知道图书馆有什么、能做什么。从辅导员‘教’起。
徽子:@tara 说明不爱上图书馆看书呗。
tara:时代在抢用户注意力。
张:@徽子 这就是发展的定位问题嘛,理论上来说图书馆应当是信息中心的,那就应该做好很多信息整合、利用的工作。但是实际上馆方只做了有限的信息提供,用户也没有明确的提其他需求(不知道、不确切、有替代等多元原因),所以进一步双向走远。
清:请问各位老师所在的高校图书馆设有学习中心吗?
徽子:没有,图书馆就是学习中心。
清:哦哦。
韩红:没有学习中心。
爱书人:@张 问题是,信息中心的老师通常不关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
韩红:信息检索比赛,这个最近几年好象没有进行了。是的,甚至也不关注图书馆的网络。
爱书人:这几年高职院校还在组织,CALIS和全国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高职高专分会在组织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信息素养大赛。
弯曲的*:根据我的观察,学生们更喜欢使用网络资源来学习(也许我的观察是片面的),不知道有没有高校馆在整合网络资源方面有建树,做得比较好的。
小图图:我们每年都参加西部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搞得很大阵仗,就是信息检索形式。
美玉:那个比赛搞的不是风风火火的。

以下格式等价,请按需引用或修改后使用:

[1]圕人堂QQ群知识库.“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2[EB/OL].(2024-03-29)[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349.

[2]张,tara,徽子,等.“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2[DB/OL].圕人堂周讯,2024(516):18.

[3]张,tara,徽子,等.“图书借阅量下降”话题之续集2[DB/OL].(2024-03-29)[2024-07-07].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2349.